珉靖
她59歲時,女兒因意外離世,60歲時,她決定再生一個孩子。作為全國最高齡產婦,她將遇到哪些困難和挑戰?
一生的驕傲突然消失
2014年1月,64歲的盛海琳結束在外講課回到合肥,剛邁出機場,兩個三四歲模樣的小丫頭便朝她飛奔過來。這是對雙胞胎,大的叫智智,小的叫慧慧,水汪汪的大眼睛、嫩萌嫩萌的模樣。小丫頭們的可愛,讓盛海琳早已按捺不住思念,把她們緊緊地箍在懷里。“媽媽,我們都等著你回來過春節呢!”兩個娃娃的一聲“媽媽”,把盛海琳的回憶拉到5年前的那個春節……
2009年正月初六,合肥的上空還縈繞著春節的喜慶氛圍。盛海琳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在喧鬧中顯得格外刺耳。電話是女兒婆家打來的,對方告訴盛海琳,他們的女兒婷婷在池州出了車禍,現在正在醫院,讓他們夫婦倆趕緊到池州來。
車禍?女兒和女婿剛剛新婚4個月啊!他們才離開合肥,怎么就發生車禍了?忐忑不安的盛海琳和丈夫匆匆踏上了前往池州的路。經過近3個小時的奔波,盛海琳和丈夫終于見到了女兒,可是女兒已離他們而去。原來,女兒女婿在池州因為煤氣中毒離開人世,親家為了穩住盛海琳夫婦的情緒,故意對他們說女兒發生了車禍。
盛海琳一把抱住女兒婷婷的遺體大哭:“女兒啊,你走了誰給我們養老送終!”
失去愛女,這個家一步步走向危機的邊緣。在最初的幾個月里,盛海琳一次次地哭暈過去,她甚至不得不依靠吸氧度日。而丈夫也沉浸在悲痛中無法自拔,常常是半夜偷偷起來一個人在客廳借酒澆愁。
這個家整個變成了灰色,盛海琳萌生了收養一個孩子的想法。老兩口給全國各地的福利院打電話,因為種種原因一直都沒有遇到合適的孩子。有一天盛海琳突發奇想,抱養孩子不如自己再生一個!
6旬老太創生命奇跡
“媽媽,你不在家的時候,姐姐很乖哦,我也很乖。”慧慧纏著盛海琳,小嘴在她臉上不停地親著,智智見狀,也不甘示弱地纏了過來。雖然是雙胞胎,丫頭們的性格卻有明顯的區別,智智是姐姐,仿佛就多了一份沉穩,而慧慧這個調皮蛋,總是生怕被媽媽忽略了一般,鬧騰得很。
看著眼前的兩個孩子,盛海琳再一次覺得自己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為這兩個女兒所吃的苦,仿佛也隨著孩子們的成長,變成了再為人母的甜蜜負擔。
自從萌生了再生孩子的想法之后,盛海琳知道單靠自己的身體,是無法完成再孕的。曾經是解放軍104醫院院長的她,把希望寄托在試管嬰兒技術上。盡管當時試管嬰兒已經普及,但作為內行的盛海琳深知成功率并不高,再加上自己已經60歲,身體機能根本不允許冒險。但盛海琳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嘗試。北京、上海、南京、青島……但凡國內稍有名氣的生殖中心,她都跑過。可是專家一聽說一個60歲、絕經多年的老太太想做試管嬰兒,都一口拒絕了。
南京的一位專家還苦口婆心地勸盛海琳:“曾經有一位52歲的老太太進行過試管嬰兒手術,并且成功懷孕了。但是懷孕僅兩個月她就找到我們,要求我們把孩子拿掉,因為她的身體根本承受不了這么大的壓力。你的年齡比她還大,面對的問題可能會更多,有些可能你真的承受不了。”抱定決心的盛海琳卻執著地堅持自己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絲希望,她也要試一試。
無奈之下,盛海琳回到家鄉,找到解放軍某醫院生殖中心的醫生,在說明情況后,醫生被老太太的執著和勇氣感動,同意試一試。盛海琳心里清楚,醫生這一句看似簡單的“試一試”,卻很可能需要她付出生命的代價。
