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林紙一體化共生模式探討

2014-08-09 05:56:30楊加猛張智光
中國造紙 2014年7期
關鍵詞:企業

楊加猛 張智光

(1.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江蘇南京,210037;2.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江蘇南京,210046)

“共生(Symbiosis)”一詞首先由德國生物學家德貝里 (Anton Debarry)于1879年提出,他將共生定義為不同種屬的生物按某種物質聯系而生活在一起。此后,有眾多的生物學家對生物間的共生問題進行了研究,使共生理論的內容不斷豐富。1989年,Robert Froech和Nicolas Gallopoulos提出了“工業生態學”的概念, “工業共生 (Industrial Symbiosis)”理論被看作是研究工業生態學的一種重要的方法論工具。一直以來,工業共生思想比較強調基于副產品交換為紐帶的企業間的物理交換與合作[1-2],事實上,工業共生本質并不僅僅是關于共處的企業之間的廢物交換,而是企業間一種長期、全面的合作[3]。眾所周知,中國林紙一體化 (forestry-paper integration,FPI)從萌芽階段至今,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歷程,目前已進入關鍵性的整體推進階段[4]。因此,基于“共生理論”對林紙一體化模式展開研究,對于解決一些林紙一體化企業或項目中林紙“結”而不“合”,“一體”但不“共生”的問題,提升林紙結合的層次和效果,具有積極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 林紙一體化共生模式的內涵

一般認為,共生系統的基本要素包括共生單元、模式和環境[5]。共生單元是指構成共生系統的基本組織單位或能量生產、交換環節。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單元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方式。共生單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總和構成了共生環境。本課題認為,所謂“林紙一體化共生”,就是在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三次產業協同發展的共生環境下,林紙企業、農戶、政府、行業協會等林紙一體化共生單元之間,基于一定的組織和行為模式形成的共同進化體。在這一共同進化體內,各共生單元通過優化合作,實現林、紙及其相關產業的最佳綜合效益和可持續發展。

1.1 林紙一體化的共生單元

從產業發展的中觀層面看,營林業、制漿業、造紙業是相互依存的上下游產業:營林業是國民經濟體系中的“上游”產業,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其他產業生產和再生產過程所必需的投入品;制漿和造紙業作為“下游產業”,對林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帶動作用。因此營林業、制漿造紙業、流通服務業等構成了林紙一體化共生的基本單元,這些共生單元相輔相成、共同進化,才能建立起發達的林紙產業體系,并為生態體系建設提供強大的內在動力。

從微觀層面看,林紙企業、農戶、行業協會、政府、科研院所等構成了林紙一體化具體運行的共生單元。基于林紙一體化運行模式的實際狀況和關鍵要素,可將圍繞原料林基地建設的營林企業、營林農戶、制漿企業、造紙企業看成是林紙一體化共生體的基本共生單元。營林、制漿、造紙企業主體之間存在物質、知識技術、人力資源、信息和金融資本等方面的交換,他們在相互交易、相互合作、相互競爭和相互信任中形成了具有共生關系的共同體,見圖1。

圖1 基于微觀層面的林紙一體化共生單元

1.2 林紙一體化的共生環境

建設生態文明是國家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面臨的一項長期而又緊迫的任務,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改善生態狀況,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多種需求,是經濟社會發展對林業建設的必然要求。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建設是我國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協調好林業產業與其環境系統的有機關聯,是林紙一體化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共同環境,它既包括林紙一體化共生單元面臨的自然、經濟、技術、社會文化、政治法律等一般性外部環境和原材料、資金、人才、產品市場、用戶、行業競爭者等特定性外部環境,也包括林紙產業和各相關企業內部的資源、文化等內部環境。

