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星+朱運權
摘要:在我國建設工程測量管理控制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無論是管理體制方面還是在具體的管理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所以我們需要加強工程測量管理的工作,保證施工測量的各個環節都能夠做到科學嚴謹、公正,使得其可以順利的度過這個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時刻,使得建設工程項目的效益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與此同時,通過對建設工程施工測量的科學控制,能夠促進各投資項目之間進行合理而均衡的分配,從而使建設單位的投資獲得更高的效益,并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步伐。本文主要針對測繪新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原理,從建設工程測繪技術分析及新技術應用等方面探討了測量機器人在建設工程測量管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光輝前景。
關鍵詞:建設工程;測繪新技術;工程測量;應用
中圖分類號:TB22 文獻標識碼:A
一、概述
現今,國內建設工程管理仍然普遍無法有效的控制工程測量的所有因素;而且當進行建設工程管理時,存在勞務與項目互相分離的問題,如此,各個環節中有相應的工作主體,也就產生了不同的利益主體,這樣就可能造成只強調自身利益而忽視其他利益主體利益的問題,而且也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此外,這樣也會造成管理工作的不科學。不管是任何一個上述問題,都會對建設工程的測量管理產生較大的影響,有可能還會讓整個施工測量失去控制。對于建設工程施工測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控制,也是對建設工程項目的全過程進行控制管理的重要一環。所以,目前施工單位的工程測量管理人員的主要任務就是科學地進行建設工程項目施工測量問題的控制工作。本文主要針對測繪新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原理,從建設工程測繪技術分析及新技術應用等方面探討了測量機器人在建設工程測量管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光輝前景。
二、建設工程測繪新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1)測繪新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原理。測繪新技術因其精度高、實時性和高效性,在建設工程施工測量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通過在基站上設置一臺全球定位系統信號接收器,對所有可見全球定位系統衛星進行連續地施測,在施測站上,全球定位系統信號接收器在接收全球定位系統衛星信號的同時,通過無線電接收設備,接收基站傳輸的施測數據,然后根據相對定位原理,實時地解算整周模糊度未知數并計算顯示施測站的三維坐標及其精度。
2)測量機器人: 測量機器人是一種能代替人進行自動搜索、跟蹤、識別和精確照準目標并獲取角度、距離、三維坐標以及影像等信息的智能型電子全站儀,具有高精度、智能自動化、馬達驅動、自動照準、鎖定跟蹤、遙控測量、操作系統無棱鏡模式、導向光、自動調焦的特點,測量機器人的出現,可以大大增加建設工程施工測量的精確性以及測量速度,使得測量繪制過程結合在一起。利用測量機器人可以及時進行測量數據的處理,并且還保證了測量數據的準確性,測量效率大大提升;全站儀的集成化可以保證數據采集儀器的工作,而且這些儀器還可以進行數據的分享。而且,測量機器人可以保證在線處理數據的功能,施工放線效率變大,其質量也大大提升。將各種因素考慮進去,確定建設工程安裝誤差在 100mm之內。
3)定向測量: 傳統是利用全站儀、垂準儀和陀螺經緯儀聯合進行豎井定向,并且采用雙投點,雙定向的方法,不僅增加了測量檢核條件,又提高了定向精度。在使用隧道盾構情況下,測量系統的隧道開挖就會實現自動化。而且,隧道挖掘的軸線點偏移值也會被顯示出來,保證隧道開挖的精確,一般的這一誤差會被限制在25mm之內。如果使用頂管自動引導測量系統,或者是地下頂管施工自動引導測量系統,那么人工測量工作中的問題就會被解決,比如說耗費大量時間等。而如果是系統定向測量,那么測量過程就會被精確控制。
4)斷面測量: 建設工程施工中采用全站儀,數據采集器,計算機和覘牌組成的斷面測量系統進行斷面測量。隧道測量系統能應用于隧道施工的各個階段: 開挖斷面輪廓線放樣,全自動斷面測量及分析,隧道超欠挖實時檢測及激光標示,噴錨層厚度的測定,隧道中邊樁放樣,圍巖變形測量,工程方量計算,腰線及軸線放樣,鋼架安裝凈空、路基坡面、路面放樣與檢測,開坡線、坡腳線放樣,橋墩臺中心、四角特征點放樣,系統完成隧道的襯砌以及開挖工作,而且不會出現超欠挖過度的問題,這樣就會減少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利用系統測量,其速度會大大提升,而且精度是以毫米為單位。這樣不僅節約了大量的施工時間,而且大大提升了測量的精確度。如果利用無反射、全自動棱鏡三維斷面測量,那么斷面數據采集將會變得更加高效。一般的,斷面測量能夠同時對多個斷面進行,可以在五分鐘內實現一百個斷面的測量。其特點是:操作簡便、效率高、準確性高等。
