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 默

我婆婆看了“考研奶奶”的動人事跡之后,和隔壁的幾個老鄰居也合計著重返校園。
我說:“這么大年紀了,多折騰呀!”
婆婆很堅定地說:“只要有理想,何時都不晚!”
我問:“那理想的初衷是什么?”
婆婆扶了扶眼鏡看著我,語重心長地說:“其實就是閑的。”
周末回學校,阿毛剛要把從家里帶的好吃的往柜子里鎖,室友道:“你以為我真的會吃你的東西嗎?我每次都是跟你玩的!”
阿毛淡淡地說道:“可是你每次都玩真的!”
昨晚和朋友一起吃晚飯,酒足飯飽后,叫老板結賬。老板拿了單子來說:“261,算260!”朋友突然問道:“老板,261塊算260,那如果266算多少呢?”老板愣了一下道:“也算260!”這二貨朋友拿起筷子夾了口剩菜道:“老板,再來一聽可樂!”
老板凌亂中……
有個朋友第一次勤工儉學,在公園里賣冰棍,不好意思吆喝。這時候突然有一人在那里大喊:“賣冰棍兒——賣冰棍兒——”。那朋友一聽,心里可高興了,就跟著喊:“我也是,我也是……”
語文課上,老師讓大家說出“一……一……”格式的成語,比如“一心一意”。畫家的兒子:“一筆一畫。”船長的兒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房地產商的兒子:“一室一廳,一廚一衛。”
妻子想讓老公早回家,于是定了制度:晚上 11點后回家,就鎖門不讓進!第一周奏效,第二周老公又晚歸,老婆按制度把門鎖了,老公卻干脆不回家了。老婆郁悶,后經高人指點,再與老公修訂制度:11點不回家,我就開著門睡覺!老公大驚,從此準時回家。可見制度的制定不在于強制,而在于對被執行者的利益拉動。
軍隊征傘兵時發了一則廣告,上面寫道:“參加傘兵吧,從飛機上跳下來還不如過馬路危險。”只見廣告下面有人寫道:“我很愿意參加,可征兵辦公室在馬路對面。”
丈夫在看報紙時注意到一條消息:研究表明,女人比男人話多。上面寫著:“男人每天說15000個字,而女人每天要說30000個字。”
丈夫平時就抱怨妻子話太多,這次他要證明這一點,于是他得意地給妻子看報紙上的這項研究。
妻子想了一會說:“是因為女人重復多次你們才能聽懂。”
丈夫說:“啥?”
和老爸聊天:“爸,如果你年輕那會兒多吃點苦,可能我就是富二代、官二代了。”
老爸:“你現在吃點苦,你兒子就是富二代、官二代了。”
我:“憑什么我吃苦,讓那小崽子享福?”
老爸:“我當時就是這么想的……”
誰最懂
一位學者坐船,問漁夫:“懂數學嗎?”漁夫答:“不懂!”學者說:“你的生命失去了一半。”船行河中,學者問:“懂文學嗎?”漁夫答:“不懂!”學者說:“剩下的生命又失去一半。”船突然漏水,漁夫問:“懂游泳嗎?”學者說:“不懂!”漁夫說:“你的生命全失去了……”
父親給兒子講故事:“從前有一只青蛙……”兒子:“有科幻故事嗎?”父親:“從前在太空里有一只青蛙……”兒子:“有限制級的嗎?”父親:“從前有一只沒穿衣服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