1.3 林紙一體化的共生模式

林業發展中的人工速生林培育目標不明確,造紙原料林短缺等問題依然是目前我國制漿和造紙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誰擁有原料,誰就掌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很多林產加工企業和制漿造紙企業已經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把建設原料林基地納入了項目建設總體規劃,并成立了專門的造林營林機構,實施林漿紙一體化發展戰略。但林紙一體化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生產階段聯結過程,也不是單純的部門管理權限重新劃分的問題[6]。由于木材生長周期長,原料林基地占地面積大,投資多,而制漿造紙所需原料數量龐大,制漿造紙企業短期內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原料林基地,還需要其他方式聯合解決。所以營林、制漿和造紙企業構成了一個供應鏈,各方的發展互相促進、緊密關聯。這時,制漿造紙企業與營林企業、農戶、政府等需要根據行業發展形勢和自身實際需求,建立和應用適宜的共生模式。

2 基于共生理論的林紙一體化模式分類

從垂直一體化、森林資源類型、合作形式、產業鏈構成等不同角度,可以對國內外的林紙一體化模式進行不同的分類[7]。從共生視角來看,在林紙一體化的共生要素中,中觀層面的林業產業、林業生態和微觀層面的林紙企業、農戶等共生單元是共生體形成的基礎,政策、市場競爭、消費者需求等共生環境是重要的外部條件,而反映共生單元相互作用方式和強度的共生關系是關鍵所在,具體表現為一系列的共生模式。基于多維視角,本課題對林紙一體化的共生模式進行了系統梳理和分類,見圖2。

2.1 按共生單元的利益分配情況分類

從利益分配角度看,共生單元之間存在著不同的行為方式,反映在共生關系上,表現為寄生性共生、偏利性共生、互惠性共生等不同模式。其中,互惠性共生又可以分為非對稱性互惠共生和對稱性互惠共生兩種模式。

2.1.1 寄生性共生模式

在林紙一體化供應鏈中,這種模式就是以原生天然林作為林業加工和造紙工業的原料來源,林業產業寄生于生態系統。隨著森林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失衡,林業產業也會失去生存條件,所以這種模式的穩定性極低,目前已基本不復存在。從微觀層面看,也不會有企業愿意長期為另一企業提供對自己沒有回報的服務,寄生方式在現實中很少存在。

2.1.2 偏利性共生模式

作為從寄生向互惠共生轉換的中間類型,偏利性共生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對一方有利而對另一方無害。在封閉系統中,偏利共生關系通常對獲利方的進化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對非獲利方的進化基本沒有影響;在開放系統中,如果環境里存在著對非獲利方的補償機制,則非獲利方會因此而得益。具體到林紙一體化供應鏈中,表現為對林業產業有利,對生態環境無害。微觀層面上,如果營林和造紙同時屬于一個集團,那么對造紙業的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如果不屬于一個集團,則需要設計一些補償機制對營林業進行補償,以保證該模式能夠保持一定的穩定狀態。

2.1.3 非對稱性互惠共生模式

非對稱性互惠共生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其一,形成共生關系的共生企業以分工為基礎進行合作,產生新的價值增值活動;其二,這類共生關系所產生的新價值往往由于契約、信譽等共生介質的作用而形成非對稱性分配;其三,多個共生企業間存在著物質、信息和能量的多邊交流機制[8]。在林紙一體化供應鏈中,這種模式對雙方均有利,但林業產業獲利要大于生態環境,其穩定性取決于非對稱性分配的程度、范圍以及共生媒介的穩定性,即如果非對稱性程度越低、范圍越小、共生媒介的功能越全,則對共生單元的穩定性作用越明顯。

2.1.4 對稱性互惠共生模式

對稱性互惠共生的特點包括:①通過共生單元的分工與合作,實現更高的物質、信息和能量的生產和交換效率;②共生媒介能保證系統價值在所有共生單元間實現對稱分配;③共生過程中存在廣泛的多邊交流機制,從而可以大幅提高共生能量和降低共生成本。在林紙一體化供應鏈中,對稱性互惠共生模式對林業產業和生態都有利,而且得利相當。林業產業系統輸入的原始資源與能量最小,向外排放的廢棄物也達到最小,從而減少對林業生態系統的破壞[9]。該模式下,整個林業產業系統形成了一個類似于自然生態系統的循環體,并且保持著最為穩定的對稱性互惠共生狀態。

