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生物油工業協會(GIMNI)的記錄顯示,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間,印度尼西亞累積的油棕下游工業實際投資達到22億美元,已落實投資金額為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間預計達27億美元總投資的81%。
印尼生物油工業協會執行經理沙哈特·西納卡稱,自從頒布2011年第128號財政部長條例制定粗棕油出口稅比棕油加工產品更大后,再通過2012年第75號財政部長條例的說明,已推動國內油棕下游工業迅速發展。在該條例還沒有頒布之前,油棕下游工業投資額很小。 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間,油棕下游工業投資達到10億美元,2013年1月至12月達到12億美元。日前,沙哈特·西納卡在雅加達對記者稱:“根據投資統籌局(BKPM)的數據,至2013年12月,油棕下游工業總投資已達到22億美元,總共有16家企業,其中大部分是油脂化學工業。”
2013年的油棕下游工業投資,大部分將在2014年履行。如此一來,可能2014年的油棕下游工業投資僅增加2億美元。雖然如此,如果政府對有關全國食用油工業的政策改變的話,油棕下游工業投資將增加6億美元,總共8億美元。他說,油棕下游工業發展與政府政策并行對該工業具有非常的吸引力,其中如在柴油內混入10%的生物柴油的條例(B10),油棕下游工業發展可從國內粗棕油總產量和消費提高看出。2013年的粗棕油出口仍占總產量的77%,國內消費僅23%,2014年國內消費額將提高到30%,其余將供出口。
根據印尼生物油工業協會記錄,2012年的粗棕油和油棕仁油(kernel oil)產量達到2 830萬t,分別是2 530萬t粗棕油和300萬t油棕仁油。2013年粗棕油產量達到3 130萬t,其中2 800萬t是粗棕油和320萬t油棕仁油,730萬t在國內加工,2 100萬t供出口。希望2014年的粗棕油和油棕仁油產量會更大。
沙哈特稱,隨著國內的生物柴油工業發展,油棕下游工業前景仍明朗,雖然如此,未來的油棕下游產品仍須面對許多挑戰。從國外的油棕負面宣傳直至其他生物油,如菜籽油產量提高,例如在歐盟國家,2013年的菜籽油產量僅2 080萬t,2014年2 130萬t,這將減少全球的油棕產品需求。“在國內也有障礙,如生產費很高,還支付10%的增值稅(PPn)。”
(摘自印度尼西亞《商報》,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