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桐熊 潘興楊
2013年12月6日,中國·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博覽會上高朋滿座、客商云集,一位身著黑色西服、溫潤儒雅的企業家信步走上主席臺,臺下隨即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這位企業家叫曾大章——四川曙光集團董事長,在本次農博會高峰論壇,他發表了關于智慧農業的即興演講,并現場講解和展示了四川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獲得一致好評。
儒雅,充滿書卷氣息,這是曾大章給人的第一印象,甚至有些顛覆人們對企業老總的固有印象。采訪中記者得知,創業前,他果真是電子科大三尺講臺上耕耘的老師,有著深厚的學術造詣和敏銳的創新意識。淵博的知識與現代市場結合在一起,也構成了他獨特的儒商氣息。
知識與市場結合,這是曾大章身上最大的優勢。他長期從事通信與網絡技術的研究開發工作,近年來特別致力于智能交通系統(ITS)及物聯網系統研究、電子商務、現代物流、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等。
“我是被拉下水的”
儒者淡泊名利,商者銳意進取。談及為什么從三尺講臺轉戰市場經濟的浪潮中,曾大章笑言:“我是被別人拉下水的。”
孩童時的曾大章,并沒有想過走上市場經濟這條道路,可能更不會想到成為商海搏擊的成功者。四川人特有的那股韌勁和靈性,使他從小便立志做一番大事業,并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中學時代,曾大章就讀于四川重點高中——隆昌一中,良好的外部條件加上個人努力,使曾大章各方面都表現得十分突出。
1978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并由于表現突出而留校任教,而后成為了李樂民院士的學生兼助手。在李樂民院士的帶領下,曾大章在學術上如魚得水,幾年時間他便在科研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曾大章不僅在科研、管理方面表現出卓越才能,更是一位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意識的企業家,獲得高級職業經理人認證。從1998年開始,曾大章勇敢地邁出了從學術研究者到市場經營者的一大步。他先后創辦了成都曙光光纖網絡有限責任公司、成都曙光現代物流投資有限公司、四川綠康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等。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曙光集團取得了一批行業領先的重大科研成果,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始終保持著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水平。曙光集團現已逐步發展成為了以智能交通及智慧城市為主業,并在農產品溯源、農業電子商務、智慧農業、養生養老產業等方面多元發展的現代企業。
企業應該有擔當
“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是發自內心的,不應該盲目攀比,或者當做資本來炫耀。”曾大章在采訪中一直這樣強調。
當說起雅安“4·20”蘆山地震時,曾大章記憶猶新。“地震發生之后,由于我們單位本身就屬于預備役,所以在11點半左右,就緊急組織了兩車救援物資,趕到省軍區預備役高炮師,聽從統一安排馳援災區。”
馳援災區不是一種熱血和激情,而是一種社會擔當。如今,曙光集團正積極投入當地的恢復重建,開始投資建設蘆山縣生態農業示范園區。“我一直覺得不管企業大小,都應該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勇于擔當的企業才能真正做大做強。”曾大章語言篤定。
曙光集團先后向社會捐款100多萬元;設立“曙光獎助學金”,每年資助一批家境貧困、品學兼優的學生完成學業......與此同時,曙光集團還積極參與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等工作。
“做企業其實跟做人一樣,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也要履行自己的義務,幫助更多的人,也就是在幫助自己。”采訪最后,曾大章深有感觸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