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 妮常聽人說“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飛機抵達喀什后,記者終于可以在車里好好觀察這座維吾爾族人口占多數的城市:干凈整潔的馬路上有不少車開過,不擁堵也不冷清。街邊商店的招牌基本都是維漢雙語。摩托車是當地人的主要交通工具。不時會看到圍著頭巾穿著漂亮花袍的少數民族女子騎著摩托車從身邊馳騁而過,戴著氈帽的男子開著帶斗的三輪機動車,車上是老婆孩子和一些貨物。濃濃的異域風情呈現眼前。當然,這些并不是喀什的全部。與幾年前《環球時報》記者第一次來喀什相比,這里最大的變化是,正在作業的起重機、挖掘機多了很多,不少地方都在施工建設。在著名的高臺民居附近,一座160多米高的觀光塔正在建造中。喀什東城區的建設氣氛更濃,這里工地很多,一些道路正在整修,馬路旁新立的藍色路牌上還沒有寫字。這里有不少新建的十幾層住宅樓、還有30多層高的酒店,而在這些新建筑周圍,通常是一大片空地或是老民居。記者所住酒店就在東城區,酒店剛落成不久,喀交會期間客人很多。晚上10點左右,記者一人在酒店附近轉,發現對面的街上有幾個簡樸的小商鋪,當地維族人在賣烤羊肉串、馕、西瓜等,不少內地客人來這品嘗地道的新疆美味,很熱鬧。在大巴扎,熱情的小販麻利地給顧客們稱著各類干果。7月28日莎車縣暴恐事件發生后,記者到位于阿克陶縣奧依塔格鎮的克州冰川公園采訪,那里離莎車縣大概160多公里。沿途美麗的紅色山脈、熱鬧的鄉村集市、趕著毛驢車的維族老人、壯觀的雪山冰川、寬闊的高速公路以及在金色杏樹下品嘗醉人的甜杏……這些美好的體驗沖淡了記者對暴恐事件的擔憂。記者即將離開冰川公園時,一名在公園工作的當地少數民族員工拿來一個卡扎馕送給我們,原來他知道我們從喀什過來考察后,趕緊讓妻子回家現做了一個卡扎馕,特意送來給我們吃。吃著熱熱酥酥的馕,記者心里一陣感動和溫暖。談到安全問題,一家內地公司在喀什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她在喀什工作了很多年,聽到不安全事件的消息時也會擔心,有時候走路會看看后面有沒有人跟著自己。不過,在和維族員工和普通維族人接觸的過程中,她總是能感受到他們的淳樸善良。到維族人家里做客時,他們都是把家里最好的東西拿來招待她。融入到他們中間時,感覺很親切,很溫暖。▲
環球時報2014-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