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平,伍仟新,馮美平,宋 超
(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聚酰胺技術開發(fā)中心,湖南岳陽414014)
聚酰胺6(PA6)具有優(yōu)良的彈性、耐磨性以及力學性能,廣泛應用于纖維和工程塑料領域,但PA6的極限氧指數較低,很容易燃燒,并且在燃燒時會出現(xiàn)熔滴現(xiàn)象,這可能導致燙傷、電器短路和二次引燃等災害,因此限制了其在電子、電氣、儀表、交通、建筑、紡織等領域的應用。
目前PA6的阻燃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實現(xiàn):添加型阻燃劑,通過機械共混方法,將阻燃劑加入到PA6中,使其獲得阻燃性;反應型阻燃劑,即阻燃劑作為一種單體參加聚合反應引入到PA6高分子主鏈或側鏈上,在PA6分子結構中形成阻燃結構單元。添加反應型阻燃劑特點是穩(wěn)定性好,毒性低,對材料的使用性能影響小,阻燃性持久,是PA6 阻燃改性研究的主要方向[1-5]。
三聚氰胺氰尿酸鹽(MCA)是20世紀80代由日本開發(fā)的氮系阻燃劑產品,由三聚氰胺和氰脲酸鹽反應制得,具有無鹵、低毒、低煙等優(yōu)點。但是MCA粒徑大、熔點高,通常只能以固體粒子的形態(tài)和聚合物共混復合,所以分散不均、分散尺寸較大,對其阻燃性能有較大的影響[6-10]。
作者采用在己內酰胺(CPL)聚合過程中加入MCA阻燃單體三聚氰胺和氰尿酸鹽,實現(xiàn)MCA自我封裝,原位聚合制備阻燃 PA6(FRPA6),MCA呈納米級分散在PA6基體中,F(xiàn)RPA6兼具優(yōu)良的阻燃性能與力學性能;并通過熔融紡絲制備了阻燃性能良好的阻燃PA6纖維。
CPL:工業(yè)級,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己內酰胺事業(yè)部產;三聚氰胺:工業(yè)級,成都科龍化工有限公司產;氰脲酸鹽:工業(yè)級,山東沃藍化工有限公司產;己二胺、己二酸:工業(yè)級,神馬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產。
1.2.1 阻燃單體鹽合成
將己二酸與三聚氰胺以1∶1的摩爾比加入高剪切乳化機中,在95~100℃條件下乳化分散60 min,制得三聚氰胺己二酸鹽(AM)。
1.2.2 原位聚合FRPA6的制備
將己二胺和氰脲酸鹽以1∶1的摩爾比加入到熔融的CPL中,高速攪拌反應30 min后,加入一定量的CPL開環(huán)聚合所需的去離子水,然后再將單體鹽AM、助劑加入聚合釜,升溫至225℃,反應壓力0.3 ~1.0 MPa,反應 4 h,然后緩慢卸壓抽真空至-0.08 MPa,經靜置、注帶、切粒、萃取、真空干燥得到聚合物RPA6。根據MCA的不同含量將聚合物標記FRPA6-R,其中R表示MCA占聚合物的質量分數。
1.2.3 可紡性實驗
將制得的FRPA6切片經單螺桿擠出紡絲機紡絲,再經拉伸、定型得到FRPA6膨體紗(BCF)。
紡絲工藝參數:螺桿各區(qū)溫度分別為220~250℃,卷繞速度800 m/min,拉伸溫度70~100℃,拉伸倍數4,纖維規(guī)格為1 430 dtex/57 f。
紅外光譜(FTIR)分析:采用Nicolet 20 SXB FTIR紅外光譜儀,KBr壓片法對試樣進行測試,掃描波數400~4 000 cm-1,掃描次數32,分辨率為1 cm-1。測試時,將試樣與KBr混合后研磨至粉末后壓片。
差示掃描量熱(DSC)分析:采用美國TA公司的TA-Q20型DSC儀,在氮氣氣氛下對試樣進行測試,所有試樣以10℃/min等速升溫至250℃,恒溫5 min,消除熱歷史,然后以10℃/min進行等速降溫實驗。
熱失重(TG)分析:采用美國Netzsch公司的TG209 F1 Iris型熱重分析儀進行測試,氮氣氣氛,以10℃/min升溫至600℃ 。
形貌分析:采用日本Hitachi Model-800型掃描電鏡(SEM)進行測試,工作電壓10 kV,將沖擊試樣用液氮脆斷,脆斷斷面經真空鍍膜儀上鍍金30 min。
阻燃性能:采用江寧分析儀器廠CZF-3型水平垂直燃燒儀按UL 94標準測試試樣的垂直燃燒性能。試樣尺寸為127 mm ×12.7 mm×3.2 mm和127 mm ×12.7 mm ×1.6 mm。
力學性能:采用江都天源試驗機械公司的TY8000型萬能材料實驗機按 GB/T1040—2006標準測定,夾持長度為20 mm。
2.1.1 FTIR 分析
從圖1可見:純PA6的特征吸收峰為3 298 cm-1處 N—H 的伸縮振動峰,1 639 cm-1處為C=O的伸縮振動峰,1 543 cm-1為N—H的彎曲振動峰;而在FRPA6的光譜中三聚氰胺及三聚氰酸的一些特征吸收峰消失,如光譜1中3 027,1 467 cm-1以及1 397 cm-1處—OH 的吸收峰,光譜2中3 418 cm-1和3 468 cm-1處—NH2的伸縮振動峰都消失,這表明形成MCA的自組裝反應進行的比較完全。
圖1光譜4中1 464 cm-1處為MCA中NCO/NCN的骨架振動峰,而1 732 cm-1處為MCA中C=O振動峰;光譜3和光譜4基本一致,光譜4中找不出酯鍵的特征吸收峰,這說明實驗制備的FRPA6是一種納米分散型復合材料。