2.2 按共生單元的緊密程度分類

從共生單元之間的緊密程度 (交易頻率)看,共生模式可分為點共生、間歇共生、連續共生和單體共生等多種形態。

2.2.1 點共生模式

這種模式是在供應鏈聯盟尚未建立之時,供應鏈上的企業為了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與不同的供應商、制造商等進行一次次的偶然性的合作。這種點共生關系具體在林業供應鏈中來說,就是一種松散型的共生模式,合作關系具有一次性和偶然性。營林企業或者林農散戶擁有木材資源,會按照市場價出售;而制漿造紙、木材加工等則按照市場價采購,完全按照市場規則進行交易買賣。

2.2.2 間歇共生模式

供應鏈節點企業因為各自業務需要,或從企業發展角度出發,兩者形成較為松散的合作關系,在雙方都需要的時候進行合作,在一次合作結束、而下一次合作尚未形成之前,雙方對合作對象都不存在權利和義務關系。不過,不同于點共生關系的是:間歇共生的對象具有特定的指向性和相當的穩定性。該模式具體到林業供應鏈來說,主要指邊界模糊的動態的林紙企業聯盟、虛擬企業等網絡化林紙企業組織。一般是由多個擁有不同關鍵技術與資源的林、紙企業,為了獲得競爭優勢,通過一定方式組成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風險共擔、要素雙向或多向流動的松散型網絡式的聯合體。

2.2.3 連續共生模式

該模式中的共生單元表現出對相互合作關系能夠長期、持續、穩固保持下去的較強意愿,從而促使整個供應鏈節點企業形成較為穩定的聯盟關系,形成具有內在凝聚力的整體。具體到林業供應鏈中,就是由若干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企業以不同形式組成的林紙企業集團,該集團的核心企業通常為造紙集團公司,緊密層是由集團公司控股的子公司組成,半緊密層是由集團公司參股的企業組成。企業集團是以產權為紐帶的多層法人聯合體,其本身不具法人資格。林紙企業集團有時還包含以契約為紐帶的松散層組織。

2.2.4 單體共生模式

單體共生與前述3種共生模式的根本不同在于:成員企業之間形成了一種獨特、唯一的共生界面。供應鏈上形成連續共生關系的企業已接近于另一方的從屬企業,是供應鏈聯盟網絡組織關系中最為穩定的組織間關系。具體到林業供應鏈中,可以是高度一體化的單體型林紙一體化公司或企業,也可以是以集團公司的形式組成,主要通過重組、并購、股份制改造等形式組建的大型林紙集團公司,公司擁有多個包括營林公司在內的控股子公司,集團公司內部實行資產一體化,各子公司之間緊密聯合。隨著共生企業間合作關系穩固性的不斷增強,共生系統的管理成本不斷降低;但當單體共生的組織規模過于龐大時,共生系統的管理成本反而會有所上升。

2.3 按共生組織制度分類

前述劃分的點共生、間歇共生、連續共生和單體共生四種模式,是市場化程度不斷降低,一體化程度逐漸增加的過程,反映了共生單元在組織制度上從市場制向科層制的轉化。其中,點共生是林紙一體化共生單元之間發生的隨機性、偶然性和不確定性市場交易,是一種近乎完全市場的組織類型;間歇共生是共生單元之間發生的不確定的間歇性市場交易,二者都屬于市場制共生模式。科層制共生表現為共生系統內的所有共生單元都內化為一個企業,原有的交易都發展在企業內部。單體共生模式就是一種近乎企業科層制的組織類型。當內部組織一項交易的邊際成本大于通過市場進行同樣交易的邊際成本時,共生系統的新收益就會減少,共生體的運行效率將會下降。

