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慶家
摘要:介紹了通山縣獼猴桃產業發展的優勢,指出了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快通山縣獼猴桃產業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獼猴桃;產業;優勢;對策;通山縣
中圖分類號:F529.7;F3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4)09-2221-03
Advantages and 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Kiwifruit Industry in Tongshan County
MAO Qing-jia
(Hubei Jiu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Tongshan 437600, Hubei,China)
Abstract: The 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the kiwifruit industry in Tongshan county were introduced and its problems were pointed out. The strategies for rapidly developing kiwifruit industry in Tongshan county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kiwifruit; industry; advantage; countermeasure; Tongshan county
通山縣位于鄂東南邊陲,幕阜山脈中段北麓,長江中游南岸,東經114°14′-114°58′,北緯29°19′-29°51′。東鄰湖北省陽新縣,西接崇陽縣,北與咸安區毗連,南界江西省修水縣、武寧縣。
通山縣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無霜期長,是獼猴桃人工栽培的優生區。海拔100~500 m的丘陵面積169 986.7 hm2,占總面積的63.4%,海拔500~800 m的低山面積40 666.7 hm2,占總面積的15.2%。土壤類型主要是紅壤土,占總面積的77.4%,土壤pH 5~6。年平均日照數1 694.4 h,年平均氣溫17.1℃,無霜期平均191~247 d,年平均降水量1 584.8 mm。據調查, 通山縣野生獼猴桃主要分布于海拔500~800 m的低山地帶,如九宮山、太陽山、太平山、大幕山及林上、三界、高湖、楊林、沙店、三源等地。
隨著武咸、咸通高速公路和城際鐵路的開通,通山縣交通優勢更加明顯,加上九宮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景區的全面升級改造,為通山縣獼猴桃產業的發展拓展了空間,也是通山縣借機發展通山獼猴桃產業的著力點。
1通山縣獼猴桃產業發展的優勢
1.1優異的野生獼猴桃種質資源
通山縣境內的九宮山自然保護區位于長江中游,屬幕阜山系九宮山脈中段,是華中地區南北生物區系的匯集地和避難所,為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區,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在這里天然分布著獼猴桃屬物種5個種、3個變種[1,2]:異色獼猴桃(Actinidia callosa var. discolor C. F. Liang)、中華獼猴桃 (A. chinensis Planch.)、美味獼猴桃 (A. chinensis var. deliciosa A. Chevalier)、狗棗獼猴桃[(A. kolomikta(Maximowicz and Ruprecht) M.aximowicz)]、黑蕊獼猴桃 (A. melanandra Franchet),無髯獼猴桃(A. melanandra var. glabrescens C. F. Liang)、革葉獼猴桃[(A. rubricaulis var. coriacea (Finet and Gagnepain) C. F. Liang)]、對萼獼猴桃 (A. valvata Dunn),其中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獼猴桃主要是中華獼猴桃、美味獼猴桃等。
1.2選育優異獼猴桃新品種的巨大潛力
通山縣境內的九宮山位于贛鄂交界的幕阜山脈北側,九宮山及其鄰近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獼猴桃種質資源基因庫的優勢,是我國獼猴桃新品種野生選育的重要發源地之一。1980年9月,湖北省組織開展野生獼猴桃資源調查,通山縣科學委員會等單位在九宮山南麓的三界海拔554 m發現了一棵樹齡約60年的野生中華獼猴桃優株,1981年嫁接,1983年結果,并命名“通山5號”,1988年10月在北京國家農業部優質農產品服務中心全國獼猴桃優良品種鑒定會上評為第一名,并獲“希望獎”[3]。
除“通山5號”獼猴桃新品種外,還有10多個中華獼猴桃新品種的母株或雜交親本原生地均為通山縣及其鄰近地區:“金陽”即“鄂獼猴桃3號”(湖北崇陽)、“怡香”(江西修水)、“早鮮”(修水)、“廬山香”(江西武寧)、“云海1號”(武寧) “江山嬌”(武寧)、“金霞”(武寧)、“金桃”(武寧)、“金早”(武寧)、“武植3號”(武寧)及“磨山4號”(武寧)等都是直接野生選優的品種[2-9]。這表明九宮山及其鄰近地區應當是當今中國乃至世界獼猴桃品種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也是九宮山獼猴桃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1.3兩家世界級獼猴桃科研單位 “近水樓臺”的優勢
隨著武漢城市圈的快速發展,通山縣成為了武漢市的“后花園”。在20 世紀8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和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就在通山縣及其鄰近地區開始獼猴桃野生資源的調查收集、品種選育及科技推廣。目前這兩家的獼猴桃科研力量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獼猴桃種質創新某些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10]。
1.4豐富的獼猴桃栽培經驗