盛海琳說服醫生之后,還需要得到丈夫的支持。可是當她提出這個想法就被丈夫拒絕了:“我身體一直不好,活不長,就是孩子生下來了,我也看不到長大。”盛海琳也知道,剛經歷了喪女之痛,如今讓年過6旬、已入暮年的丈夫從頭再來,撫養孩子,確實難以接受。
為了讓丈夫改變想法,盛海琳不止一次地做丈夫工作,可是丈夫都不愿意。在一次次說服無果之后,盛海琳“撲通”一下跪在丈夫面前,懇請丈夫:“只要你戒3個月的酒,如果試管嬰兒一次不成功,我也就死心了。你就滿足我這個愿望吧。”
沒有人比丈夫更了解盛海琳,倔強的她從不輕易屈服,下跪更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其實他又何嘗不想再有個孩子呢?盛海琳的這一跪,讓丈夫的心立刻軟了下來,他含淚答應了妻子的要求。
2009年10月13日,三枚受精卵被移植進盛海琳體內,其中一枚受精卵自動流產,兩枚受精卵成功存活。隨著胎兒一天天長大,盛海琳的身體壓力也越來越大,讓她呼吸都很困難,每天需吸氧兩次。
2010年5月中旬,盛海琳的身體開始出現大面積浮腫,甚至連脖子都看不出來了。雖然醫生一再要求她提前進行剖宮產手術,以確保母子的生命安全,但她一再堅持推遲手術,就是希望兩個孩子能在腹中停留更久一點,這樣孩子的健康狀況就會更好一些。
直到5月24日,盛海琳覺得自己無法再堅持了,才接受了醫生的建議進行手術。第二天,盛海琳順利生下兩個女嬰,兩個孩子體重分別為3.7斤和2.9斤,取名吳尚智、吳尚慧。
各種壓力讓她難以喘息
2014年春節,盛海琳家里突然來了很多到訪者。除了記者、親戚外,更多的是一些同她年紀相仿的老人。隨著國家“單獨二胎”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失獨老人”這個話題再一次成為輿論熱點,一些同盛海琳一樣的失獨老人,仿佛又重新看到了希望,慕名來找她“取經”。讓人沒想到的是,在聽了盛海琳的故事后,大多數人都無奈放棄了。且不說高齡接受試管嬰兒的嚴苛身體條件和巨大生命風險,單是撫養孩子的經濟壓力,都讓像盛海琳這樣的中產家庭難以支撐。
因為早產,孩子的體重過輕,兩個孩子一出生就被轉入孕嬰箱中監護,一天的費用就要6000元錢。當盛海琳還躺在病床上的時候,就被醫院一次次地催款。雖然盛海琳和丈夫的收入并不低,但之前大女兒婷婷結婚、買房,老兩口沒剩什么錢,加上這幾個月做試管嬰兒,基本被掏空了家底。本想著生完孩子,社保可以報銷一部分,但是真到報銷的時候,盛海琳才知道,作為高齡失獨家庭,他們早就沒有了生育保險,無法報銷任何費用。
盛海琳和丈夫掰著指頭一項項地算,請一名金牌月嫂每個月工資6000元,保姆每個月工資1500元,再加上兩個孩子的奶粉、尿不濕,用在孩子身上每個月的開銷超過1萬元。如果再加上家庭的開支,他們一個月的退休工資根本不夠用。
更讓盛海琳沒想到的是,每天照顧孩子讓她著急上火。兩個孩子常常是一前一后地哭起來。每當孩子“哇哇”大哭,盛海琳都不勝其煩。她開始還能耐著性子哄哄,但時間一長,她發覺自己竟有些討厭這兩個孩子。
為了克制自己的消極念頭,盛海琳開始積極調節情緒。她通過音樂和運動來舒緩心情,在積極干預下,心情漸漸變得明媚起來,抑郁癥也慢慢自愈。
