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移動智能終端的盛行,App成為移動互聯網的主要應用形式。出版社紛紛嘗試提供圖書App以延伸紙質圖書和電子書銷售,傳統編輯可以借助圖書App開發實現技術轉向:深入研究相關案例,提高數字技術理解力;主動學習多媒體素材加工軟件,提高工具操作技能;大膽嘗試開發圖書App,掌握產品設計關鍵技術。
[關鍵詞]移動終端;圖書App;傳統編輯;技術轉向
[作者簡介]周蔡敏,湖南大眾傳媒學院,地理地圖網內容編輯。
[基金項目]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數字出版人才培養路徑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ZJB2012006);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全媒體環境下出版新業態公共服務功能研究”(項目編號:13C130)。
一、圖書App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廣泛應用
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最主要的應用形式有Web和App兩種,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智能終端的廣泛使用,人們越來越喜歡選擇更為簡單、時尚的有效服務——App,目前它已成為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核心形式,以致美國Wired雜志也無奈地發出“Web已死,App主導”的斷言。
書籍是人類最基本的閱讀需求,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用一段完整的時間來閱讀一部圖書似乎已成為一種奢侈。圖書App的興起,有效地解決了這個矛盾,讀者可以更好地運用碎片化時間來完成閱讀。
圖書內容與硬件設備、技術創造的完美結合,賦予了圖書App更大的價值,如亞馬遜App對圖書類產品照片的識別率達到80%~90%。相對傳統紙質圖書和其他電子圖書,圖書App正是憑借自身與終端工具完美適合的優化界面,為用戶提供便捷、穩定、流暢和交互性的閱讀體驗而廣受歡迎。來自第三方統計網站148app. biz在2012年1月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蘋果公司全球App Store應用商店中,書籍類App數量以60604個排在第二,占10.97%。來自美國科技網站BGR的報道,書籍類App以14%的下載份額居App Store中所有App的第二位,同樣證實圖書App在互聯網中得到用戶的廣泛喜愛。
出版社圖書App應用基本形式有兩類:一是App書城模式(以出版社為單位的App,囊括該社本版圖書),用戶下載安裝后,出版社圖書以移動互聯網專屬網上書店的形式“入駐”移動終端,如App Store的江西出版集團、湖北少兒社等;二是出版社開發的單本書App上線到應用程序商店為讀者進行推送,如外研社的各類英語教程單本。
二、圖書App的技術運用特點
越來越多的圖書App上線,改變的不僅僅是圖書的銷售渠道,也豐富了圖書編輯設計形式和技術手段。圖書App不是簡單的圖書電子化轉型,它使紙質圖書由平面編輯加工轉為虛擬設計,由靜態設計發展為動態設計,由信息單向傳播發展到信息互動傳播,因此,圖書App給傳統圖書編輯的工作帶來不小的變化。多媒體素材編輯與處理技術、UI設計技術以及產品交互元素設計技術成為編輯工作中常見的技術要求。
1. 多媒體素材在編輯工作中廣泛運用
圖書App不僅包含有傳統出版中常用的文字、圖片等,還往往會運用到音頻、視頻、動畫等各種流媒體形式。圖書App在不同操作系統平臺上發布的格式要求略有區別,還因手機、平板電腦等不同閱讀終端的屏幕、格式、功能各異,需要對多媒體素材進行不同形式的編輯和格式轉換。因此,多媒體素材在圖書App中的廣泛運用對傳統編輯提出了多媒體素材加工處理和格式轉換的技術要求。
針對圖書App這種新形態,編輯的工作已經不能僅僅停留在對書稿的圖文編排設計上,而要更多地學習多媒體素材加工和運用的方法,有效地組織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內容和素材,運用合理的設計手法將之很好地展現,為讀者提供更為豐富有趣的閱讀體驗。
2. UI設計是圖書App多平臺發布的關鍵
在圖書App 產品設計表達中,產品界面和邏輯設計是必須關注的。UI即User Interface(用戶界面)的簡稱,UI設計是指對軟件的人機交互、操作邏輯、界面美觀的整體設計。界面設計的基本目的是實現人的行動與計算機行為之間的認知轉換,同時符合人行動特征的直接感知、認知和操作。產品是否立體、動態、互動、多元層次,界面是否是個性、簡易、方便,UI設計成為判定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目前市場上的智能移動終端多達數十種,由于技術差異,不同終端操作系統不同,其界面設計規范也不盡相同。在中國,主流的App版本有安卓系統版本(Android)、蘋果系統版本(iOS)、微軟系統版本(Windows Phone,WP)和塞班系統版本(Symbian),不同系統版本、不同終端平臺展示,App產品的視覺樣式、交互體驗方式都會不同。圖書App是以多平臺互動軟件的形式發布的,以保證用戶能夠在所有載體上更方便、簡易地閱讀圖書內容,UI設計技術便成為圖書多平臺發布的關鍵。無論是封面還是內容,都要從UI的邏輯設計開發角度來進行,以滿足讀者使用習慣的變化,克服各平臺格式障礙。
