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晞
早春3月,春意盎然的大連長興島上,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打破了往日的靜謐。由大船重工集團和中國一重等企業共同出資興建的世界級舵軸生產基地正式落戶長興島,項目總投資50億元,占地110萬平方米,預計年銷售額可達80億元。這是大船重工在追求產品質量,提升船舶海工產業研發創新方面的又一重大舉措,也彰顯出大船人乘風破浪、披荊斬棘,到中流擊水的決心和勇氣。
擁有百年歷史的大船重工是國內僅有的提供包括產品研發設計、建造維修、改裝拆解等全壽命周期服務的船舶企業集團。歷史上,大船重工曾建造出新中國第一艘炮艇、第一艘導彈潛艇、第一艘導彈驅逐艦等,被譽為“中國海軍艦艇的搖籃”。近年來,集團以“始終站在中國造船工業最前列”為發展目標,大力推進轉型升級,整合軍工、造船、海洋工程裝備、修拆船、重工等業務板塊,打造創新提升和優質高效型企業,成為我國船舶行業20強企業之首。
砥礪方能致遠。在轉型初期,面對船舶市場的低迷困境,大船人瞄準了科研創新的升級之路,甩開膀子拓展科研能力,下大力氣培育和扶持自主產權產品技術研發。集團通過內引外聯等一系列手段,在短時間內,使研發能力得到迅猛提升,在研發項目、研發投入、研發人員、高新技術產品收入、知識產權等方面成功通過國家認定,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如今,大船重工作為國內建造海工產品最齊全、規模最大的企業,手握多項重大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技術和產品,是國內首家擁有自升式鉆井平臺自主知識產權和工程總承包能力的裝備制造企業。更讓大船人引以為傲的是由大船重工完全自主研發、自行設計建造的我國第一艘10000TEU集裝箱船“中海之春”的完工。該船總長335米,載重量超過12萬噸,可裝載上萬只20英尺標準集裝箱,續航力達到2萬海里。“中海之春”的交付使用標志著我國建造超大型集裝箱船技術的新飛躍,成為繼韓國、日本之后,又一個能夠自主研發建造新一代超大型集裝箱船的國家。
一手抓創新研發,一手抓提質增效。近年來,大船重工通過強化精度控制、管理控制和成本控制,以強技術、控成本、保交付等措施為抓手,在提質增效上取得良好成效。2013年底,憑借大船特色的全面質量管理模式,大船重工在1000多家申報單位中脫穎而出,喜獲首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與此同時,集團在提高效能和嚴控質量的基礎上又取得歷史性突破,獲得國家核安全局頒發的民用核安全設備制造許可證和中核集團合格供應商資格,成為國內僅有的2家核電俱樂部成員。不僅如此,作為唯一一家受邀參加倫敦世界拆船論壇的中國企業,大船重工很早就將“綠色拆船”理念引入拆解業務中,是世界上首個應用干船塢實施綠色環保拆船的企業。
自主創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提質增效帶來蓬勃生機。去年一年,大船重工完成多個重大船舶研發設計項目,經濟效益顯著提升,僅海工平臺訂單就占據全球1/4以上。今年一季度,大船人又順利交工6艘船舶,取得開門紅。如今的大船重工,正以抓鐵有痕的干勁,為我國海洋強國建設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