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梅
河北省圍場縣職教中心
英語學習方法及自主學習能力評價淺析
楊曉梅
河北省圍場縣職教中心
教學評價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教學領域中進行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合理地開展教學評價活動,是提供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保證。而學生的學習方法的使用,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強弱直接會影響著教學課堂的效益。如果我們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學習方法及能力進行合理評價,則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學生自身的發展。
教學評價;學習方法;學習能力
當今社會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但農村高中學生、家長及相當一部分教師仍只以考試分數的高低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生自然也唯一地以考試分數來評價自己.這種片面的評價方式會影響學生個性發展,壓制學生創造力,對人才的培養極為不利。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未能做到準確,具體,個性化,主要的原因是教師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得不是那么全面,深刻,而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及能力都有較大差異.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有時只是流于形式和表面化,導致評價結果比較主觀、片面和模糊,令學生產生心理壓力,失去自我.
通過對學生參與能力的評價,發展學生的英語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通過對學生學習策略的評價,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加強合作意識,增強參與意識,提高語言交際能力;并能根據評價的反饋情況及時、有效地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不斷改進學習方法,提高英語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讓教師獲取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的調整,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我在高一新生中進行了英語學習情況調查,結果如下:全體參試學生中,約90%的學生希望在英語學習上得到更多的幫助(因為家長不懂英語,在學校不好意思問老師和同學);大約67%的學生覺得英語課有趣;85%的學生在單詞記憶上感覺困難;91%的學生課前不預習;約90%的學生感覺英語難學。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民家庭,家長在教育方面的知識與精力非常匱乏。在這種情況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任務的完成就顯得尤為的重要了,這關系到學生的終身發展。
根據調查結果及課改精神我制定了以下評價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針對:a.課前預習情況b.課堂任務的完成c.課后作業的完成這三方面進行評價。英語組制定了相應的評價細則表,在班會新的評價方法,得到了學生的一致認可。平時成績是由聽課狀態、發言及表現、小組活動的參與情況自主預習情況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等幾部分構成,評分是采取自評、互評和師評相結合的方法。
1.學生學習方法的評價研究。(1)學習策略: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英語學習小結。(2)評價方式:自評,互評與師評相結合。
針對學生自主學習環節,我們采用打分制,小組長點評的方式,給予檢查及鼓勵。
2.小組合作學習環節,包含:對話展示,小組合作探究解疑,提出自己的見解。采用師評,小組互評給分的方式。
3.英語學習小結環節,采取自主總結與小組共同總結相結合的方式,教師評價及學生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形成性評價活動是當今英語教學重要的評價活動,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作自我評價,從而調整學習策略,朝著目標努力;小組評價,能促進互相了解,增強合作精神:自我評價結果讓老師調整教學目標,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良性循環。只要老師堅持正確指導學生,讓學生有系統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學生自我評價能力就會越來越高,學習效果也越來越好。
經過一段時間的英語形成性教學評價的試驗,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了較濃厚的興趣,使他們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初步的英語學習策略,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