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動員令,省委六屆五次全會對海南省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部署,并把今年確定為“深化改革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革仍是分量最重的2個字,報告明確提出要重點推進八項改革。本報通過采訪代表、委員,連線場外有關部門和基層群眾等方式,聚焦這八大重點領域的改革,敬請關注。
政府工作報告摘要
深化農村改革
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村土地承包權,放活經營權,實現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分置并行。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妥善解決農村集體留用地過多和土地出租面積過大、租期過長、租金過低問題。依法有序推進土地流轉,因地制宜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種養業。按照“先行試點、分步實施”的思路,探索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改革征地制度,完善補償機制,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根據金融機構的涉農貸款市場份額和稅收貢獻,引導市縣財政資金和政府結算支持金融機構存款業務,保障農村存款主要用于農業農村。
實現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分置并行,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依法有序推進土地流轉,鼓勵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種養業,保障農村存款主要用于農村……今年的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對深化農村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
對此,參加兩會的代表和委員紛紛認為,農村改革與城鎮化是相輔相成的,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只有農業強了、農村美了、農民富了,才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系列農村改革措施,是激“活”農業農村發展的一著好棋。
1 土地確權讓農民吃下“定心丸”
“政府工作報告將農村改革列為八項重點改革之首,可見對海南省‘三農發展的重視。而又將土地確權登記放在農村改革的前面,可以說是要下定決心解決這道難題。”省人大代表胡翔說。
胡翔認為,根據中央精神,海南省探索“三權分離”土地政策,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村土地承包權的前提下,放活經營權,實現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分置并行。這對于農村農業發展來說又是一次重要的變革。但是,要放活經營權、實現土地有序流轉,首先就要權屬明確,四至清晰,租出去了能夠再拿得回來。
省政協委員潘成立也認為,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可以有效解決土地權屬糾紛。“農民土地都沒有確權,企業也不敢隨便承包農民的土地,會影響土地規范流轉。”這次農村土地確權如果很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可以說是讓農民吃上了“定心丸”。
“以前很多土地的歸屬人不明確,發包出去又怕產生糾紛。土地確權后,農民確信自身權益能得到維護后,就能放心地將土地流轉出去。”省政協委員董敬平對此也感嘆說,土地確權登記有利于在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切實維護農民權益。
目前,海南已經開展了農村土地確權試點工作,并將逐漸向全省鋪開。“不過,開展土地確權需要資金,而省里沒有專項經費,而一些貧困市縣因為財政薄弱,可能會影響到進度。”胡翔建議,希望省里能夠安排部分資金。
2 工商企業為農業帶入“新”要素
海南建省以來,突破了“以糧為綱”的框框,充分發揮熱帶特色資源,初步實現了由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向熱帶農業的轉變。但總體來看,仍然處于“小農經濟”時代。代表委員們認為,海南農業發展缺少科技、人才、組織化,導致農業綜合效益低,未來發展,如果有工商企業的參與,將為農業帶來資金、技術、市場、信息等新要素,有利于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
“要做強農業,就需要實現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省人大代表、儋州市委書記張琦說。儋州發展苗木產業,就引進了上市企業深圳鐵漢生態公司,投資14億元在東成鎮建設海南國際熱帶苗木花卉城及苗木花卉基地。儋州市成為海南養豬大市,也得益于溫氏集團和雨潤集團的帶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省人大代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委書記孫喆說,農民組織化程度低制約了農業發展,需要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和種植大戶,從而加快農業產業化水平。此外,瓊中將圍繞蠶業、蜂業、南藥等,引進企業創辦加工廠,延伸產業鏈,帶動農民種養環節的發展。
3 農村需解資金之“渴”
資金是制約農業發展的因素之一,然而長期以來,存在著農村存款流入城市怪象。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表示,要根據金融機構的涉農貸款市場份額和稅收貢獻,引導市縣財政資金和政府結算支持金融機構存款業務,保障農村存款主要用于農業農村。
“這對廣大農民來說是一個福音。”作為農民的省人大代表李巨川說,“農業投入成本高,風險也很大,不僅是自然災害,還有市場價格波動,這讓不少金融機構在農業貸款方面謹慎小心,設置的門檻很高。”
近年來,海南省農信社等涉農金融機構,創新小額信貸支農模式,開發了多個農戶貸款品種,去年累計發放農民小額貸款41.1億元,為5萬戶農民提供了小額貸款財政貼息。但是這些小額貸款資金并未讓農民“解渴”。
“原因在于貸款額度還是不高,2萬元以下小額貸款較為容易,而超過2萬元,所設的門檻多、需要擔保抵押,而農民像房屋、農田經營權等‘資產并不能抵押,導致貸款難。”李巨川說,要讓農村存款主要用于農業農村,首先需要“疏通”資金流入農村的“渠道”。
(摘自《海南日報》,2014-02-09,況昌勛,金昌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