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書 偉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 長治 046000)
某工程大體積混凝土筏板基礎冬期施工
楊 書 偉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 長治 046000)
以某工程筏板基礎冬期施工項目為例,對該項工程施工前的準備工作進行了介紹,并詳細分析了筏板基礎澆筑、振搗、養護、檢驗等施工環節中應注意的技術要點,以保證工程質量,為今后類似工程提供參考借鑒。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
晉城市華都文化娛樂有限公司商業服務樓工程,位于晉城市新市西街南,工程在鬧市區。總建筑面積為20 854.45 m2,框架核心筒結構,地下2層,地上15層;建筑高度為64.350 m,基坑深度為12.5 m,場地狹小。基礎為筏板基礎,強度等級C45,抗滲等級P8,筏板基礎尺寸35 m×36.6 m,厚度1.9 m,共計1 956.7 m3混凝土,屬于大體積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車運輸,地泵泵送,整體推移式連續澆筑。
1)澆筑前模板內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應清除干凈;檢查鋼筋保護層墊塊是否墊好、馬凳筋是否穩固,檢查軸線尺寸、標高等是否符合要求,驗收完畢,在模板上彈好澆筑標高線,澆水濕潤模板表面。2)提前與攪拌站聯系,選用連續級配的粗骨料,最大粒徑不大于40 mm,含泥量不大于1.0%,泥塊含量不大于0.5%,細骨料含泥量不大于3%,泥塊含量不大于1.0%,并核對冬期施工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澆筑方量、混凝土出廠溫度等,從原材料入手控制混凝土的裂縫。3)加強氣象預測預報聯系工作,掌握澆筑期間天氣情況,做好與建設單位,周圍居民,政府等有關部門的外部協調工作,保證混凝土連續澆筑,避免出現施工縫。4)澆筑前檢查軸線尺寸,標高等,驗收完畢,標高控制線按要求設置完畢。5)本工程筏板基礎混凝土澆筑量大,且場地狹小,配備1臺地泵,混凝土通過豎向及水平輸送管輸送到作業面,地泵設置在平整,堅實的位置;停放地點能夠保證混凝土攪拌車供料,調車的方便,停放位置接近排水溝,供水,供電方便;靠近澆筑地點,作業范圍內無障礙物。6)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并對實施方案進行技術交底。
1)運輸車采取防風、防寒措施,每輛罐車的運輸、澆筑和間歇時間不超過2 h,混凝土從攪拌筒中卸出到澆筑完畢的時間不超過1 h,罐車運輸間隔時間不得超過15 min。2)罐車到達現場后,每車混凝土的坍落度都需要進行目測,每10車用坍落度筒檢測一次。從罐車卸料中,分別取1/4和3/4處試樣進行坍落度試驗,兩個試樣坍落度之差不得超過3 cm,嚴禁私自加水攪拌。3)及時通知攪拌站調整罐車數量,確保混凝土均勻供應,罐車給地泵喂料前,應中高速旋轉拌筒,使混凝土攪合均勻。4)混凝土泵送間歇時間超過45 min或當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時,立即用壓力水沖洗管內殘留的混凝土。
1)大體積混凝土冬期施工出罐溫度控制在15 ℃以上,入模溫度控制在7 ℃~12 ℃,根據各測溫孔初次覆蓋時的溫度確定各測點部位的混凝土的入模溫度;由現場技術人員負責測溫,保證冬期施工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要求,澆筑前將泵管用巖棉裹實保溫,保證澆筑溫度,符合規范要求。2)采用整體推移式連續澆筑完成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由遠而近澆筑,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圍繞筏板基礎核心筒部位進行混凝土環形分層攤鋪,攤鋪厚度為450 mm。3)混凝土振搗采用兩種振搗方式,混凝土內部采用振動棒振搗,振搗混凝土時,振搗器移動的間距為400 mm左右,振搗時間以混凝土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為宜,振搗器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為50 mm以上;混凝土表面采用平板振搗器振搗,表面振搗須覆蓋平面邊角,移動間距尚應覆蓋已振實部分混凝土邊緣,電梯井傾斜表面振搗時應由低處向高處振搗。4)側模上開設泌水孔排除混凝土的泌水。混凝土澆筑后,在初凝前和終凝前分別對混凝土裸露表面進行抹壓處理工藝,減少表面收縮裂縫。5)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埋件和預留孔洞是否移動、變形或堵塞等,避免振搗器碰撞,對于鋼筋密集部位,采用小直徑振搗板進行振搗,避免漏振。6)本工程電梯井坑較深,采用間歇澆筑的方法,模板做成整體式并預先架立好,先將井坑底板澆至與模板平,待井坑底板混凝土流動性不大,可以承受坑壁接觸處的質量時澆筑。7)井坑底板澆筑順序由兩端向中間澆筑,坑壁應形成環形回路分層澆筑,坑側壁混凝土澆筑時,采用對稱澆筑的方法,確保側壁模板受力均勻。