3. 交互元素設計成為產品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書App具有動態交互的特點。傳統圖書信息傳達是由作者向讀者單向傳達的,但數字出版物將這一過程變為雙向甚至多向,使閱讀成為一種溝通和交流,移動互聯網和觸屏智能終端設備使得這種交互作用得到進一步發展。如在蘋果App Store里就有向iPhone和iPad推出的兒童親子互動游戲圖書App 產品(圖1),這類圖書App是一種代替親子交流的App應用程序,該程序能夠代替父母給孩子講故事。圖書的互動設計甚至可以成為應用商店里付費的最好體現方式,并且在歐美一些國家良好的互動閱讀體驗已經頗受認可。
因此,圖書App的設計必須要包含對內容的合理組織和引導等功能性作用的設計,即包括對互動性的合理設計;同時,應注意應用下列交互設計原則:提供易于理解的信息,提供清晰的標示,要有準確的反饋信息,要有良好操作體驗和獨特的視覺感受等。
三、App時代傳統編輯技術轉向的三條路徑
面對圖書App等新形態層出不窮,傳統編輯應該主動迎合,深入研究相關案例,提高數字技術理解力;主動學習多媒體素材加工軟件,提高軟件工具操作技能;同時,還要大膽嘗試開發圖書App,掌握產品設計關鍵技術。傳統編輯要想在數字出版領域成功,唯有“贏在學習、勝在改變”。
1. 深入研究相關案例,加強對數字技術的理解
對于不斷涌現的新媒體形態,傳統編輯應該緊跟、關注,多調研、多體驗、多研究,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理解,全面了解數字出版技術和新媒體的特性。一方面,要對數字出版產業的整體技術發展水平進行研究,了解數字出版大背景下產品的技術表現形式和發展進程,雖然出版人才越來越專門化,但加強對數字出版技術的理解有助于傳統編輯的轉型;另一方面,要重點、持續、全面地深入研究與自身工作相關的案例,透徹理解其呈現特點、經營模式、實現技術等,以便在對市場上同類產品深入調研和對技術理解的基礎上加以應用,結合自身業務,找準切合實際的、務實的應對辦法。作為App時代的編輯,要充分體驗App產品,了解其與傳統出版的優勢和劣勢,以便在參與開發中更好地為技術人員提供產品設計思路。
2. 主動學習基礎工具,熟練運用多媒體編輯技術
鑒于多媒體素材和多元格式在圖書App中的廣泛使用,傳統編輯應當主動學習主流的多媒體素材加工處理軟件和格式轉換工具,從學習和掌握一些基礎工具開始,沖破技術的束縛。比如,可以自主學習各種圖片、文字效果處理軟件如Photoshop、Coreldraw,音頻錄制與制作工具如Cool Edit,音視頻轉碼處理工具如格式工廠、QQ影音、碩鼠,音視頻編輯處理工具如Premiere、After Effect、繪聲繪影,電子書制作工具如ieBOOK、InDesign、Flash等,甚至可以了解一些簡單的腳本語言,才能更有創意,將各類多媒體素材設計出與內容相適配的創意產品。同時了解圖書App主流的發布格式及其特點,以便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和各系統之間的格式轉換。目前圖書App的主流格式有:基于XML的ePub格式、Adobe PDF、亞馬遜Kindle Mobi7和Kindle Format8等。
3. 嘗試開發圖書App,掌握產品設計技術
在掌握一些基礎工具的基礎上,傳統編輯還可以嘗試動手開發圖書App。圖書App產品具有超出一般App 產品的豐富含義,在圖書App開發過程中,除添加各種多媒體素材外,要偏重于UI設計和產品交互元素設計技術。根據圖書App的用戶特點,先進行圖書App產品的UI設計和產品交互元素設計的整體設計,要鎖定產品用戶群來討論界面風格、UI邏輯關系與技術表達,再經不斷細化和測試達到理想效果。以我們開發的《數字出版基礎》教材App為例(圖2、圖3),這款圖書App開發編輯要用到Photoshop、Illustrator、Fireworks等圖形設計軟件,搭建好平面之后再切片,并按UI邏輯層次編碼和鏈接。
圖書App的UI設計要兼顧互聯網產品設計和圖書內容呈現邏輯的特點,以引導用戶在眾多的圖書App中做出選擇,并方便讀者了解圖書的操作邏輯和使用功能。UI設計是圖書App的重要砝碼,它甚至決定著一款圖書App產品的成敗。只有精美的界面設計才能讓用戶在第一眼產生興趣,只有友好的人機交互、簡易方便的操作邏輯才是大幅提升產品點擊率和下載量的保證。所以,在開發圖書App時要為讀者提供進行主題檢索、開放鏈接、知識發現的內容呈現邏輯,配合精心組織的內容、格式美觀的正文、和諧的色彩搭配和適合閱讀的對比度、準確無誤的文字等。
交互設計就是讓圖書信息由單向變為雙向甚至多向,將閱讀變成了一種溝通和交流。在圖書App開發中,還應當包括對于互動性的合理設計,探索人機互動的各種形式,增加內容的吸引力,引導讀者主動閱讀,提高內容的黏著度,設計各種交流方式和動線,使互動和交流更為便捷和暢通。交互式UI元素要保證操作的結果是清晰可見的,多給予用戶進度提示,但是不要干擾他們當前的操作。
編輯在嘗試圖書App開發時,可以選擇使用已設計好的樣式模版,將規范的結構化內容按照所希望的形式發布,即將已標識的內部文檔按照模版對應的設置呈現為外部表現形式。像北京謀易軟件公司推出的數字互動出版解決方案,就是一款現成的適合iPhone、Android、Symbian智能手機以及iPad、Android平板電腦的多平臺發布的圖書App制作軟件。傳統編輯完全可以在不改變數字信息資源結構的前提下,通過新技術手段順應其發展,采用這種結構化數據+應用模版的模式來嘗試開發圖書App。制作好的圖書App產品發布,可以直接利用iOS或Andriod系統相關技術,就像傳統出版使用印刷技術一樣。
[1]Janna Quitney Anderson Lee Rainie. App與Web的未來 [J]. 於維櫻、宋菲編譯. 圖書情報工作動態,2012(4).
[2]劉琪. 亞馬遜:App背后的秘密武器[J]. IT經理世界, 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