通山縣經過30多年的種植和探索,培養了一批獼猴桃生產與管理的專業技術人才,研究并摸索出了獼猴桃高產栽培技術體系,包括種苗繁育、修剪整枝、花果管理及提高果實品質的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和貯藏保鮮技術等。這些都是加快通山縣獼猴桃產業發展的基石。
2 通山縣獼猴桃產業發展狀況及其存在的問題
20世紀80年代前通山縣野生獼猴桃產量常年為400 t,豐年可達830 t。1987年后全縣大力推廣和發展獼猴桃,先后引進了優良品種“海沃德”和“金魁”等。1998年獼猴桃種植面積達到333.3 hm2,2000年開始下降,至2005年下降到28.2 hm2,產量從1998年的1 250 t下降到2005年的不足20 t。2007年因房地產開發,把20世紀80年代建立起來的通山縣獼猴桃種質資源圃全部毀滅。通山縣獼猴桃產業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重視不夠。缺少優惠政策的扶持和引領、資金投入不足,致使通山縣獼猴桃產業發展多年來一直停滯不前,近年來大大落后于鄰近的赤壁市。赤壁市某公司已計劃在該市投資種植3 500 hm2優質獼猴桃,已建幼年實生苗果園面積就達67 hm2,高接園13 hm2[10,11]。二是缺少龍頭企業的帶動,獼猴桃生產抗風險能力低。一方面獼猴桃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需要大公司起示范引領作用。另一方面當鮮果的銷售市場出現滑落時,也離不開實力雄厚的公司積極開拓市場。三是獼猴桃采后貯藏設施和深加工能力的缺乏,制約了獼猴桃產業的發展。由于貯藏設施的投資過大,致使絕大部分獼猴桃銷售主要是統裝鮮銷,沒有分級包裝就進入了市場,果實整體品質參差不齊,經濟效益不高。
endprint
3通山縣加快獼猴桃產業發展的主要對策
3.1加強力度和統一規劃相結合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一系列的惠農政策和措施將會陸續出臺。通山縣要搶抓湖北省幕阜山區連片扶貧開發的機遇,加強組織領導,把發展優質特色獼猴桃作為新的支柱產業來抓。選擇適宜發展獼猴桃的山區,特別是海拔300~800 m的地帶,做好不同熟期品種布局的產業規劃,加大對發展獼猴桃產業的宣傳力度和資金、種苗扶持力度。政府要從資金、項目、技術、銷售等方面給予優惠,將通山縣的自然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獼猴桃產業的經濟優勢。
3.2打造知名品牌和建立生態觀光采摘基地
九宮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于通山縣境內,是華中地區的一顆璀璨明珠,是著名的旅游、度假、休閑和避暑勝地。通山縣獼猴桃產業發展要積極探尋“九宮山獼猴桃”的品牌價值,在果品質量上狠下功夫,拒絕農藥和果實膨大劑、不施化肥而重施有機肥,選對良種,合理搭配,生產出高品質的綠色有機獼猴桃,打入武漢等全國大、中城市的中、高檔鮮銷市場。
通山縣是全省聞名的旅游強縣,旅游資源十分豐富,要盡可能把旅游景區附近的獼猴桃果園打造成生態觀光旅游和生態養生采摘的基地。九宮山風景名勝區的內港村有一個荒蕪多年的老茶園,近13.3 hm2 ,位于九宮山避暑勝地云中湖瀝青公路旁約1 500 m的半山腰,海拔650 m左右,是紅心獼猴桃如“紅陽”、“楚紅”等生長的合適地帶[6]。依托九宮山風景區的知名度和交通區位優勢,在茶行中套種一些珍稀紅心品種,建成一個“紅桃茶”生態觀光采摘園,使之成為廣大游客走近大自然,親身體驗春秋采茶桃、夏天避酷暑的生態養生園。
3.3引進大型企業助推通山縣獼猴桃產業發展
佳沃有限公司收購業內領先的規模化獼猴桃種植企業——四川中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標志著中國的獼猴桃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通山縣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優勢和旅游優勢,吸引企業投資,建立九宮山獼猴桃研發中心和科技示范基地,為通山縣獼猴桃產業的發展提供捷徑。
3.4創新獼猴桃種質資源以加快新品種選育工作
一是要加強對野生資源的保護。可在通山縣境內特別是在九宮山風景區和自然保護區野生種群集中分布的地方建立一定面積的自然保護小區或保護點,最大限度地保護野生獼猴桃種質資源,盡可能減少人為的干擾和破壞。
二是要全面系統地進行調查,在九宮山風景區建立野生獼猴桃種質資源圃。通過收集和保存九宮山及其鄰近地區的野生獼猴桃特異種質資源,查明其分布、種類,加強對染色體倍數性變異的研究, 為九宮山獼猴桃新品種的選育打下基礎。
三是要充分利用武漢獼猴桃科研水平在全國領先的優勢,加強緊密合作,增加科研經費,實現優勢互補,有望在不遠的將來發掘獼猴桃優異基因,研發特異新品種并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
參考文獻:
[1] 王青鋒,葛繼穩.湖北九宮山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
[2] 黃宏文,等.獼猴桃屬分類 資源 馴化 栽培[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3] 朱鴻云.獼猴桃優良品種與無公害栽培[M].北京:臺海出版社,2002.
[4] 韓禮星,黃貞光.獼猴桃優質豐產栽培技術彩色圖說[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5] 黃宏文.獼猴桃研究進展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6] 黃宏文.獼猴桃研究進展Ⅳ[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7] 黃宏文.獼猴桃高效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8] 陳章玖.提高中華獼猴桃商品性栽培技術問答[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9] 韓世明,虞志軍,魏宗賢,等.獼猴桃新品種——‘云海1號的選育[J].果樹學報,2012,29(5):954-955.
[10] 陳慶紅,顧霞,徐愛春,等.湖北省獼猴桃狀況及發展應解決的主要問題[J].農業科技通迅,2010(6):16-17.
[11] 鐘彩虹,李大衛,龔俊杰,等.湖北省獼猴桃產業發展調查與研究[J]. 湖北農業科學,2012,51(12):2496-250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