網絡經濟條件下,基于中間體制的企業共生模式倍受各界關注。20世紀末以來,以企業集團、戰略聯盟、日本的“下包制”和美國硅谷的“模塊化”為代表,中間性體制呈現出由縱向一體化向縱向分離或分解演變的總趨勢[10]。在這種形式下,企業之間的關系是連續的、長期的和穩定的,有效地避免了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市場交易情形下的高交易成本。同時,保持自身獨立性的林紙一體化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又能夠避免科層制單體模式下過高的內部管理成本,從而保證整個供應鏈的良好績效。

2.4 按共生媒介分類

共生媒介是共生體根據自身發展需要所建立起的一種聯系方式和制度安排,如信譽、股權、契約、行政命令、行業規則等。共生媒介不同,共生單元之間的信息傳遞、能量傳輸與交換、分工與協作方式等也會有所差異。下面列舉幾種常見的共生媒介,并就其對應的共生模式進行簡要分析。

信譽性共生模式得以存在的前提是共生體中的企業都具有良好的信用度,某一企業一旦信用缺失,將難以參加后續的共生體內的交易。因此,完全基于信譽的林紙一體化共生模式往往可能出現在市場初期階段的偶然性交易或者是高度成熟階段的連續性交易,共生單元之間因缺少了解而沒有建立起正式的契約關系,或者因為非常了解而無需建立正式的契約關系。

契約不論是對于點共生、間歇共生,還是連續共生,都是一種有效的實現交易的介質,但對應的交易成本有所不同。例如,點共生模式中隨機交易因一次性契約而產生較高的搜尋和談判成本。隨著共生模式從點共生到間歇共生再到連續共生的轉變,林紙一體化供應鏈上共生企業之間的交易關系也將從單一的買賣關系向長期的合同契約關系轉變。例如,造紙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木材交易,會從初期的市場隨機收購,轉為部分簽訂短期合同,再到簽訂長期合同,交易關系的穩定性逐步增強。

基于股權介質的共生模式,因其體現出的公平性和利益對稱性而在促進漿紙企業與農戶的互惠共生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不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層面看,在構建林紙一體化共生機制的過程中,股份合作制都是一種很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在以政策為介質的共生模式中,政府會起到一個平衡利益的作用。一方面有政府的參與,在規劃上會統籌考慮一個地區的林紙行業分布特點,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另一方面,政府會出臺一些措施保證公司、農戶等共生單元的利益。一般而言,這種模式僅限于制漿造紙原料林基地的建設初期,政府起到統籌規劃和平衡利益的作用;一旦公司和基地、農戶等按照原有機制運行以后,政府就只是起到監督作用,不適合再參與到具體的經營管理之中。

2.5 按共生體的空間布局分類

衛星式共生模式 (又稱“單中心式企業共生模式”),是在某一地域空間里存在一個發展到較大規模的主導企業,或由于規模不經濟,導致將原來企業中的某些部門進行拆分,獨立出去成為新的企業,但是這些企業同原來的企業保持著一種良好的柔性聯系,或由于經營上的成功吸引了其他同行業的小企業以及相關支持性產業的企業加入。

集聚式共生模式是指由一定數量企業共同組成的產業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集中。相同產品類別的大量林業企業集聚在某一區域,擴大了區域的市場規模和要素供給,吸引了相關供應商、中間商、服務代理商的進入,從而可以為客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11]。集聚企業獲得了原先獨立經營時所不能獲得的外部經濟和公共資源,創造出比集群外的競爭對手更多的價值。

事實上,目前國內不少產業集聚區的競爭力主要來自于廉價的勞動力、靠近原材料產地等帶來的低成本等優勢,在創新要求較高的增值環節實力有限。一個地區的資源供應能力、區域配套能力、技術能力等將成為吸引那些實力雄厚的制漿、造紙、木材加工等林產工業企業進入的長久優勢。因此,隨著集聚區生產經營競爭程度的更加激烈,促使企業間生產交易的剛性分工與柔性協作開始有機結合,產業發展進入集成化的集群階段,形成真正實現專業化分工經濟的產業生態群落。群落內的企業必然與自然資源、上下游企業、本土技術、人文、當地的政策環境融為一體,是一種互惠共生、資源共享、競爭協同、互為供給、不向外界排放大量廢棄物的產業集群。