圖1 PA6及FRPA6的FTIR圖譜Fig.1 FTIR spectra of PA6 and FRPA6
2.1.2 DSC 分析
從圖2可以看出,所有試樣的DSC曲線均表現(xiàn)為單一的放熱峰,說明PA6和FRPA6均以α晶型的形式存在,但3條曲線的結晶溫度、峰形卻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阻燃單體的加入使得PA6的結晶溫度提高,結晶峰寬度變窄,說明阻燃單體與PA6之間存在強的界面作用,從而阻礙了PA6的鏈段的結晶運動,導致PA6自熔體冷卻時在較高溫度下易于成核而產生結晶現(xiàn)象。

圖2 PA6及FRPA6的DSC降溫曲線Fig.2 DSC cooling curves of PA6 and FRPA6
從表1可看出:隨著阻燃劑MCA含量的增加,F(xiàn)RPA6的熔融溫度(Tm)、熔融焓(△Hm)表現(xiàn)出降低的趨勢,而結晶溫度(Tc)略有升高,結晶度(Xc)變化不是很明顯;質量損失5%的熱分解溫度(Tdec)降低較小,但質量損失10%的熱分解溫度 Tdec,10%變化卻很明顯,F(xiàn)RPA-7.5和 FRPA-10的Tdec,10%比純PA6分別低45℃和64℃,這說明隨著參與原位聚合的MCA納米粒子含量的增加,F(xiàn)RPA6的熱穩(wěn)定性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

表1 FRPA6的熔融及結晶性能Tab.1 Melting and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FRPA6
2.1.3 TG 分析
從圖3可知,純PA6的降解發(fā)生在316~500℃區(qū)域,而原位聚合的FRPA6的降解卻分為兩個區(qū)域:第一個降溫區(qū)域300~335℃,MCA降解為三聚氰酸以及三聚氰胺,且該區(qū)域的質量損失率與FRPA6中MCA含量成正比,同時,該區(qū)域還可能發(fā)生了MCA與PA6的降解產物之間的反應,因為當單獨加熱時,MCA的降解溫度通常更高;第二個降溫區(qū)域360~500℃,PA6降解為低聚物、CPL以及MCA與CPL的反應產物等。

