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駿
(艾奕康咨詢(深圳)有限公司,上海 200040)
目前,高科技園區智能化弱電工程十分旺盛,但是智能化弱點系統中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尤其是設計和施工過程中。這些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到高科技園區的整體經濟效益。高科技園區一般用于科研,也有可能作為酒店公寓并且提供配套設施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內包含各式各樣的單體建筑。所以,對高科技園區智能化弱電系統的研究十分關鍵。
工程主體在進行高科技園區智能化弱電系統規劃設計時僅僅考慮智能化弱電系統的方案,設計不全面。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因為:工程單位對高科技園區的智能化弱電系統還不了解,因此,無法提出具體的設計方案,所以在圖紙設計階段就會出現與高科技園區智能化弱電系統相沖突的狀況。
對高科技園區智能化弱電系統進行規劃的過程中,智能化弱電系統的承包方的設計并不合理。因為它并沒有針對高科技園區的具體狀況進行分析,然后對癥下藥,因此,其所給出的設計方案并沒有針對性,簡言之,承包單位沒有進行深化設計。
在進行高科技園區智能化弱電系統的設計過程中,工程建設單位并沒有掌握高科技園區的總體布局和具體狀況。這就導致圖紙的設計部科學,內容上存在很大缺陷。除此之外,沒有充分的經驗借鑒也是導致設計不完善的原因之一,就目前而言,還沒有相應的工程設計方案可以參考,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高科技園區在進行智能化弱電系統設計與規劃時出現的問題無法及時應對。
高科技園區的高效運作方式就是將每個建筑配備各自的智能化弱電系統。但是在實際上高科技園區無法實現這一目標,之所以會產生差異是因為高科技園區中的建筑物特別多,并且他們比較分散,很難進行集中管理。所以,將每個建筑配備各自的智能化弱電系統的可操作性很低。例如:如果可以將每個個體建立聯系,這對智能化弱電系統的構建有很大推動作用,可以使得高科技園區的智能化弱電系統更加完善、更加合理。除此之外,還能夠節約資源,實現資源的共享。然而,完成這一目標必須要對高科技園區的整體進行規劃設計。
高科技園區的建設與一般的建設不同,其要求更高,設計更復雜。所以,其建設周期往往比較長,而且是通過分期建設完成。盡管高科技園區在建設前已經做好了系統的規劃與設計,但是高科技園區的智能化弱電系統的規劃還不夠完善。仍然需要我們做進一步的規劃與設計。下面就是南昌民營科技園區的智能化弱電系統的規劃與設計的介紹:
南昌民營科技園區在剛建設階段其20萬平米的建筑并沒有合理的智能化弱電系統。直至2001 年,青山湖區民營科技園區中涉及到數字化建設綱要,南昌民營科技園區根據青山湖區民營科技園區中的數字化規劃綱要對其之后的50 萬平米的建筑進行了重新規劃與設計,主要就是引入了智能化弱電系統。引入智能化弱電系統后對其之前的建筑進行了適當的調整與規劃。2006 年年底,南昌民營科技園的所有建設設計完工,與此同時,南昌民營科技園的智能化弱電系統也日益完善,通過對這一系統的整體規劃與設計解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減少了投資成本,有利于南昌民營科技園的日常管理,對南昌民營科技園區的整體發展有很大推動作用。
弱電管網對整個智能化弱電系統的運行有直接影響,它能夠保證個體間的聯系。一般情況下,電信部門中的每個建筑都會有弱電管網,但是單個建筑并不擁有管網的產權,因此,一般情況下業主是不允許使用弱電管網的。因此,南昌民營科技園區不僅僅有電信管網,同時還建設了一套專門運用于園區的弱電管網,管網會將園區內的每個建筑相連接,這有利于園區日后的后續建設。園區的網絡中心以及園區的信息發布中心都需要智能化弱電系統的支持。由此可見,智能化弱電系統對高科技園區的重要性。所以,在高科技園區進行整體規劃時就應考慮園區的智能化弱電系統的設計。否則,園區的建設會存在很多的缺陷,并且很難修補。
高科技園區中一般都會有信息發布終端,通過此終端發布相關信息。就目前而言,只有傳媒公司會投資建設具有此種功能的系統,所以,信息發布終端的產權也屬于傳媒公司。在這種狀況下,信息的發布較為復雜,并且可操作性較低,因為每個信息終端互不關聯,信息也需要提前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在終端進行播放。因為信息終端的產權不屬于主方,所以,業主方發布的信息量會受到限制。所以,南昌民營科技園建立了屬于自己的信息發布中心,這對園區信息的傳播有積極作用,因此,對園區的發展也有很大推動作用。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高科技園區的智能化弱電系統的整體規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此系統功能強大,并且有利于高科技園區的管理,有利于其經濟發展。所以,對高科科技園區實行智能化弱電系統的整體規劃很關鍵。這不僅僅有利于本園區的經濟建設,對其他園區也有一定的影響,其他園區可以借鑒本園區規劃過程中的合理之處,但是,在借鑒的過程中不能盲目應用,應該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一來,整個高科技園區的經濟效益都能得到提,最終可以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1]章林偉,于萍,孟文強,陳偉.新橋鎮農村住宅集中建設的實踐[J]. 住宅產業,2011(05).
[2]王鐵宏,韓煜,路賓,章林偉,梁俊強,胥小龍.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與綠色、生態、可持續建筑的內涵及關系[J].建設科技,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