產業網絡化共生模式是以產業集成化、模塊化為契機的產業中生產交易企業的全球化重組,是超越了以系列產品供給公司的產業生產交易體系的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模塊化網絡組織是知識經濟時代興起的一種新型產業組織形式,它為知識流動和技術創新提供了網絡平臺,同時它的組織特性又有利于促進知識流動和技術創新。知識流動和技術創新能夠提升模塊化分工水平,帶動網絡組織升級,化解模塊化風險,從而增強模塊化網絡組織的競爭優勢。

2.6 按共生體的產權關系分類

根據共生單元間的所有權關系不同,共生模式可劃分為自主實體共生和復合實體共生兩類[12],它們是目前生態工業園共生聯合體中最為普遍的兩種形式。

所謂自主實體共生,是指參與的企業都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各方不具有所有權上的隸屬關系。共生單元的合作關系是基于利益機制的驅動,而不是依靠上級公司的行政命令[13]。利益得不到滿足時,共生單元可以選擇結束這種合作關系。當然,隨著業務的擴展,共生體也可能會尋找更多的參與者加入到這一“共生系統”中。

復合實體共生是指共生企業同屬于一家大型公司,它們是這一大型公司的分公司或某一生產車間。從組織制度視角看,復合實體共生對應的是科層制共生模式;從緊密程度上看,復合實體共生屬于單體共生模式。這種共生模式的分與合,取決于集團公司的戰略意圖,或者是集團公司資源優化和業務整合的需要,各個共生單元實體本身不具備自主權。

3 林紙一體化的基本共生模式構建及應用

在林紙一體化供應鏈的基本共生單元中,營林企業、制漿企業、造紙企業和農戶等基本共生單元間的共生關系都會涉及兩個核心機制:一個是共生媒介的暢通機制,另一個是共生收益分配機制,前者反映共生單元的直接參與程度,體現的是共生單元之間通過參與、接觸、互動而增進認同的一種過程性公平;后者是共生關系發展的核心動力,反映的是共生單元利益訴求的結果性公平。基于這兩項林紙一體化共生的核心機制,可以構建出能涵蓋前述各類共生形式,并反映出林紙一體化共生單元間優化共生關系的基本共生模式,見圖3。

圖3 林紙一體化基本共生模式矩陣

3.1 原始型共生模式

圖3 中,當共生收益的共享程度和共生媒介的暢通程度都較低時,制漿、造紙企業與農戶等林紙一體化共生單元之間基于自身發展現狀和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以單一的市場媒介為主,表現出隨機性的不連續性共生關系。從共生單元的緊密程度上看,原始型共生關系包含點共生和間歇共生;就共生體的空間布局看,原始型共生多為衛星式共生關系;就產權關系看,該類型共生模式具有自主實體共生的特點。

從應用層面來看,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制漿、造紙企業平均規模偏小、小型制漿造紙廠污染較為嚴重、APP等大型跨國制漿造紙企業進入中國投資造林的背景下,原始型共生成為國內的森工和造紙企業開展原料林基地建設的主要模式。“十五”期間,隨著《關于加快造紙工業原料林基地建設的若干意見》、《國家林業局關于完善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的意見》、《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十五”及2010年專項規劃》等國家政策的出臺,我國林紙一體化進入一個整體推進的發展階段,運作模式上也相應地由原始型共生模式向結果驅動型或過程先導型這兩類共生模式轉變。

3.2 結果驅動型共生模式

當共生媒介暢通程度低而共生收益共享程度較高時,表明共生單元之間以利益共享結果作為彼此認可的條件(“既利己又利他”的互惠共生),共生各方意識到相互合作 (不止一次)的重要性而采取半緊密的合作方式 (間歇共生),以收益結果的公平性彌補界面暢通過程的不公平。此時,共生單元之間表現出的是一種收益結果驅動型的共生關系。

