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宏 周淼葭
書記心語:正視差距,唯有自我加壓、主動作為、加快發展,迎頭追趕;
工業曾是金堂縣經濟的最大短板,但也是最大潛力所在;
“兩化”互動不是不要農業,而是強調通過以工補農、以城帶鄉,促進和帶動農業農村發展;
確定“設施提升年”“全域開放年”“產業提升年”“追趕跨越年”“全面小康年”五個主題,集中力量攻堅,發展壯大縣域經濟。
金堂,雄踞千里沱江之首,有著“天府花園水城”之美譽,曾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國家園林縣城”“國家級生態示范縣”“中國書法之鄉”“中國龍舟之鄉”“四川省文明縣城”“成都十大魅力城鎮”等殊榮??h城趙鎮被譽為“千里沱江第一鎮”,是成都市自然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被評為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
近日,本刊記者專訪了中共金堂縣委書記金城。
記者:金堂作為四川省丘區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有哪些先進經驗?
金城:省委要實現“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決策,可以說,丘陵地區的發展至關重要。金堂作為全省丘區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客觀地講,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與成都其他先進區縣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為了不拖后腿,逐步追上先進地區的發展步伐,唯有自我加壓、主動作為、加快發展。金堂在縣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全縣上下求發展的良好氛圍和務實創新的工作舉措:一是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加快建設設計科學、氣魄宏大、功能完備、業態高端的成都工業戰略前沿區;二是實施打造“天府水城”戰略,建設山河錯落、湖島相依、人水共生、景城交融的生態田園樣板區;三是實施現代農業發展戰略,建設規模經營、特色發展、業態高端、優勢突出的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
記者:金堂縣在培育發展支柱產業、特色產業方面,有哪些舉措?
金城:說到培育發展支柱產業,我首先要提的是金堂工業的發展。工業曾是我縣經濟的最大短板,但也是最大潛力所在。近年來,金堂縣持之以恒堅持“工業強縣”戰略,以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業為主攻方向,加快“一區兩園一基地”建設。目前全縣已建和在建工業園區約24平方公里,被評為“四川最具投資價值產業區20強”。其次,在現代農業發展上,我們突出結構調整、農業招商、品牌打造和規模經營,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增收。全縣經濟作物面積達55萬畝,既有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優勢大宗農產品,也有特色水果、油橄欖等高端特色品種,基本形成了品牌化。最后在第三產業發展上,重視城鎮化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通過建新和改舊推動天府水城發展;注重“四態”合一,舉辦國際鐵人三項賽、中國龍舟公開賽等大型賽事,推動現代服務業健康持續發展??傊疀]有這些強大的產業支撐,金堂要在全省丘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一句空話。
記者:在“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發展的過程中,金堂如何處理好現代工業與農業、城市化進程與丘區農村生產生活之間的關系?
金城:促進統籌城鄉發展,必須辯證處理好“兩化”互動和“三化”聯動的關系?!皟苫被硬皇遣灰r業,而是強調通過以工補農、以城帶鄉,促進和帶動農業農村發展。在金堂工業反哺、城市支撐不足的現實條件下,我們不能不重視農業農村的發展。農業現代化通過農村土地集中規模經營和企農利益機制的聯結,使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入企業或城鎮,既解決企業用工需求,又推動城市建設和城市服務業的發展。反之,在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基礎作用的同時,也要通過推進工業化來集聚資金反哺農業,為農業產業化提供載體和發展空間,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機會,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新型城鎮化的推進,會增強城鎮發展的輻射和擴張功能,形成農村經濟區域發展中心,又從根本上促進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和農業勞動力轉移,使農村經濟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三者關系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金堂農業基礎較好,在工業化、城鎮化的任務尚未完成的現階段,加快推進丘區現代農業發展,協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能夠收到相互促進、良性互動的效果。
記者:金堂是有名的天府水城,擁有極其豐富的旅游資源,該如何打好這些資源牌,將資源變為優勢?
金城:金堂古居蜀國近畿,歷史悠久,因山川之利,自古即為川西水陸交通樞紐。境內旅游資源豐富,人文底蘊深厚,尤其是金堂山(龍泉山脈縣城段)和抗蒙遺址(云頂山)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屬罕見資源,不可復制。下一步,我們將深度挖掘,科學編制全縣旅游發展規劃,打好金堂山(龍泉山脈縣城段)和抗蒙遺址(云頂山)兩張文化牌,加之沱江沿線自然風光,五鳳、淮口初顯成效的人文景觀和即將落戶我縣官倉境內的港中旅旅游目的地建設,我們深信,金堂旅游業的春天一定會到來。
記者:放眼未來,金堂有哪些新的發展規劃?
金城:省委“推進兩個跨越”的奮斗目標和“多點多極支撐”的戰略部署,吹響了全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號角,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指引。金堂作為成都遠郊丘陵大縣,發展基礎和先天條件并不優越,屬于金字塔的“底部”。要實現底部突圍,必須超前研判、提前謀劃、及早行動。縣委圍繞“推進兩個跨越”奮斗目標,確立了在全省丘區率先、與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和實施“三大戰略”、推進“三區建設”的發展路徑,把握快中求好、做大總量、優化質量基調,從2013年起分年確定“設施提升年”“全域開放年”“產業提升年”“追趕跨越年”“全面小康年”五個主題,集中力量攻堅,發展壯大縣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