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朔
朋友梁左
◎ 王 朔

我和梁左是 1992 年認識的,通過梁天。宋丹丹要拍一部喜劇電影,找我寫劇本,我心里沒底,想拉上一個墊背的。這之前聽過梁左寫的相聲,覺得好,我找梁天要了他哥的電話,打過去相邀。
聽這人的名字,以為一定是個張揚外向的瘦子,左么。見了面發現是個胖胖的好好先生,和梁天一樣的小眼睛,隱在度數很深、有放大效果的眼鏡后面,見人便帶三分笑。他沒話的時候很安靜,眼睛看著地,似乎怕人注意。后來,翻揀他從前的照片,看到這副表情很小就掛在他臉上,幾乎每一張照片只要他在笑,眼睛就是朝下的,很不好意思的。僅從這表情看,這人似乎很害羞,很謹慎,是個自閉的人。
后來成了朋友,接觸多了,不太注意他的表情,也見過他喜不自禁、高談闊論和吃飽喝足的樣子,還是覺得他是第一印象里給人的感覺。他愛熱鬧,見生人又拘謹,給他打電話出來吃飯,他老要問都有誰呀,聽說不認識的人請,在座的還有不認識的,他就猶豫,猶豫再三,說就不去了吧。這猶豫中有別人都在花天酒地自己在家單吃的不甘心,也有拒絕別人時陪的小心。
聽說都是朋友,就歡天喜地答應,但還要反復來回擺架子:“你們都想我,好好,那我就受累去一趟。”到了地方又挑座位又挑菜,有時還挑服務員的禮,譬如小姐端著蹄膀上來,說“您的肉來了”,他就說:“怎么說話呢,什么叫‘我的肉’呀,應該說‘您要的肉來了’。”后來大家成了習慣,請他吃飯先說這么一套:大家想您,沒您不熱鬧,您就受累跑一趟。初次見面的人會覺得這樣虛頭八腦的,次數多了,知道圖個好玩,也跟著說。
梁左好吃,雞湯翅、沙鍋魚頭、燉老母雞是他的最愛。沒人請就自己掏錢“做個小東”。遇到這幾樣東西,他都要吃兩輪,先跟大家吃一氣,待大家放下筷子,他就叫毛巾,摘眼鏡擦汗,讓服務員添湯,端到他跟前來,仔細揀著,一根骨頭不拉擱嘴里過一遍,然后灌湯。他在平谷插過隊,經常形容什么叫素、寡、肚子飽了嘴沒飽。平谷是“京東肉餅”的發源地,那也是他念念不忘的美食。后來英達說,看來梁左是對的,吃什么都該點雙份兒。(摘自《東方早報》 圖 /樂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