圖3 PA6及FRPA6的TG曲線Fig.3 TG curves of PA6 and FRPA6
2.1.4 形貌分析
從圖4可以看出,F(xiàn)RPA6的相分離不太明顯,這是因為原位生成的MCA粒子以納米級均勻分布于PA6基體中,使相界面作用力大為增強。當MCA被作為添加劑熔融擠出時,粒子之間會發(fā)生二次團聚,而這種團聚反應即使采用高速混合機也不會避免。在原位聚合中,MCA生成的增長速率相對較低,MCA能夠均勻的分布于熔融的己內酰胺中,而且在聚合時的剪切應力作用下團聚現(xiàn)象也不明顯。

圖4 FRPA6的SEM照片F(xiàn)ig.4 SEM images of FRPA6
2.1.5 FRPA6的力學性能及阻燃性能
從表2可以看出,隨著MCA含量的增加,F(xiàn)RPA6的沖擊強度、彎曲強度和拉伸強度下降,而彎曲模量增加,阻燃性能由UL94 V-2提高至UL94 V-0,但卻損失了部分力學性能。由于MCA粒子的納米尺寸效應,F(xiàn)RPA6-7.5的力學性能要優(yōu)于FRPA6-10。

表2 FRPA6的力學性能及阻燃性能Tab.2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lame retardance of FRPA6
從表3可以看出:隨著阻燃劑含量的增加,F(xiàn)RPA6纖維的斷裂強度比純PA6纖維低,但斷裂伸長率增加,這是因為阻燃劑MCA在PA6中分布較均勻,以納米級分散,對基體的納米效應起到內增塑的作用;純PA6纖維的LOI約為27%,而FRPA6纖維的LOI達到35%以上。由此可見,F(xiàn)RPA6纖維除了保持良好的力學性能外,還具有較好的阻燃性能。

表3 純PA6纖維和FRPA6纖維的力學性能及阻燃性能Tab.3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lame retardance of pure PA6 fiber and FRPA6 fiber
a.在CPL的水解聚合體系添加MCA原料單體,MCA的自組裝反應較充分,MCA粒子以納米級均勻分布于PA6基體中。隨著MCA含量的增加,F(xiàn)RPA6的Tm,△Hm減小,而Tc略有升高。
b.隨著MCA含量的增加,F(xiàn)RPA6的沖擊強度、彎曲強度和拉伸強度等力學性能有所下降,但其阻燃性提高明顯。當MCA質量分數為7.5%,F(xiàn)RPA6材料的阻燃性能達UL94 V-0級,拉伸強度為 64.1 MPa,沖擊強度為 10.4 kJ/m2。
c.FRPA6纖維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LOI達35%以上,力學性能較純PA6纖維略有降低。
[1] Errifai I,Jama C,Bras M L,et al.Elaboration of a fire retardant coating for polyamide-6 using cold plasma polymerization of a fluorinated acrylate[J].Surf Coat Tech,2004,180/181:297 -301.
[2] Gijsman P,Steenbakker R,F(xiàn)ürst C,et al.Differences in the flame retardant mechanism of melamine cyanurate in polyamide 6 and polyamide 66[J].Polym Degrad Stab,2002,78(2):219-224.
[3] Kashiwagi T,Harris Jr R H,Zhang Xin,et al.Flame retardant mechanism of polyamide 6-clay nanocomposites[J].Polymer,2004,45(3):881 -891.
[4] 周杰,王斌,王曉.阻燃PA系列材料燃燒性能研究[J].武警學院學報,2010(6):5-7.
[5] 董秋蘭,陳國華,李建府,等.PA6纖維織物的阻燃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2009,28(6):982 -990.
[6] Yanagimoto A,Kumazawa S,Takakuwa Y.Melamine cyanurate as a flame retardant agent:US,4180496[P].1978 -01 -03.
[7] Theysohn R,Reimann H.Flameproofed filled nylon molding materials:US,4314927[P].1982 -02 -09.
[8] Kawasaki H,Yoshida K,Itoh T.Flame-retardant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 with melamine cyanurate uniformly dispersed therein:US,4317766[P].1982 -03 -02.
[9] 楊翼,彭治漢.MCA與環(huán)狀膦酸酯協(xié)效阻燃纖維級PA6的性能與研究[J].中國阻燃,2011,22(4):5 -7.
[10]劉淵,王琪,胡付余.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鹽阻燃PA6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4,20(5):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