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銅,曹秋香,熊助國
(1.核資源與環境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 330013;
2.東華理工大學測繪工程學院,江西南昌 330013;3.中南大學信物學院,湖南長沙 410000)
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的相關問題探討
劉向銅1,2,3,曹秋香1,熊助國2
(1.核資源與環境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 330013;
2.東華理工大學測繪工程學院,江西南昌 330013;3.中南大學信物學院,湖南長沙 410000)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即建設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時至今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仍然在有條不紊地開展著,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先行準備工作,規劃測量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1]。作為測量學的一個分支,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與普通的測量又有著不同的內容和特點。
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的內容除了包括普通的控制測量和碎部測量以外,還包括很多方面,如建設用地界址點和界址線測量、規劃監督測量、變更測量、測區人文和社會情況統計等。作為一項服務于新農村建設的實用性測量工作,在測量實施和精度要求上都具有自身的特點。
1.測區資料較少,已有工作基礎薄弱
新農村建設的所處區域多為傳統意義上的農村,一般的農村多處在城鄉的邊緣部位或偏遠山區,已有的測繪資料較少或根本沒有以前的測繪資料,這樣就給測繪人員造成困難,在未進入測區以前,沒辦法對測區的情況和測量的工作量進行了解,同時也沒有辦法對測量工作進行提前籌劃。而有些地區的測繪資料較為陳舊,是十幾年以前的,而農村建設很快,導致這些資料的現勢性很差,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另外,由于測區偏遠分散,很難與國家大地坐標點或城市坐標系統進行聯測,使測繪成果無法納入國家大地坐標系統或城市坐標系統。
2.測區環境復雜,地形繁復多樣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人口的增多和城鄉建設的加快,農村村莊缺乏規劃,建筑混亂,村莊內部陳舊,地物復雜,通視條件差,給測量工作帶來了困難。老街區建筑密集,道路狹窄曲折,且一些農村地形起伏較大,不利于控制測量的進行。而且為了反映測區的地形變化,一般要求測量的范圍包括農村自然村界以外的50 m,包括了大量的地貌信息,增加了測量的工作量和工作時間。同時,在各個農村測區,不同的地區都有一些特有的地物和地貌,測量過程中要對這些地物和地貌進行識別和記錄,為后期的規劃作好準備。
3.測量工作受到政策和人文影響較大,工作中面對的群體固定且特殊
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的測量主題是農村,農村里面最多的是農民,在進行建設用地界址點和界址線測量時,不可避免地要與農民進行交流。由于農民受到教育、意識、傳統等的影響,對自己的建筑用地有較強的保護意識,在不明原因的時候通常會不予配合甚至會拒絕或阻撓測量人員對界址點和界址線進行測量,特別是一些宗族觀念較重的偏遠農村,對外來的測量人員和測量儀器有較強的排斥。如果政府部門的前期宣傳工作和溝通工作沒有做好,就很容易導致測量人員無法進行工作。尤其是很多農民都把測量和拆遷聯系在一起,更加大了農民對測量人員的心理戒備。
4.新農村建設規劃對測量提出的特別要求
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不僅要進行一般的測量工作,而且要配合后期的規劃,完成后期規劃的一些資料的搜集和整理。一般需要向開展測量作業的村委會了解該村的人數、住戶數量,以及該村的人口流動情況、行政區劃范圍;了解該村的特色建筑或有價值的建筑,如歷史悠久的古宅、祠堂等;了解主要的運輸干線,如國道、省道、鐵路、運河;了解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設施,如政府機構、醫療結構、大型企業工廠和工程等。
5.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作業與普通測量的區別
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在圖幅的劃分上與普通測量不同。普通的地形測量作業區域一般為連續的片狀地形或帶狀地形,這樣就可以按照標準圖幅進行分幅和作業;而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的作業區域為村小組,分幅的時候需要在一張圖上顯示完整的村小組范圍。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與普通測量的控制測量方法也不同。普通測量要求測區內的控制網要和國家控制點或城市控制網聯測,測量的結果是國家坐標或地方坐標;而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由于大部分測區比較分散,因此一般需要對每一個村小組建立獨立坐標系,并且盡可能地永久性保留兩個以上的獨立坐標系統的控制點,以備后期的建設需要。
6.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精度要求
根據規范要求,數字地形圖成圖精度要求見表1。

表1 數字地形圖成圖精度要求cm
根據規范要求,當受地形限制導線無法閉合時,可布設不得多于4條邊的支導線,支導線長不超過附合導線規定長度的1/3。每幅圖的支導線點數不超過圖根總點數的40%。每幅1∶500地形圖的圖根點一般不少于8點。設站時,儀器對中誤差不應大于5 mm。照準一圖根點作為起始方向,觀測另一圖根點作為檢核,算得檢核點的平面位置誤差不應大于圖上0.2 mm。檢查另一測站高程,其較差不應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 5;儀器高、站牌高應量記至毫米。但由于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的作業區域多在實施測量比較困難的農村和舊街坊內部,因此可以適當放寬點位中誤差的要求,可布設不得多于6條邊的支導線,只要所使用的儀器檢校合格,可以達到規范要求的精度,每幅圖的支導線點數占圖根總點數可以不作要求。設站時,儀器對中誤差不應大于5 mm。照準一圖根點作為起始方向,觀測另一圖根點作為檢核,算得檢核點的平面位置誤差不應大于圖上0.2 mm。檢查另一測站高程,其較差不應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 5;儀器高、站牌高應量記至毫米。同時,綜合地籍測量和房產測量的要求,平面控制點建筑物密集區平均間距為100 m,四等網中最弱相鄰點的相對點位中誤差及最弱點的點位中誤差不超過5 cm。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成圖精度要求見表2。

表2 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成圖精度要求cm
1.合理使用和搭配先進的儀器