雖然結果驅動型共生關系 (間歇互惠共生)的共生系統比較松散,但共生單元間具有較強的動態性和柔性化特征,合作各方可以通過定期互訪和交流,增加彼此的信息共享程度,增強合作尤其是某些關鍵部位合作的信心。而且,為了維持林紙企業與農戶之間共生關系的持續穩定,結果驅動型共生模式必然要求共生單元各方獲得越來越多的收益。在林紙一體化供應鏈的總體績效增大的前提下,相對于加入供應鏈共生體時間較短的成員而言,某一方加入的時間越長,獲得的收益越多 (尤其是針對處于弱勢地位的林農戶而言)。

在實踐層面,“十五”和“十一五”期間,扶持營林大戶,通過訂單收購、契約合作等媒介形成的“公司+農戶”等形式,成為山東華泰、湖南泰格林紙、湛江晨鳴、安徽安慶、河南濮陽等許多大型造紙企業推進林紙一體化項目的典型模式,不過這并非是完整意義上的基于供應鏈合作的林紙一體化共生模式。在共生單元間歇式的相互作用中,彼此都會獲得以收益提高為內涵的進化提升,并且主要表現為林紙企業的進化提升帶動林農的進化提升[8]。這一結果正是對供應鏈上成員企業之間繼續合作和保持穩定的回報。

3.3 過程先導型共生模式

當共生收益共享程度低而共生媒介的暢通程度較高時,為保持良好的共生關系,共生各方一般需要以媒介暢通的過程性公平彌補收益分配結果的不公平,屬于一種“過程先導型”共生。例如,林紙企業以具有優勢的市場信息、技術培訓、現場指導、資金注入等為介質,林農以具有優勢的勞動力、林地使用權等為介質,借助契約或股權等暢通的媒介形式建立起互動的信任關系。基于彼此的信任和對未來回報的樂觀預期,在收益分配時,造紙龍頭企業等綜合實力較強的一方會表現出更強的利他傾向:在木材市場波動或遭受自然災害等特殊情況下,為保證合作林農的收益,即便企業眼前沒有收益,也會按保護價收購林農手中的木材,以贏得林農的信任和后續合作,從而出現有利于林農的偏利性共生結果。

這一模式通常出現在林紙一體化供應鏈構建之初,或造紙企業與具備一定專長、互補性較好的林農進行示范性合作之時。例如,受2008年南方冰凍雨雪災害影響,湖南、貴州等地林農的木材普遍受損,尤其是林農大戶損失慘重。作為地方重點龍頭企業,湖南泰格林紙集團按照“優先收購、優先付款、優先卸載、優先服務”原則,敞開收購林區雪壓材,以最大限度降低林農損失[14]。在此過程中,制漿造紙企業的這一利他傾向,使其與林農的良好共生關系得以保持和加強。而基于龍頭企業利他行為的榜樣和受益林農的口碑效應,將有更多符合共生條件的新林農和配套企業加入共生體系,形成基于契約合作、股份合作、租地造林、承包土地等多種媒介的共生關系。

3.4 成熟型共生模式

在供應鏈聯盟成員企業共生關系中,連續互惠共生模式是一種理想的目標取向。因為該模式下,制漿造紙企業與林農等共生單元之間都可以從合作中獲得益處,彼此的機會主義行為減少,增加專用性資產投資的意愿增強,生產安全優質產品的行為更趨協同。