一把年紀養孩子,很不容易,尤其是雙胞胎。盛海琳生孩子的時候,已經是60歲的老人,精力和體力與年輕人不能比。別的媽媽抱著孩子到處走,她卻抱不了多久,更不可能說抱就抱起來,因為稍不留神就可能閃到腰。尤其到了晚上,月嫂和保姆離開后,照顧孩子就完全靠盛海琳夫妻兩人。有一次孩子睡著后不小心翻身滾到床下。如果是年輕的父母,可能一伸手就把孩子拽上來,但是盛海琳已經完全沒了那么大的手勁,她必須從床上慢慢起來,然后蹲到孩子那兒,把孩子抱著,依靠腿部的力量站起來。這么一折騰,掉下去的孩子抱起來了,床上的孩子又醒了,她又得照顧驚醒的另一個孩子。等孩子睡著了,盛海琳卻睡意全無。
幸福背后幾多心酸
如果說身心壓力,盛海琳尚能通過自我調節來勉強支撐,但經濟壓力卻令盛海琳疲于奔命。2014年2月17日,正月十五剛過,盛海琳又一次告別兩個寶貝外出工作。
盛海琳知道如今養孩子費用高,等到孩子將來大了開銷更是不得了。丈夫幾年前就因為身體不好,從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家里還有工作能力的只有自己了。年紀一天天變大,身體一天天衰老,她要早一點出來掙錢!
在兩個孩子剛滿100天的時候,盛海琳就開始外出工作。她受聘于美國一家公司,在全國各地舉辦保健講座。為了多掙一些錢,她一個月有20多天全國各地飛。最夸張的一次,她10天跑了11個城市,這樣的工作強度別說老年人,就是年輕人也承受不了。
因為工作能力突出,加上她深入淺出的授課方式,盛海琳迅速成為公司最重要的講師之一。2013年下半年,盛海琳接到公司安排,要她前往云南去辦講座。剛回到家不到兩天的盛海琳又要出門了。
為了不讓孩子難過,盛海琳一大早準備偷偷出門。可是她剛打開房門,慧慧便沖了出來,一把拽著盛海琳的褲腳不讓她離開。無論盛海琳如何勸,慧慧都不愿意撒手。被吵醒的智智也跑了過來,她懂事地拉著妹妹的手,小大人似的勸妹妹:“慧慧不哭!媽媽去掙錢給寶寶買東西了。”可是說著說著,智智自己卻一下大哭起來。盛海琳雖然心中很是不舍,但她還是一狠心出了門。生下孩子之后,家似乎成了盛海琳的一個驛站,一個通向各地健康講座的驛站。
穿梭于各個城市講座,為了掙錢養孩子的盛海琳,幾乎很少有時間陪孩子。有一次,得知她即將從外地工作回來,智智、慧慧一早起床就乖乖地坐在客廳里眼巴巴地望著大門,期待著開門的鑰匙聲,卻一坐就從上午坐到了傍晚。
當疲憊的盛海琳打開房門,智智、慧慧一下子撲了上來。抱著兩個孩子,盛海琳親了又親。盛海琳陪孩子玩了一小會兒,就有些支撐不住了。可是孩子們還纏著讓盛海琳給她們講故事。盛海琳只能說:“讓爸爸給你們講故事吧,媽媽先休息一會兒。”
男人帶孩子哪有太大的耐心,沒過一會兒,智智、慧慧就跑進盛海琳的房間:“媽媽,媽媽,爸爸不給我們講故事,他自己睡著了。”
盛海琳看著兩個孩子,只得打起十二分精神給她們講故事,哄睡覺。當孩子們睡下已是深夜,盛海琳一頭倒在床上睡著了。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盛海琳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雖然孩子們現在不再需要奶粉和尿不濕,但是又到了參加早教培訓的時候,一個培訓班一個月就得4000元,孩子越大花的錢就越多,而她卻越來越老,掙錢的能力和時間也越來越少。
采訪中,盛海琳無奈地說:“我現在必須多賺錢養家、養孩子,如果有一天,我不能繼續照顧孩子,希望國家或者其他慈善機構能幫我繼續照顧她們。”
(摘自《婚姻與家庭·性情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