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釧
今年65歲的保康縣馬橋鎮中坪村黨委書記黃立杰,被村民稱為“黃鐵匠”,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他搞工作過得硬。
大集體時代他當生產隊長時,有天父親遲到,他上前質問:“別人能按時上工,咋您就不行呢?”隨后,黃立杰讓記工員扣去父親2個工分,父親惱火得要操起杠子打他。
今年3月份,馬橋鎮汾清河治理工程開工建設,黃立杰每天雷打不動視察工地。有人不解,國家投資,不花村里一分錢,你管那么多干什么?黃立杰說,不管哪里出錢,質量出現問題,中坪村也會跟著遭殃。
一天,黃立杰發現一段10米長的河堤漿砌不密實,他沖上前叫停,要求拆除返工。“工期已定,停不停工你說了不算”,施工方口氣強硬。“如果你們不按規矩辦事,你這個頭兒就算當到頭了。”對方仍不允許,黃立杰拿起鋼釬,抄開30公分厚的砂漿后,石頭間的破綻露出來,黃立杰怒斥:“拿國家的錢干沒良心的事,你對得起誰!”
過后,施工方才知道,這個天天來轉悠的老頭是全省先進基層黨支部、年集體經濟純收入過億元村的“掌舵人”。
這段時間,中坪村忙著調整責任田。之前,有人對此有異議,因為國家有規定,責任田承包30年不變。黃立杰說:“必須調,出了事我擔著。”因為他發現,有的農戶承包了拋荒,或轉包給無田種的農戶,自己坐吃地租。“真正種田的人變相成了受剝削者,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黃立杰說。
結果,村里印發985份調查問卷,980戶贊成責任田按需調劑,只有5戶反對。9個組,3674口人簽字蓋手印后,將調整責任田寫進《村規民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