隨著技術的發展,很多先進的儀器在不斷地產生,這些儀器不但精度高,而且效率高[2-5],在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中應該適當地利用,并且將這些儀器進行搭配,以提高工作效率。如將RTK與全站儀結合使用,在進行控制測量的時候利用RTK快速測定圖根點,減少全站儀測導線的工作量;在測區外圍的空曠地帶利用RTK測量地形碎部點,同時利用全站儀的靈活的優點,在地物密集遮擋嚴重的地方布設支導線,測定碎部點。在測量多角房屋輪廓的時候結合全站儀和手持激光測距儀,快速地測定邊長,減少全站儀支站測量的時間,快速處理全站儀難以測量的盲區。
2.因地制宜,選擇高效合適的作業方法
合適的作業方法可以提高效率,事半功倍[6-7],在農村建設規劃測量中可以因地制宜選擇作業方法,如在布設導線、控制點和圖根點的時候,應盡量沿主要道路、街道、河流在整個測區內整體布設,以提高控制點的利用效率和保證測圖的精度均勻;如果可能,盡量布設一部分永久控制點。在碎部點的施測中盡可能地利用導線點或圖根點,減少儀器架設次數,節省支站時間。對突出懸空部分,弧形、曲線等不規則的建筑物部分宜采用全站儀漫反射測量。對少數隱蔽地區的碎部點,可采用皮尺勘丈法,根據實地幾何關系,采用直角折線、距離交會、方向交會、方向線上點、垂線足點、內外分點等方法,得出待求點的坐標數據。在數據記錄的時候盡量采用全站儀內存或外接電子手簿進行記錄,減少不必要的人工記錄,以避免錯誤的發生和提高作業效率。采用功能完善的軟件進行內業處理,提高內業成圖效率,保證繪制的地形圖美觀、正確。
3.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
工作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的成果質量,因此要求從事測量作業的人員具備扎實的技術能力、優良的工作作風和高尚的職業道德,并能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以積極、耐心、細致的態度進行測量工作,為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服務;自覺遵守地方的法律法規和民風民俗,同時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在測量過程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工作。同時,為了提高業務水平,提升工作質量,要對測量人員進行經常性的技術培訓與交流,因為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工作不僅要滿足標準規范的要求,還涉及規劃管理部門的一些政策方面的要求,特別是規劃管理部門出臺的針對實際作業的一些測量的解釋性文件。為了避免作業人員依靠自己對規范和相應的解釋性文件進行理解操作,對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的最終結果造成影響,對測量人員進行經常性的技術培訓與交流是必要的[8-9]。
4.標準的作業流程和質量檢測手段
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是一項涉及范圍較廣的工作,測量人員來自不同的單位、不同的階層,有著不同的測繪背景,會導致測量過程中出現測量人員之間認識不統一、標準不一致的情況,直接影響了測繪產品質量。這就要求建立標準化的工作流程,針對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的特點,建立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從而規范外業操作和內業處理[10]。如統一外業草圖的規格和必須體現的內容,強制儀器的檢校周期和內業軟件等;要有嚴格的質量檢查體系,用完善的質量檢查體系杜絕測量時可能產生的錯誤。對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成果實行質量二級檢查驗收和外業巡視檢查制度,如與設計資料進行比較,檢查建筑功能的區分是否合理、建筑樓層是否遺漏、對應邊長度是否合理、外業范圍是否合格、計算原則是否準確、繪圖邊長與實測邊長是否一致等,并對檢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改正和彌補。
[1]SCHUBET G,AHLERS A.Construct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Beyond: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Studying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J].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2011(16):19-47.
[2]李忠勇.RTK結合全站儀在規劃測量中的應用[J].北京測繪,2012(3):89-92.
[3]藍善勇.全站儀在渠道測量中的精度分析及其應用探討[J].測繪通報,2012(4):75-78.
[4]王峰,林鴻,李長輝.地面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城市測繪中的應用[J].測繪通報,2012(5):47-49.
[5]張興福,魏德宏,余旭,等.一種有效的GPS RTK高程測量方法[J].測繪通報,2012(1):3-6.
[6]左海玉,鄭艷光.基準站任意架設技術的RTK測量精度分析與質量控制[J].測繪通報,2012(Sl):85-89.
[7]楊明光,張想平.多基準站RTK技術在城市道路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實踐[J].測繪通報,2013(1):65-67.
[8]楊本廷,黃勇.規劃驗收建筑面積測量的幾點體會[J].城市勘測,2010(3):108-112.
[9]秦學秀,顧娟.城市規劃測量數據生產與應用一體化研究[J].測繪通報,2012(8):24-27.
[10]李曉亮,董博.網絡RTK技術在城市規劃測量中的應用[J].北京測繪,2013(1):91-94.
Discussion about Related Problems on Surveying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lan
LIU Xiangtong,CAO Qiuxiang,XIONG Zhuguo
隨著國家新農村建設的進行,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的工作也在不斷進行。本文以規劃測量為基礎,探討新農村規劃測量的特點,指出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的規劃者和測量人員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為從事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的相關人員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
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注意事項
P258
B
0494-0911(2014)10-0095-03
2013-08-0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204003);江西省數字國土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DLLJ201415);江西省高等院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JXJG13353)
劉向銅(1981―),男,山東棗莊人,博士生,講師,研究方向為虛擬現實及空間多維數據的顯示、SAR數據處理。
劉向銅,曹秋香,熊助國.新農村建設規劃測量的相關問題探討[J].測繪通報,2014(10):95-97.
10.13474/j.cnki.11-2246.2014. 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