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讀者張峰:
最近走訪親友,在他家看到《上海故事》,當時就是隨手翻翻,很快就被里面的故事吸引,特別是“人生百味”里的幾篇文章,篇篇精彩,打動人心,令人難忘。我與《上海故事》真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感謝你們給廣大讀者奉上這么精美的文學大餐在這里我提出個人的建議:覺得“驚險與傳奇”、“人生百味”欄目一兩篇文章太少,不過癮,建議多放幾篇。
山東讀者劉長勇:
我是貴刊的一名忠實讀者,非常喜歡閱讀《上海故事》,通過多年的堅持閱讀,我受益匪淺。我一直有個小問題煩請編輯解釋一下:
劉德、李克南兩位故事作者不斷有佳作在貴刊刊出,在一期的雜志里標注的是河南人。可在另一期就變成了河北人,這是貴刊的一點小紕漏吧,還是另有原因呢?
編輯部:
感謝兩位山東讀者對我們雜志如此得關愛,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和建議。對于欄目增加篇數的問題,考慮到印張的限制和廣大讀者閱讀口味的多樣化,我們力求對于欄目的篇數設計上盡量追求平衡,讓讀者們都能欣賞到自己喜歡的欄目。同時我們也將積極聽取廣大讀者意見,充分調查讀者閱讀習慣的變化,來改進我們雜志的欄目設置,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對于故事作者名字后面括弧里的省份問題,一般作者投來稿件都會附上自己的聯系地址,因此我們參考的標準就是通過這個地址所在的省份來確定的,是我們不會特意去詢問作者的籍貫問題。請作者朋友們給我們投稿的時候,在文章后面附上自己的真實姓名、聯系地址、郵編和聯系方式,方便我們及時溝通,謝謝合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