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 輝,鄭 健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 天津300450)
新興技術環境下濱海新區科學知識普及與方法
闞 輝,鄭 健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 天津300450)
新興技術的不斷涌現和廣泛應用改變了民眾溝通交流、獲取知識和閱讀的行為習慣,帶來了科學知識普及方式的重大變革。依托美國新媒體聯盟發布的 2013年度《地平線報告》信息成果,探討構建濱海新區創新科學知識普及模式,建立能使民眾參與其中,享受科學技術帶來的便捷與快樂的知識傳播平臺,以利于營造科技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
新興技術 濱海新區 科學知識 科普 傳播方式
我國《科普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研究報告》中指出,科普產業的核心過程就是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的傳播。運用高新技術創新科普服務方式,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是促進濱海新區健康成長和持續發展的保障。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興技術不斷涌現,正在改變著民眾的溝通交流、獲取知識和閱讀的行為,也帶來了科學知識普及方式的重大變革。據美國新媒體聯盟發布的2013年度《地平線報告》預測[1],未來 1~5年內,慕課、平板電腦、游戲式學習、3,D打印和可穿戴技術等將在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的傳播中成為主流應用技術。將這些新興技術普及并應用到新區科普工作,將有利于科學知識在濱海新區的傳播,營造科技創新的良好氛圍,從而提高新區民眾的綜合科學素養和區域科技綜合實力,促進新區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濱海新區作為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集現代制造業、研發基地和北方國際航運與物流中心于一體。創新的體制機制帶動了新區各層次人才隊伍建設,這是促進新區科學知識普及的重要基礎。
目前,新區科普工作基礎扎實,成果顯著,主要表現在:
①科普的宣傳力度加大,良好的科普活動氛圍形成。每年新區都開展送科技、醫療、婦幼保健知識、疾病防控常識、環保低碳方法、科普影片等進社區的活動,為民眾講解相關科普常識。新區科普服務單位充分利用傳播媒體,進行科普知識的宣傳,加強民眾學習和掌握科普知識的意識。
②科普教育基地的服務能力逐步提高。以科技館為基礎,新區重點建設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同時注重對工業、農業、信息化產業的科技服務,為企業開展新產品、新技術的參觀、培訓,為推進創新型產業集群提供有力支撐。
③營造了獨特的科普品牌效應。舉辦形式多樣的大型科普活動,形成本地特色,提高了科普活動的品牌效應。
④細分科普宣傳對象,滿足不同人群對科普知識的需求。根據服務人群的不同,新區開展了有針對性的科普工作,組織了“科普服務企業行動”、“科普服務農民的行動”、“社區科普惠民行動”、“青少年科普實踐行動”和“科普創新行動”等活動,實現了科普宣傳對象的細分。
在科普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展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如科普工作只停留在宣傳某些領域的科學知識層面,對于如何提高公眾的科普知識學習能力,以培養其科學精神和科學意識還有欠缺;科普宣傳對象的輻射面有限,不能輻射全區所有居民;科普工作的開展缺乏針對性,使科普工作未達到預期效果。
2.1 科普傳播模式的構建
為了更好地開展科普工作,提升公眾的興趣與需求,擺脫傳統的“灌輸”模式,綜合國內外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本文構建了濱海新區的創新科普傳播模式,如圖1所示。
2.2 新興技術在科普知識傳播中的應用
①慕課拓展了科普知識的傳播途徑。“慕課”是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它是在開放教育資源背景下新興的一種可讓眾多學習者共同參與的網絡課程及傳播模式,目前已經成為網絡學習最為流行的方式之一。[2]借助“慕課”方式,充分調動創新人才的積極性,將各行業中骨干人員的經驗、科學思想制作成慕課,供公眾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在線學習。這樣既可以發揮濱海的人才優勢,又可以傳播知識與經驗,提高生產效率。

圖1 濱海新區創新科普模式Fig.1 The innovative popular science mode in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②3D打印和可穿戴技術豐富了科普實踐機會。3D打印技術是一種通過三維數字模型來制造三維物品的快速成型技術。當前,3D打印機采用不同成型技術,可打印出塑料、樹脂、尼龍、石蠟、金屬或陶瓷等不同材質的物品。[3]該技術可以為科普工作營造真實的創造場景,為探索科學知識提供難得的實踐機會。可穿戴技術指的是能夠被用戶以配飾的形式穿戴的設備,其優勢在于能夠方便地將工具、設備、電源和網絡集成到民眾的日常生活和活動中,使民眾切實體會到科技帶來的變化。該技術可以使公眾隨時、方便地接收科普知識,跟蹤科技前沿。
③游戲式傳播科普知識是愉悅科普傳播的新方式。游戲式傳播科普知識是將游戲的基本元素、規則及獎勵或評分體系應用到科學知識普及中,使民眾通過接受不同的挑戰來積累點數或者其他獎勵,在獲得游戲式愉悅體驗的同時,順利地掌握科學知識及科學方法,培養其科學探索精神。
本文所探討的科學知識普及模式與途徑只是一次初步的研究和淺層次的探索,科普工作順利開展的根本還在于政府的支持和社會的重視。將新興技術應用到科普工作中有利于調動民眾的積極性,增強認知度與參與度,同時提升公眾對科普知識的興趣與需求,從而營造良好的科學氛圍。
[1]Johnson L.,Adams Becker S.,Cummins M,et al.NMC Horizon Report[M]. 2013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 Austin Texas:The New Media Consortium,2013:7-8.
[2]鄧宏鐘,李孟軍,遲妍,等. “慕課”發展中的問題探討[J]. 科技創新導報,2013(19):218-219,221.
[3]王雪瑩. 3,D打印技術與產業的發展及前景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26):11-13.
On Scientific Knowledges in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in the Context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Popularization and Methodology
KAN Hui,ZHENG Jian
(Tianjin Coastal Polytechnic,Tianjin 300450,China)
With the constant rising and wide application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ways of communications and knowledge obtaining and reading behaviors of the public have been changed and significant changes have been brought into the wa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Based on revealed information in 2013 Horizon Report released by America New Media Alliance,the innovative scientific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mode in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was discussed to enable people to participate and enjoy the convenience and happiness brought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 as to build a good social atmosphe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emerging technology;Tianjin Binhai New Area;scientific knowledge;popular science;mode of transmission
N99
A
1006-8945(2014)10-0093-02
201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