當共生媒介暢通程度和共生收益共享程度都高時,共生單元之間以增進互信、長期穩定、互利共贏為原則,過程性公平和結果性公平得以統一,表現為連續互惠的成熟型共生關系。如前所述,互惠共生有價值分配的對稱性與非對稱性之別。其中,對稱性互惠共生使共生單元間的物質、信息和能量生產與交換都達到最高效率,共生單元處于最為理想的共生狀態中,是所有共生形態的目標類型和目標狀態,但在實際運行中實現這一絕對的對稱性互惠共生比較困難。因此,非對稱性互惠共生就成為影響最廣、最為常見和成熟的一種目標模式。在應用層面,一方面隨著“十二五”期間國家對造紙落后產能淘汰力度的進一步加大,造紙行業的集中度和技術水平將進一步提升,制漿造紙企業具備了與林紙供應鏈上其他單元實現連續互惠共生的意愿與能力;另一方面受國內適宜的速生原料林土地資源總體短缺,集體林權改革后林地資源相對分散化等客觀條件所限,制漿造紙企業逐步從原先與分散林農合作向更多地與林業合作社合作轉變,由國內投資造林不斷向國外適宜地區投資造林拓展,由此倒逼造紙龍頭企業采取成熟的連續互惠共生模式,以適應環保和市場的多重要求,謀求企業與其共生單元的互利共贏和可持續發展。

4 結語

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產業協同發展的共生環境下,林紙供應鏈上的制漿造紙企業、營林企業、農戶、政府、行業協會等共生單元基于適宜的組織和行為模式而結成共生體,是對林紙一體化組織模式和運行機制的科學優化,有助于解決傳統林紙一體化運行模式中的“結”而不“合”,“一體”但不“共生”問題。本文從共生單元的利益分配、共生單元之間的緊密程度、共生組織制度、共生媒介、共生空間布局和共生體的產權關系等6個方面對林紙一體化的合作模式進行了分類,總結、提煉出21種林紙一體化共生模式類型,為提升我國林紙一體化的運行實效提供了備選方案和理論參考。

考慮共生媒介的暢通與否以及共生收益分配的高低,本文構建了用以衡量林紙一體化共生單元間優化共生關系的共生矩陣,包括原始型共生、結果驅動型共生、過程先導型共生和成熟型共生4類基本模式,其表現特征、適用場合以及對應的林紙一體化階段等均有所不同。其中,原始型共生主要表現為收益共享程度和共生媒介暢通程度“雙低”特征,共生單元間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表現出隨機性的不連續性共生關系,該模式主要對應的是國家“十五”計劃之前森工和制漿造紙企業開展原料林基地建設的這一發展階段;結果驅動型共生的特征是收益共享程度低而媒介暢通程度高,共生單元間以利益共享結果作為彼此認可的前提,以林紙龍頭企業的進化提升帶動林農的進化提升,是“十五”和“十一五”期間,國內許多大型造紙企業推進林紙一體化項目的典型模式;過程先導型共生的特征是收益共享程度低而媒介暢通程度高,共生單元間為保持良好的共生關系,以媒介暢通的過程性公平來彌補收益分配上的不公平,該模式一般出現在林紙一體化供應鏈構建初期,或造紙企業與林農大戶等進行示范性合作之時;成熟型共生表現出的是收益共享和媒介暢通的“雙高”特征,共生單元間兼具過程性公平和結果性公平,隨著我國林紙一體化進入整體、有序推進的新階段,該模式將成為我國林紙產業現代化建設的可行范式。

[1] Ehrenfeld J,Chertow M.Industrial Symbiosis:the Legacy of Kalundborg[M].A Handbook of Industrial Ecology.UK:Edward Elgar,2002.

[2] Wang Zhao-hua,Wu Chun-you.Comparative Study on Industrial Symbiosis Model Based on Industrial Ecology[J].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T.,2002(2):67.王兆華,武春友.基于工業生態學的工業共生模式比較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2(2):67.

[3] Miratam E T.Industrial Symbiosis Networks and the Contribution to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the Case of the Landskrona Industrial Symbiosis Programme[J]. 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 2005(13):993.