1)混凝土表面采用一層塑料薄膜和兩層棉被做保溫養護,棉被必須覆蓋整個筏板基礎表面,養護持續時間21 d以上,經常檢查養護層的完整情況。2)筏板基礎養護期間,在預設的冷凝管中加入冷水,控制混凝土內部溫度,使混凝土的降溫速度在2 ℃/d以內。3)本工程筏板基礎施工完,進行混凝土測溫,待混凝土表面以內40 mm~80 mm位置的溫度與環境溫度的差值小于25 ℃時,冬施停止,跨年后清除積雪,結束覆蓋養護,進行上部結構施工。
1)測溫點以筏板基礎對稱軸線的半條軸線為測試區,在測試區內監測點按平面分層布置,上下、左右對齊,沿混凝土厚度方向,在外面、底面和中間每個豎向布置測溫點3處,間距0.9 m,每個橫向布置測溫點4處,間距10 m,如圖1,圖2所示。

2)混凝土測溫頻率,第1天~第4天,每3 h測一次,第5天~第7天,每6 h測一次,第8天至測溫結束,每10 h測一次,混凝土結構表面以內50 mm位置的溫度與環境溫度的差值小于20 ℃時,停止測溫。
3)覆蓋養護層底部的測溫點布置在代表性的位置,不少于2處,環境溫度測溫點不少于2處,且應離開基礎周邊一定的距離。
4)測溫采用電子測溫儀,利用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做好溫控。
7.1 原材
商品混凝土隨車要有攪拌站的開盤鑒定,包括原材料與配合比設計使用的一致性,出機混凝土工作性與配合比設計的一致性,混凝土的強度,混凝土耐久性能等。要有配比、原材及外加劑的試驗單檢測報告,并及時提供水泥28 d合格資料;現場按委托單中的項目仔細校對,填寫混凝土運輸單并按批裝訂成冊,做好分析。
7.2 試驗
1)試塊留置。
混凝土澆筑時在見證員見證下由專職取樣員取樣,每200 m3混凝土留置一組同條件試塊、一組標養試塊,各留置10組,每組3個;每500 m3混凝土留置一組上口直徑175 mm,下口直徑185 mm,高150 mm的抗滲試塊,留置4組,每組6個,達到齡期后,由見證員和取樣員共同送往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檢測。
2)結構實體檢測用同條件試塊。
a.同條件試件拆模后,放置在做好的鋼筋籠內上鎖,置于靠近筏板基礎的代表性部位,采取相同的養護方法進行養護。
b.等效齡期按規范要求,認真填寫混凝土結構同條件試件等效養護齡期溫度記錄,負溫以下齡期不計入;等效養護齡期不小于15 d,也不大于60 d。
c.同條件養護試件達到等效養護齡期時進行強度試驗。
高強度大體積抗滲混凝土筏板基礎冬期施工,從原材料選配到混凝土澆筑結束,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選取推移式連續澆筑方法,加強過程控制及時測溫,做好溫控,最終達到了設計及規范要求,保證了工程質量,為以后類似工程積累了施工經驗。
The winter construction of a engineering mass concrete raft foundation
YANG Shu-wei
(ShanxiThirdConstructionEngineeringCompany,Changzhi046000,China)
Taking the winter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a engineering raft founda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eparation work of this project pre construction, and analyzed in detail the technical key poi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raft foundation pouring, vibrating, maintenance, inspection and other construction link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provided reference for future similar projects.
mass concrete, pouring, construction
1009-6825(2014)34-0103-02
2014-09-22
楊書偉(1980- ),男,工程師
TU75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