5)無棱鏡測量機器人在建設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免棱鏡全站儀通過輻射測量極坐標的方式,能夠準確、快速地完成建設工程施工隧道掘進放樣、斷面測量、圍巖凈空位移量測等主要施工測量工作。免棱鏡全站儀通過輻射測量極坐標的方式,能夠根據設計圖中建筑物或構筑物的位置以及大小等,將它們放在實地中。施工過程就可以將其作為參照,施工人員在全站儀的操作中能夠獨立完成所有功能的調控,放樣過程將會更加精確。這種方法非常適合建設工程施工測量過程。同時,測量機器人還可以在建設工程施工基坑附近進行檢測,采集基坑以及附近環境的數據。然后,再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將數據制成報表,而且也能夠確定警戒值報表,所以它可以被有效的利用在建設工程基坑監測項目中。
6)測量機器人應用于建設工程施工鋪設。測量機器人通過無線傳輸技術將測量數據持續傳輸到機載計算機,將設計數據與放樣數據結合在一起,進行比較,這樣就會提升建設工程施工鋪設精度,測量成本也會大大減少。同時,施工也不需要安裝一些控制放樣線,鋪設工作的質量提高、安全性增加、性能變強,進而提升鋪設精度以及生產力。鋪設位置以及鋪設高程精度分別是8毫米和2毫米,進而可以保證鋪設的質量,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工作。如果測量過程選取機器人為工具,鋪設成本將會減少,鋪設質量也會大大提升。一般的,業內認可的高程精度是5毫米、地面沉降監測精確度大小是1厘米,而 現澆梁中心線精確大小是5毫米。在施工路面掃描系統中也可以使用測量機器人:可以將監測目標分成三種,即反射貼片、無棱鏡以及圓棱鏡,同時監測目標能夠混合在一起使用; 能夠利用遠程有線或無線設備實現測量數據的監測;不管是三維圖形,還是變化趨勢圖都可以被有效顯示;能夠根據監測數據制定圖形報表,較為簡便。
7)建設工程竣工測量。竣工測量是對建設工程結構的平面位置、埋深,線路的平面位置、高程,沿線設備的位置,建設工程施工時遷改的管線的平面位置、埋深等進行實測,其結果作為竣工驗收的重要依據,并作為城市的基礎測繪檔案長期保存。能夠利用測量機器人來測量建筑物的尺寸大小、結構凈空等數據。要想提升軌道測量以及結構測量等精度、水準控制點以及出入線段平面導線之間形成聯測,就應當使用聯測成果,最終完成建筑物的測量放樣。
結語
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建設工程項目作為我國城市化建設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一環,其主要的目標就是在于提升建設工程的使用功能,而其主要的效益來源就是節省造價、保證質量。但是在我國建設工程測量管理控制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無論是管理體制方面還是在具體的管理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所以我們需要加強工程測量管理的工作,保證施工測量的各個環節都能夠做到科學嚴謹、公正,使得其可以順利的度過這個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時刻,使得建設工程項目的效益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在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發展背景下,加強建設工程測量的科學控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經過有效合理的控制建設工程的施工測量管理,可以確保投資估算編制的正確性,推動設計的完善,進而體現控制質量的作用。與此同時,通過對建設工程施工測量的科學控制,能夠促進各投資項目之間進行合理而均衡的分配,從而使建設單位的投資獲得更高的效益,并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步伐。
參考文獻
[1]唐紅軍.地鐵測量基準的建立與應用及對測量工作的思考[J].都市快軌交通,2012(06).
[2]原宜坤,汪洋.淺談GPS RTK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07(32).
[3]趙建輝.分析建筑工程測量常見錯誤及應對措施[J].價值工程,2011(09).
[4]劉三枝,高俊強.地鐵隧道地下控制導線測量布設方案對比分析[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02).
[5]蘇志華,周春柏,劉晚霞.工程測量中GPS控制測量平面與高程精度分析[J].測繪通報,2012(03).
[6]張春雨.GPS定位原理及其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7(1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