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菲
(山西誠達公路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山西 榆次 030600)
農村公路安保工程技術探討
杜 菲
(山西誠達公路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山西 榆次 030600)
根據農村公路交通狀況及環境的特點,分析了農村公路安保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例對農村公路安保工程技術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以提升農村公路安保技術水平,還農村群眾一個安全的行車環境。
農村,公路,安保
隨著農村公路修建規模的擴大,由于部分農村公路安全設施跟不上修建規模,出現建設不合理、不規范等問題,尤其是山區公路,交通事故呈現出直線上升的趨勢,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因此,提升農村公路交通安全運營水平,加強農村公路安保工程技術就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修建養護資金不足。
由于農村公路路線復雜,存在較多的危險路段,因此,需要大量的安保資金,但是資金遠遠達不到標準又是當前農村公路修建養護中最為欠缺的條件之一。
2)農村公路設計人員的設計與施工水平不達標。
在資金條件充裕的前提下,地方政府部門會委托專業的公路設計單位設計安保設施。但是絕大部分農村公路因為修建資金的困擾,都忽視了安保工程項目的設計,一般都是由當地的技術人員憑自身的經驗設計。但是由于技術水平與施工水平的限制,導致所設計的安保設施無法滿足行車要求[1]。
3)欠缺規范化指導標準。
由于規范指南的欠缺,農村公路的安保工程設計一般都是參照等級公路的設計方案,與農村公路的實際情況相去甚遠,導致農村公路交通安全設施陷入一片混亂的局面。
為了落實農村公路安保技術,以下著重從急彎路段、急彎下坡路段以及經過村莊、學校、集鎮路段三方面的安保技術出發,為農村提供安全的公路運行環境。
2.1 急彎路段
2.1.1 隱患分析
農村公路平面線形一般由直線、回旋線和曲線組成。為了確保曲線路段橫向的穩定性,圓曲線半徑的設計應該符合該路段的設計速度,其極限半徑不能小于《公路路線設計規范》中的最小值[2]。但是,實際情況卻是由于種種條件限制,農村公路圓曲線半徑遠遠達不到設計規范要求,從而給交通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急彎路段就成為農村公路交通事故發生的主要點之一。
2.1.2 處置措施
在處置農村急彎公路路段時,要考慮到道路等級、車輛行駛速度、資金、車輛組成、事故等多個方面,然后制定出以下措施:
1)改良線形。
對于容易發生事故的小半徑彎道路段,要針對性地改造。提高小半徑彎道交通安全可以通過平面線形調整來實現。公路養護部門也可以根據事故可能發生的程度來進行危險路段排序,之后再分批次進行線形改良工作。
2)在急彎處設置慢行、急彎等警告標志。
3)制作路面標線。
為了確保車輛保持全天自由流交通狀態,就可以采取路面“標志”法或者施劃路面標線的方式來為駕駛員提供前方道路信息。
4)設置邊路防護設施。
在車輛運行速度快、交通量大的高速路段,應做好路側危險評估,并且以此為基礎,設置相匹配的路側護欄。如果是以非機動車、農用車為主的村道,則可以考慮設置路側擋欄,對失控車輛起到擋攔與誘導的作用。
5)設置視線誘導設施。
在彎道外側設置視線誘導設施,可以指示駕駛員改變行駛方向,保證駕駛員能夠按照正確的路線行駛。設置視線誘導設施,可以為駕駛員指明前方道路情況,讓駕駛員有充分的時間做好提前準備。如果設置視線誘導設施存在困難,可以在路面劃定箭頭標志來對交通進行引導。
2.1.3 處置示例
1)某一農村公路的曲線半徑為17 m,在該路段很容易發生側翻失控的事故,在列入改造工程之后,在路側增設了護欄,如圖1所示。

