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江西省鄱陽縣蓮湖鄉幕禮初中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式教學
張丹
江西省鄱陽縣蓮湖鄉幕禮初中
由于傳統的初中歷史課課堂教學方法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實施統一教師的教學內容和進度,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手段,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合作式教學理念交流,合作式教學理念體驗,讓學生感覺到是因為學習而學習。在這種背景下合作式教學模式運用越來越受學生的歡迎,本文主要探討合作式教學理念教學在初中歷史課課堂中的應用。
合作式;教學理念;初中歷史課課堂
隨著新課標的出臺,“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這一重要理念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出臺已經深入人心。而在初一歷史教學過程中這一教學模式已經打破原有的打壓式教學模式突顯出它的效力,在中國古代史的教與學的過程中使枯燥、乏味、理論性強的歷史知識淺顯化,同時能深度挖掘歷史的外延,并應用于實際,實現歷史教學的目的。
1.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習慣在課堂上,學生可以針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小組組員之間、小組之間甚至師生之間均可以進行互動交流和溝通。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改變了過去課堂上“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加強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對于知識的消化和掌握是非常有利的方法。
2.教學效率得到提高,有利于教學開展。
歷史學本身是一門需要學生調動思維去思考的學科。如果只是一味的教授而不顧學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那么它就被束縛住了。如果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及實踐,那么它就有可能被激活,有了生機和活力,對于學科本身發展來講也是一件很好地事情。盡管在知識上和中學有著密切聯系,大學課堂中的歷史學知識體系還是有別于中學的。學生的特點決定了我們在實施合作式教學時可以做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調動他們的思維參與到教學中來。通過運用合作式教學法鞏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這樣也就達到了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從而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開創性思維。
歷史學習的過程不是單純的記憶現成的結論和知識點,要在學習過程中調動思維,主動思考,尋求答案。胡適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是非常適合歷史學學習的。因此,我們就要在教學中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開啟其潛在的開創性空間,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形成質疑、探究的良好思維。激活思維是關鍵,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才能他們進一步完善和發展自己的認知結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傳統教學理念下加強初中歷史課課堂管理和教學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忽視了發揮教師在校本此功能的教學理念,以學校為基礎的地位不斷下降,哲學教學,教師的運作正常化,極大地阻礙了學校初中歷史課教育的發展。實際上,教師的一切課堂行為都是發生在學生這一同伴群體關系的環境之中的。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的關系比其他任何因素對學生學習成績、社會化和發展的影響都更強有力。
公開課中我們常常能看到學生分組討論,歷史情景劇表演,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很多歷史課堂氣氛活躍,場面熱烈,合作學習出現的頻率很高。然而,是不是給個問題小組討論一下,給個主題小組表演一下,就叫做“合作學習”呢?很多歷史課上合作學習出現的頻率極高,然而細細看來有時卻缺乏合作學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合作討論活動展開的時候,經常出現人聲鼎沸,甚至學生上躥下跳的混亂局面,教師無力駕馭,課堂缺乏應有的教學規范和秩序。學生合作學習的表現和學習效果也差別極大,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和基本素養。合作學習成為了花架子。因此合作式教學法是初中的教學和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建設初中歷史課教學,幫助學校為基礎的教學和研究,以促進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1.導新激趣,組織教學。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的開始,我們首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良好的情感場面,為探索知識,認真學習作好充分準備。
2.明綱確目,前掛后聯。
歷史知識具有系統性、聯系性、前后知識之間關系密切,并且有人說過“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因此學習歷史應當注意聯系比較。在新授知識時,把與之相聯系、相似的知識、規律首先進行回顧,有助于對新知的遷移作用,也有利于形成系統完整的知識結構。
3.嘗試自學,發現問題。
學習的過程應是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是學生主動內化知識的過程。傳統的歷史教學大多把學生看成是加工對象,通過教師的外部壓力強迫學生去學習,顯然對完成教學任務是不利的。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有一定的認知能力,這是讓學生嘗試自學的前提,通過個人嘗試自學,把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作好標記,帶到小組中去,為下一環節的合作共學作準備。同時,自我嘗試讓學生主動發現,有個性地摸索學習的方法。在自我嘗試中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這是正面的探索未來的辦法,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4.探索共進,合作共學。
把全班同學按優中差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組員在嘗試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共學,探索共進。在合作學習的小組中,已經嘗試自學的每個成員都可能成為小組內其他成員的老師,每個人在小組中充分發表自己對材料的認識,從而發揮集體的力量,共同學習。而在互為教師的合作共學中,探討發現,互補共進,充分發揮集體動力。同一組中同伴之間通過互相幫助,使每個同學都能掌握所學內容,這樣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到了主動求知,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學生的主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