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up+P.Bandivadekar
亞太經合組織國家(以下簡稱APEC)占全球人口40%,這個比例在過去10年一直比較穩定。這些APEC國家的GDP占世界比重不斷上升;機動車銷量,包括小汽車和卡車,占全球汽車銷量的比重也在不斷上升:2005年不到60%,2012年達到66%,2013年超過66%,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汽車賣給了亞太經濟體國家。
亞太經濟體汽車銷量今年上升非常明顯,在銷售增長過程中也面臨一系列的挑戰。我認為主要的挑戰包括:我們如何有責任的管理日漸上升的銷量。亞太市場很多消費者在尋求能買的起的出行方案,當然,能買的起不一定意味著便宜、不安全,不意味著買污染車輛。我們如何保證我們的增長能夠和安全、價值在一起,而不是讓東西賣的很便宜,但是對環境造成影響、對用車人造成危害。我們要加強亞太經濟體對二輪、三輪車的管理,尤其是亞洲地區。現在我們的挑戰不僅僅是產品生產,還要強調整個生命周期的管理。
說到亞太合作,這里有三大重要的話題。第一,亞太經濟體的經濟要進一步發展,汽車排放和燃油標準需要不斷地改善,不管墨西哥城、香港、北京還是牙買加,PM2.5的排放以及在全球的濃度正在上升,APEC國家大部分大型城市都大幅度超過WHO的指導值,污染非常多。我們一定要有針對燃料品質的標準、相關尾氣排放的標準,可以使得尾氣排放越來越清潔。
第二,關于能效的問題,我們可以采用同樣的方式教育消費者,讓他們購買有能效標準的車輛。ICCT是全球燃油品質倡議的成員,這實際上是歐洲、美國和國際化組織針對燃油品質開展工作,希望2030年一半新車減少污染。有很多的成員國已經在邁向這個目標的征途當中,APEC成員國可以做這個承諾,可以減少燃料的消耗,可以促進能源安全,可以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我們這個目標是可以得到實現的。
第三,我們還要輔之以稅收相關措施。首先一定要推出燃料的標準,以及相關的標識,來開展相關的教育,這樣我們的消費者在購買車輛的時候就會考慮這個問題,此外還可以推出相關的購置稅。把這些綜合在一起,才可以促進高能效車輛的推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