[4] Zhang Zhi-guang,Yang Jia-meng,Xie Yu,et al.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orest-Paper Integration in China:Practice,Research and Policy[J]. Transactions of China Pulp and Paper,2010,25(3):64.張智光,楊加猛,謝 煜,等.中國林紙一體化進程:實施、研究與政策[J].中國造紙學報,2010,25(3):64.

[5] Yuan Chun-qing.Study on the Symbiosis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mall Economy[J].Reform,1998(2):101.袁純清.共生理論及其對小型經濟的應用研究[J].改革,1998(2):101.

[6] ZHANG Zhi-guang.Research on the architectures of forestry-paper integration from several angles of view[J].China Pulp & Paper,2008,27(1):67.張智光.多視角下的林紙一體化體系結構研究[J].中國造紙,2008,27(1):67.

[7] ZOU Yi-shi,DU Shan-shan,ZHANG Zhi-guang.Study on the Modes of Forest-Paper Integration in China and Abroad[J].China Pulp &Paper,2006,25(7):60.鄒毅實,杜姍姍,張智光.林紙一體化模式分析與探討[J].中國造紙,2006,25(7):60.

[8] Peng Jian-fang.Study on Symbiosis Optimization between leading enterprise and farmer in the Environment of SCM——View of Symbiosis Model and Evolution Mechanism[J].Economic Reform,2010(3):93.彭建仿.供應鏈環境下龍頭企業與農戶共生關系優化研究——共生模式及演進機理視角[J].經濟體制改革,2010(3):93.

[9] Korhonen J.Regional industrial ecology:examples from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s of forest industry and energy supply in Finland[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1,63(4):367.

[10] Zhu Yu-qiang,Qi Zhen-hong,Fang Li-li.Review of Studies on Industrial Symbiosis Theory[J].Industrial Technology & Economy,2007,26(12):91.朱玉強,齊振宏,方麗麗.工業共生理論的研究述評[J].工業技術經濟,2007,26(12):91.

[11] Sun Li-jun,Fang Qi-yun,Zheng Xiao-jun.Exten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y Chain[J].Economic Management,2006(1):14.孫理軍,方齊云,鄭曉軍.傳統行業產業鏈的延伸發展[J].經濟管理(新管理),2006(1):14.

[12] Feng De-lian.An Analysis on the Symbiosis Models of small& Medium Enterprises and Larges Ones[J].The Stud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0(6):35.馮德連.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共生模式的分析[J].財經研究,2000(6):35.

[13] Luo Hong,Meng Wei,Ran Sheng-hong.Eco-Industrial Park:Theory and Case[M].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4.羅 宏,孟 偉,冉圣宏.生態工業園區:理論與實證[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14] Liu Zhi-jian.Tiger Forest& Paper Group Purchased the Damaged Timber Under the Principle of Giving Priority to Farmers[J].China Paper Newsletter,2008(4):28.劉志堅.扶助林農“四優先”泰格林紙敞開收購雪壓材[J].造紙信息,2008(4):28. CPP

猜你喜歡
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4期)2022-06-05 07:53: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企業
當代水產(2021年5期)2021-07-21 07:32: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1年4期)2021-07-20 08:10:14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人| 999精品在线视频|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2022国产无码在线| 她的性爱视频| 欧美福利在线| 在线欧美a|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国产又粗又爽视频|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国产精品第一区|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2024av在线无码中文最新|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国产靠逼视频| 亚洲精品第1页|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婬欲婬香婬色婬视频播放| 国产探花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黄色免费看|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精品99在线观看|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一区| 在线毛片网站|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亚洲国产中文综合专区在| 国产精品大尺度尺度视频| 丁香婷婷久久|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专区欧美|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亚洲最新地址|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笫一页|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性视频久久| 久草视频中文| 国产系列在线| 人妻精品久久久无码区色视|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在线看AV天堂| 国产99精品久久| 好吊日免费视频|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任我操在线视频|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99视频在线看| 伊人福利视频|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久草视频一区|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91麻豆国产在线| 亚洲综合第一页|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在线播放|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国产AV毛片| 亚洲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