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峰 王昕宇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院長助理、教授、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評審專家、國土資源部國家特邀國土資源監察專員、亞洲教育背景論壇學術顧問、“世界綠色論壇”執行主席、國際生態發展聯盟亞洲理事長。主要研究方向:轉型經濟、公司戰略、綠色投融資。
在2013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當前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經濟運行總體是平穩的”這一基本判斷,同時,對于中國經濟前景做出了“我們完全有能力、有條件保持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的樂觀預期。對于中國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為:趨穩向好。
“穩”指的是經濟增長底部趨穩。經濟回穩主要依靠傳統的地產投資、外貿回升和加大政府基建支出,新的轉型增長的發展仍然需要時間?!昂谩敝傅氖墙洕Y構逐步優化升級。向好具體表現在:政府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漸顯現,企業預期穩定、發展信心增強,有力地推動了企業生產回升。2013年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4%,與10月持平,為2012年5月以來的高點,連續14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這表明社會對制造業后期走勢持樂觀態度。2013年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10.0 %,市場供求形勢趨于好轉,實體經濟活躍度上升。中國當前整體經濟處于合理運行區間,出臺新一輪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的可能性不大,政府主要以穩定政策為主,為經濟結構的調整創造有利的環境,通過倒逼機制推動宏觀經濟的轉型與升級。
從長期趨勢來看,我國經濟仍然處在調整期,周期性、結構性、階段性調整仍未到位,形成新的上升趨勢的可能性不大。總體來看,2014年仍然是調結構、促改革、穩增長、控風險的調整年。經濟要從高速增長轉向高效增長,能否順利推進落實各項改革將成為最大挑戰。因此,筆者個人認為,對于2014年中國宏觀經濟的走勢,可以用“改革促活力,持續穩發展”來概括。也就是說,2014年,我國經濟基本面依然較好,外部環境趨于改善,市場預期不斷轉好,體制機制改革有望激發經濟增長活力。
首先,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高速推進、消費結構逐步升級、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的階段,一些新的增長拉動因素正在形成,經濟基本面依然良好。其次,宏觀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趨于改善。2013年以來,全球經濟緩慢回暖,美、日、歐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復蘇趨勢得到進一步確認,發達經濟體重新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14年,由于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仍低于潛在水平,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放緩,預計全球通脹形勢仍保持穩定。再次,市場預期轉好。2013年中國通脹壓力持續緩解, CPI處在3.5%以內,為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供了有利條件。最后,改革將大大激發經濟增長活力。2014年支持中國經濟向上的主要因素是改革紅利的逐步釋放。2013年11月9日,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其核心問題是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要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在全面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大背景下,更加注重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將有利于經濟進一步發展,政府與市場關系的科學定性、財稅體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都會對現有資源配置模式帶來巨大沖擊,2013年已出臺的一系列政策,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落實、去實施,在2014年會逐漸體現效果。
2013年12月13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14年中國經濟“合理增長”的新型路徑,即在保持國內生產總值GDP合理增長,是在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的同時,又不會帶來后遺癥的增長速度,政府宏觀調控的思路已發生轉變。因此,預計2014年經濟增長目標會與“十二五”規劃的增長目標相一致,而實際增長仍會高于增長目標。在基本政策取向不發生重大變化僅進行政策微調的情況下,筆者預計2014年國內經濟整體將延續2013年下半年的企穩回升態勢,全年有望實現7.5%左右的增長;CPI將穩定在2.1%以下的水平,PPI仍為負值。中國面臨的問題不是如何再造高速增長,而是經濟要從高速增長平穩轉向高效增長,使得經濟結構更加均衡、社會福利水平明顯提高、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
但是,2014年我國經濟依然存在著下行壓力。投資有繼續向下的壓力,最主要的是房地產。但與此同時,以北上廣深等特大型城市,房價對物價的增速差在擴大。為維持金融穩定,擴大房價必須以某種形式的抑制來對沖,筆者認為信貸等將受到一段時間抑制。消費方面主要體現在城市居民收入增長放慢,消費不足仍將繼續。而支持我國經濟向上的因素主要是出口狀況稍好以及今年的政策效應與改革紅利逐步釋放。未來短期宏觀調控將與重大制度建設相結合。2013年已出臺的一系列政策,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落實、去實施,雖在目前還暫時看不出效果,但在今年會逐漸體現。如利率市場化的政策效應會在明年發揮作用。關于改革,預期金融改革會加快,城鎮化改革應有實質性的進展,資源品價格、環境稅的改革等。
總之,2014年將是我國經濟轉型和經濟改革深化的關鍵時期,中國經濟在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后,已經進入到改革的攻堅階段。要動真格、下大力氣,這必將觸動一部分既得利益者,也將為經濟增加諸多不穩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