2)某一農村公路彎道曲線半徑為170 m,每日行車交通量為120輛,路基寬度為4 m,發生過車輛駛出路側的事故。通過警告標志的設置,對駕駛員做出路面急轉彎的警告,具體如圖2所示。
2.2 急彎陡坡路段
2.2.1 隱患分析
由于下坡路段車速較快,因此,急彎陡坡路段也是安全事故頻發的路段之一,很容易造成沖出路面、對撞或者側翻的事故[3]。除個別急彎需要采取針對性措施之外,對急彎陡坡路段都可以采取以下的綜合處理措施。
2.2.2 處置措施
1)在進入急彎之前的直線路段設置警告標志,警告駕駛員前方有急彎下陡坡路段,并且還可以設置減速設施來控制行車速度,確保車輛能夠安全的通過急彎下陡坡路段。
2)如果危險事故多發生在路側,可以設置強制減速措施或者護欄,避免車輛駛出道路。
2.2.3 處置示例
某農村新修建的三級公路,急彎陡坡路段占據60%以上,并且該路線還屬于通過景區的必經路段,因此,具體的處置如圖3所示。
1)在急彎前的直線路段設置限速標志;2)在急彎處設置警告標志;3)在急彎路段施劃中心實線;4)在下坡路段設置熱熔型的減速控制標線,用于車輛下行速度限制;5)由于路側邊坡高度較高,所以,在急彎外側以及下陡坡路段設置護欄,為了配合景區要求,該護欄可以設置成綠色,保持同景色相互匹配;6)在急彎處、上陡坡處設置輪廓標誘導視線。

2.3 穿村莊、學校、集鎮路段
在農村區域,村鎮公路兩側有商業活動區以及居民活動區,因此,道路秩序非常混亂,成為事故多發點之一。在穿越村鎮路段時,極易造成人員傷亡事故,并且事故后果非常嚴重。
2.3.1 隱患分析
在駕駛員行車穿越村莊、學校、集鎮路段時,容易發生車輛與橫穿行人、自行車、電瓶車、摩托等碰撞事故。最基本的解決措施是規范行車過往的行為,并且在進入到村莊、學校、集鎮的路段設置警告標志,讓駕駛員注意行車。
2.3.2 處置措施
1)設置相應的警告標志,特別是注意兒童、限速標志設置情況,在通過村莊、學校、集鎮路段,速度應限制在40 km/h以下。
2)在學校區域內,有學生集中穿越公路的段落,必須設置人行橫道標志,以便駕駛人員提前減速。
3)在醫院、養老院、幼兒園區域外,要設置過街保護設施或者人行橫道。
4)做好路宅分家:對于路側有農村群眾居住或者是休閑活動區域時,可以設置花壇、護欄或者是植物等設施,確保路側居民安全的步行,也可以設置隔離帶,嚴禁人畜為了方便,隨意穿越公路。
5)在視距不良或者是容易超速的路段,必須設置強制性減速措施。
6)對街道化設計嚴重路段,可以設置安全島或者是信號燈來保障行車與路人過往安全。
2.3.3 處置示例
在進入到村鎮的路段,可以設置禁令或者是警告標志。如圖4所示,在進入村鎮之前,就設置了禁令以及警告標志,提醒駕駛員在行駛進入村莊前,提前控制行車速度,注意駕駛;根據具體情況,如果在該路段是以農用車輛為主,由于車輛本身行駛速度與性能的限制,在運行速度小于50 km/h的路段,就可以只設置警告標志,無需設置限速標志,如圖5所示。

通過部分農村公路修建之前的道路特性、交通情況以及修建之后的行車安全狀況,本文對農村公路安保工程技術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對農村公路安全工程技術的研究還不算透徹。因此,希望在今后的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能夠讓設計、修建更貼近農村公路運營的實際要求,提升農村公路的車輛行駛安全性,為農村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1] 侯 烈.基于通行安全的農村公路線形設計及安全設施選擇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2.
[2] 劉錦輝.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現狀分析及安保設施改善對策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1.
[3] 吳珂昊.常態條件下農村公路安保技術及其評價方法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2.
On exploration for security engineering technique on rural roads
DU Fei
(ShanxiChengdaRoadSurveyandDesignCo.,Ltd,Yuci0306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traffic on rural areas and their environment, the paper analyzes some problems in the security construction on rural roads, and undertakes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security engineering technique on rural roads by combining with the examples, so as to promote the security technique on rural roads and provide a safe rural traffic environment.
rural area, road, security
1009-6825(2014)34-0158-03
2014-09-22
杜 菲(1986- ),女,助理工程師
U415.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