劉熹熹 劉 靜 劉 劍
(1.西安科技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陜西西安 710054;
2.筑博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深圳 518111;3.中洲集團深圳市中洲房地產有限公司,廣東深圳 518111)
社區室外體育設施基本上在社區綠化中隔離一塊地塊,設置簡單的金屬或者鋼結構的體育器械,如蹺蹺板、扭腰器械、腿部器械、臂部器械等。場地無景觀設計,缺乏空間層次,與社區綠化景觀不協調。
2/3社區的室外體育設施場地未鋪設塑膠,無防滑設施;兒童游樂設施無安全防護,如防護墻面、沙堆等;球類設施無安全護網,無法防止球砸人;體育設施標識不清。設施場地建在路邊且無安全隔離和圍護,小孩易受過往車輛的傷害。同時,社區室外體育設施場地無噪聲隔離設施,擾亂社區低層居民的生活。
社區體育設施空間環境缺少精細化的設計。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無障礙設計缺少,老年人和殘疾人使用不便;
2)未根據使用者身心需求精細化設計,如兒童游樂場,缺少趣味性,環境色彩灰暗,不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
3)室外體育設施空間位置不精細,如老年人活動場地距離住宅較遠,路線不暢,光照條件差;
4)空間環境輔助設施設計不精細,如90%的社區室外體育設施無夜間照明設備、無休息座位、垃圾桶等。
據調查,由于過度使用,設施場地和器械多少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如地面鋪裝缺失、垃圾桶被盜、照明設施損壞和衛生差等。
城市社區室外體育設施類型豐富、種類繁多,根據使用者的年齡、性別、職業背景等,在體育設施空間環境規劃設計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在社區體育設施空間環境中,重點考慮老人和小孩的安全性需求,提供可感知的安全環境,在位置選取、空間營造、設計細節上,從人最基本的身心需求設計。
為了使老年人和殘疾人能夠擁有便利的體育鍛煉健身環境,在進行體育設施空間環境塑造時需進行無障礙的設計,通過特殊的設計手法來減少老人和殘疾人的行動障礙。
在空間環境規劃設計時,在大的活動空間的邊緣設置小型、半私密、靜態的空間以滿足老年人閑聊、打牌,父母在看護孩子玩耍的同時交談的需求。
社區室外體育設施空間環境是社區人居環境的一部分,是社區內為數不多的開敞空間,親近自然可以帶來身心的釋放。如社區體育設施空間環境設計更加接近自然,利于景觀觀賞,將是每一個居民的幸福。
老年人的活動空間和兒童的游樂設施可以安置在樓與樓之間的空地。老年人活動場地可以選擇近住宅的地段,考慮有一定私密性。兒童游樂設施應布置在相對遠離住宅的地段,避免噪聲危害居民。青年人體育設施設置在社區的邊緣地段,主要強調體育活動的內容、配套設施的檔次。
社區室外體育設施的空間構建著重研究“人的個體需求”與“對應設施空間”的互動關系,充分了解人的活動行為特征、人的活動規律以及對設施的要求,綜合考慮社區體育設施的空間構建。
根據社區居民的年齡結構,體育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可分為兒童期、青少期、中青期、老年期、情侶等,針對不同的群體的行為特點提出相應的空間設計策略(見表1)。
社區室外體育設施空間環境的物質要素有:底面、圍合物、環境主體標志物,這些物質要素構成的空間具有尺度、形狀等空間要素。
3.3.1 構成物質要素設計
1)底面。
底面指的是地面或者屋頂的樓面,是活動或者駐足的基礎,它對空間有限定的作用,增強空間的可識別性。對運動性較強的體育設施場地如球類設施,地面需要平整的軟質材料來鋪裝,以防止運動傷害。兒童游樂空間可以利用沙堆、色彩鮮艷的塑膠、草坪來鋪裝。老年運動場地地面需要鋪裝平整的軟質材料。
地面高低的起伏變化,可以界定不同的空間領域,增加空間的層次和韻味,如果能夠在場地中遇到自然的地形,利用自然地形的起伏,可以大大簡化兒童游樂空間和中青年休閑空間的塑造。
2)圍合物。
社區室外體育設施景觀環境的圍合物主要有:綠植、水體、道路、起空間限定作用的小品。

表1 城市居住社區室外體育設施空間設計策略分析表
a.綠植。
綠化是社區室外體育設施空間環境必不可少的設計要素,設計中不但可利用綠植作體育設施、游戲設施、休閑座椅、景觀小品的背景,還可創造自然狀態的體育運動環境,滿足人們親近自然的愿望。在植物的配種過程中,不但要選擇不同高度的植物進行錯落地布置形成豐富多彩的立面效果,還要根據設施使用對象的尺度和心理進行不同樹種的選擇,如兒童游樂場地可以選擇體態中等的果樹,冬天接受到陽光,夏天遮陽,可體驗四季交替生命成長。樹種選擇上,不能選擇有刺、有毒或者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植物,要合理配置,營造出色彩豐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自然環境。同時,在接近住宅的體育設施周邊,種植一定數量的高大喬木以防止噪聲對于居民的影響,起到改善空氣的質量、營造接近自然的健身休閑環境,凈化空氣、調節溫度濕度的作用。
b.水體。
在社區景觀的設計中,水體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社區室外體育設施空間環境的營造,可以通過人工的溪流、溝渠、池塘、水池和噴泉來實現,形成逼真的自然水環境。
3)環境主體標志物。
社區室外體育設施空間環境的主體標志物包括:紀念碑、雕塑、水景及綠景等。主體標志物在空間中的位置不同、色彩不同、材質不同,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所以必須根據其形狀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來設置,注重趣味性、娛樂性的有機結合。
3.3.2 空間環境要素設計
1)空間環境的尺度。
社區室外體育設施空間尺度是否適當是其空間營造的關鍵問題之一。如果一個大空間里放進一個小尺度的設施或者小品,會使得空間變得不親切和空洞,比如較大的空間里放進兒童游樂設施,這會使兒童的心情不能放松,甚至產生恐懼感。
2)空間環境的形狀。
空間環境基本是圍合物與地面形成的,主要是地面形狀,其次是立體剖面。圓形有聚集感、圍護感和安全性,通常使用在兒童游樂場地和老年人活動場地。不規則體育鍛煉空間使人感到刺激、興奮,可以使用在輪滑運動場地。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體育健身和保養,一味強調體育設施數量的建設,卻忽略了質量建設。一個人體育鍛煉是否愉快有效,往往取決于社區室外體育空間環境的質量。社區室外體育空間環境的影響因素眾多,要根據不同的使用人群特性及使用要求進行分類,塑造符合使用者身心需求的、健康的、舒適的體育鍛煉的空間環境。
[1] 克萊爾·庫柏,馬庫斯·卡羅琳,弗朗西斯.人性場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M].俞孔堅,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2] 王建國,呂志鵬.世界城市濱水區更新改造和開發建設的歷史進程及其經驗[J].城市規劃,2001(7):41-46.
[3] 托馬斯·古德爾,杰弗瑞·戈比.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4] 俞孔堅,胡海波,李健宏.水位多變情況下的親水生態護岸設計——以中山岐江公園為例[J].中國園林,2002(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