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世河
高 人
◎ 劉世河

前段時間,由于工作上的一些事情,我和上司鬧得很僵。偏偏這時候,我不惜用大半積蓄相助的一個發小在拿到錢后,一夜之間人間蒸發。職場的艱辛,朋友的失信,讓我一度深感郁悶,又無處宣泄,只好將自己反鎖在家里,吞云吐霧、借酒澆愁。
這時,好哥們喜子打電話過來說:“世河,我領你去見一位高人吧!”
喜子所說的高人,其實是一位老畫家。退休后,為了能夠靜心作畫,他寧愿舍棄都市的繁華,和老伴一起回郊區的老家居住。喜子也是前不久剛剛結識這位老畫家的,只淺淺一聊,便頓生相見恨晚之憾。他說,聽這位老前輩說話,簡直就像三伏天喝冰水,渾身通透。
果然,第一眼見到老畫家,我就被他的氣場給震住了。我很難找到一個十分恰當的詞語去形容他,慈祥、和善、儒雅、豁達抑或仙風道骨,這些似乎都有,可又似乎都不夠貼切。最讓我牢牢記住的是老畫家臉上的笑容,那才是真正由內而外的自然綻放,讓你一下子就能被感染到。老前輩最擅長的是畫荷花,尤其那幅《小荷才露尖尖角》,兩只立在花瓣上的小蜻蜓煽動著翅膀,簡直呼之欲出。
聽說我也是個寫字的,老畫家又親切了許多,特意拿出珍藏的明前茶招待我們。茶香氤氳中,我虔誠地向前輩討教人生的幸福快樂之道。
“我每天都至少經歷三種幸福。”老畫家開門見山,邊說邊起身領我來到他的書房,指著墻壁上一幅鑲了木框的書法作品對我說:“這是我的第一個幸福。”那是一幅很工整的蠅頭小楷,書寫者是老畫家的小女兒。小女兒現正在美國讀大學,有一天她突發奇想,就給老爸親筆書寫了這樣一封原創的信。老畫家一高興,就裝裱了起來,洋洋灑灑六百多字,幾乎占了整個一面墻壁,頗為壯觀。
看完女兒的杰作,老先生又領我們來到廚房,指著一盆已經洗好的排骨,美滋滋地說:“這是我今天的第二種幸福,老伴剛從電視上學了一道‘紅燜排骨’,今天你們來得正好,可以跟我一起一飽口福。”
“那第三種呢?”我急切地問道。
“第三種就更簡單了,今天早晨一睜眼,發現自己還活著,而且是體面地活著。”老畫家說完,很爽朗地笑了幾聲,然后接著說,“人生如戲,不管是誰都在扮演著各種角色。欣賞一下女兒的‘書信’,就是我作為父親這一角色的幸福。老來有伴,乃晚年一大幸事,何況老伴的廚藝又十分了得,得此賢妻,常飽口福,就是我作為丈夫這一角色的幸福。生命無常,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一個先來,所以每天一睜眼,發現自己還能感知這個世界,豈不是莫大的榮幸!這是我作為老者的幸福。”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圖/短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