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方元, 仇學平, 成太祥
(1.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植保植檢站,江蘇鹽城 224002; 2.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張莊街道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鹽城 224000)
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里下河區域隨著耕作制度的變化,草相發生了4次大變更。
1961年以前,里下河區域農田長期淹水,被稱為漚田,全年僅一熟。稻田主要雜草有眼子菜、稗草、水莎草、扁稈藨草、四葉萍、藻類等,少數田有野荸薺。眼子菜為惡性雜草。
1956年里下河區域開始搞漚改旱試驗,由一年一熟改為一年二熟。1960年搞漚改旱示范,1963年大面積搞漚改旱,1970年改制基本結束。漚改旱期間,眼子菜、扁稈藨草、四葉萍、藻類等雜草發生量逐步下降,牛毛草、球花堿草等雜草發生量逐步上升。1962—1988年,稻田以稗草、牛毛草、球花堿草為主,少數田有鴨舌草、扁稈藨草、野荸薺、水莎草、眼子菜。牛毛草、球花堿草、稗草為惡性雜草。這個時期以人工除草為主,稻田雜草危害較重。
1980年之前,農田雜草全是人工防除。1980年開始大面積推廣示范應用除草劑,加之1983年國家實行分田包干到戶政策,農民開始精耕細作,1985年開始,牛毛草、球花堿草等雜草發生量逐步下降。1988—2005年,移栽稻田主要雜草為稗草、鴨舌草,少數田有扁稈藨草、野荸薺、眼子菜;水育秧田主要雜草包括牛毛草、球花堿草、稗草等。這個時期以化學除草為主,人工除草為輔,稻田雜草發生危害較輕。
2006年開始,移栽稻面積逐步下降,直播稻面積逐步擴大,隨著直播稻面積的擴大,稻田雜草危害也逐年加重。2009年至今,以直播稻為主,移栽稻為輔,稻田雜草發生危害嚴重。直播稻主要雜草有稗草、千金子、馬唐、雜草稻、鴨舌草、竹節菜、扁稈藨草,少數田有野荸薺、眼子菜、鴨跖草等。其中稗草、千金子、馬唐、雜草稻為惡性雜草,直播稻田與移栽稻田相比,新增加了雜草稻、千金子、馬唐、牛筋草、竹節菜、鴨跖草、合萌。
直播稻田播種上水后1~4 d噴施除草劑于土壤表面,主要藥劑有芐嘧·丙草胺、惡草·丁草胺、丙草胺、二甲樂靈等;移栽稻田于水稻移栽后 5~7 d 將除草劑拌土或拌肥撒施到田間,主要藥劑有芐嘧·丁草胺、芐嘧·乙草胺、芐嘧·苯噻酰草胺等。
針對第1次土壤封閉效果不理想的田塊,雜草出苗后,根據雜草種類選擇相應的除草劑進行莖葉處理。一般在雜草2至6葉期施藥,適期內寧早勿遲。主要藥劑有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苯達松、芐嘧磺隆、二氯喹林酸、吡嘧磺隆等。
拔除雜草稻及草齡較大的馬唐等雜草。
在土壤封閉的基礎上,針對雜草種類選擇相應的措施。
在千金子2至6葉期,用氰氟草酯純品90~300 g/hm2兌水225~300 kg/hm2噴霧。
稗草1~3葉期用氰氟草酯純品150 g/hm2噴霧,稗草3~5葉期用25%五氟磺草胺1 200~1 500 g/hm2噴霧。

土壤封閉后,用芐嘧磺隆或吡嘧磺隆純品 30 g/hm2噴霧或毒土,移栽田藥后田間保水5~7 d。扁稈藨草較大時,用芐嘧磺隆或吡嘧磺隆純品30~45 g/hm2或48%苯達松3 000~4 500 g/hm2兌水噴霧。用藥后1周左右進行人工拔除,由于扁稈藨草地下須根被殺死,此時能將地下根莖拔除。
嚴禁將直播田及套播田作為種子繁殖田。從水稻3葉期至水稻封行前,一般要拔2~3次,做到拔早、拔小、拔盡,徹底清除田間、田埂、水渠雜草稻。最好將田間拔出的雜草稻集中帶離農田并妥善處理,不要隨手拋棄。深耕翻防效50%左右。稻種經浸種催芽后播種,播后12 h左右用藥,用30%丙草胺2 250 g/hm2加10%芐嘧磺隆 300 g/hm2,用藥后12 h左右上水至墑溝滿溝水,保水7~10 d 。播前上水誘殺,防效50%左右。水稻移栽后田間一定要保持淺水層10 d以上,栽后5~7 d 用1次除草劑,用芐嘧·丁草胺或芐嘧·乙草胺拌化肥或細土撒施,施藥前田間要有淺水層,便于藥劑擴散,施藥后保水5~7 d。
由于農村勞力已經被大量轉移到城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農村人口還將進一步減少,簡易化、節約化種植受到農民歡迎。同時,由于農村勞力減少,農田將會流轉到種田大戶、農場主、集體大農場等少數人手中,大型農業機械會被大量推廣應用,農田田塊面積變大,這些都有利于稻田雜草的發生危害,因此稻田雜草有加重發生的趨勢。
目前機器插秧成本高、苗數不足、與直播稻相比增產不明顯,要加強栽培配套措施研究。
現有的大農場機插秧田用1次除草劑無法控制草害,這主要是田不平整造成的。田面高低差一般要求在3 cm內,而一塊地面積為2.5~4 hm2,很難達到這個要求,有的高低差達到50 cm左右,高低差較大的田塊很難保證除草效果。
有計劃安排水稻與其他農作物進行輪作。適度密植,減少雜草生存空間。
里下河地區水資源豐富,用電灌水成本低廉。播種后或插秧后田間要保持一定濕度或水層,在秧苗允許的情況下,要盡早建立水層。對高低差較大的田塊要隔日上跑馬水,即快速上水至田間最高處,隨后再立即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