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廣東三水洪拳之源流

2014-08-14 20:12:39周至譓
少林與太極 2014年2期
關鍵詞:武術

周至譓

一、洪門拳與洪家拳

清初,萬五達宗張木始創洪門,組織中有不少是能征善戰的武將,因此,洪門中人擅武是不爭的事實。關于洪門拳,典籍作了記載,“一說在反清斗爭中不少組織均稱洪門、洪邦,此拳為他們所演練而成”。

而洪家拳則是由洪熙官集少林拳、白鶴拳和象形拳之長,始創于清朝乾隆年間,比洪門拳的出現晚了一百多年。關于洪家拳,典籍記載為“又名洪拳,廣東南拳流派之一,居廣東五大名拳(洪、劉、蔡、李、莫)之首”。

洪門拳與洪拳是現在混淆得最嚴重的問題。由于1854年廣東天地會起義前朱福一直以授拳為掩護,從事天地會活動,天地會起義的骨干成員朱子儒、朱美、楊升郎、陳金■、鄭金星、周春、侯陳帶、林大年、練四虎、巢潤章等人均是洪家拳的著名傳人,自然把拳術帶入那個時期的洪門,訓練親兵死士,但是這一時期洪門中還有不少其他門派的高手,最為人們所熟知的莫過于瓊花會館的李文茂,他是公認的詠春拳高手,另外蔡家拳、佛家拳等拳術亦在洪門中流行。

蔡九儀始創的蔡家拳比洪家拳在廣東流行還要早上百年,洪熙官的祖父洪德源的師傅,即花縣赤坭鎮田心村人麥福就是個中高手,早在洪家拳開始在花縣流傳之前,蔡家拳就已經在當地流傳。很多參加廣東天地會起義的花縣籍將士精通蔡家拳,至今該拳種依然在廣州市花都區的鄉村之間流傳。

太平天國滅亡后,李秀成的兒子,洪門中人李大和尚隱居香山斗門銀坑,并在當地傳授佛家拳法,使該拳種在斗門一帶開枝散葉。廣東省武術協會會長趙偉強老師就是這個流派的傳承人之一。由此可見,洪門中人并非只是練“洪拳”的。那么洪門中的“洪拳”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這里引用朱子儒的事例來說明當時的歷史狀況。1852年,朱福被殺,朱子儒帶領眾人與官府交涉,為了防止他們造反,最后官府同意賠款,重修被焚的祠堂房舍。其實,對朱子儒等人而言,這只是一個緩兵之計,造反是遲早的事情。這樣,如何利用這段時間盡快培養具有戰斗力的有生力量的難題,就擺在了他們的面前。

按照洪家拳練習基本功扎馬扯拳三年、十年一個訓練周期的原有模式,顯然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傳統武術界形容的“練三年洪拳的打不過練三年蔡拳的”,指的就是洪家拳對基本功的要求嚴格,耗時相對比較長,習洪拳者在訓練周期短的情況下與同時學習其他拳種的人較量就會吃虧,所以又有“洪家講橋馬,蔡家重快打”、“洪家橋馬、佛家快打”的說法。于是以洪家拳的橋馬起勢加上蔡家拳的快打或者佛家拳的快打而組成的新型組合方式就在“全勝堂”開始嘗試,第一個套路的名稱就叫“洪頭蔡尾”。六和鎮天地會首領翁芹芳在“全勝堂”學得這路拳法,并在下屬的會眾中推廣,這個套路在今天的六和鎮樂屋村、大塘鎮到莊村等地依然流傳。后來,這種能夠滿足當時武裝斗爭需要的組合方式迅速發展,涌現了十字扣打、梅花扣打、四門八肘、雪花蓋頂、猛虎下山、夜虎出林、大洪拳、小洪拳等拳術套路,這些套路目前在花都區的蓮塘村、大華村、民主村等鄉間不乏傳習者。

近代“洪頭蔡尾”的典型當屬周龍、周彪、周田的“周家”。周龍是洪門中人,所以他在編排套路時將洪門的聯絡手勢“鳳凰三點頭”作為起勢,并將整個運動模式定義為“快手洪拳”,“周家”的影響力遍及兩廣和海外華人社區,擁有大批傳承人和愛好者。林世榮在《虎鶴雙形拳》一書中注明:“……前用洪家三剪法,后以佛家羅漢拳法,此乃虎鶴雙形之大略也。”

雖然不少民間老拳師認為洪頭蔡尾、洪頭佛尾不屬于洪家拳,但筆者認為這恰恰是嶺南洪拳適應社會變化,與時俱進,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充分表現。就如典籍所記載的“此拳原有四平六鎮、三箭、鐵箭、十形等套路,后幾經傳播改進,又有虎鶴雙形拳、工字伏虎拳等”。我們只需要了解洪拳流傳體系中的每一個套路的技術特點和風格特征以及形成的歷史背景就已經足夠了。

二、三水洪拳相關的歷史人物

洪熙官

洪熙官(約1724年-1814年),本名錦熙,字孔臣,熙官為其乳名,廣東花縣赤坭竹洞村豬腰嶺人。是“南派洪拳創始人。傳說是福建茶商。另說為廣東花縣人。福建少林寺門人,參加反清復明活動,后在廣東授拳”。在朝廷禁止民間習武的年代,為了不連累家人,洪熙官只能以乳名行,并以父親經常到福建漳州一帶采購茶葉為由而對外宣稱自己是福建茶商。

“清乾隆年間,洪拳傳入花縣,在新民埠、赤坭、炭步、李溪等地設有武館,盛極一時”。由于洪拳的技術特點和風格特征符合當時的民風民情,故其一經創立就迅速傳播,遂成為傳習者眾多的廣東武術五大名家之一。

洪熙官晚年隱居香山縣小欖鎮,去世后,由他的徒弟陳東發和章锃將他安葬于大欖崗(今中山市小欖鎮飛駝嶺)。有關他的故居遺址和墓地的考證過程已詳盡記錄于廣州市廣播電視臺拍攝的大型武術紀錄片《洪拳·大名堂》之中,本文不再贅述。

駱日成

駱日成,嶺南洪拳“前五虎”之首,綽號“大頭日”,生卒不詳。對于他的習武經歷,花縣的地方志作了這樣的記載:“關帝廟位于文武廟后面,是貧苦失業游民和乞丐集居之所。傳說雍正年間,少林拳師洪熙官在清遠飛霞洞抗清活動失敗后在此設館授徒,蓮塘村青年駱日成是其首徒。”

在花都區赤坭鎮蓮塘村,“大頭日”的故事依然廣為流傳,他的故居也保存完好,他還是長篇武俠小說《南少林恩仇記》(我是山人著)中“大頭成”駱成的原型。他的后人駱國成等人已經不再習武,但對其祖上的事跡依然津津樂道。駱日成昔日并非以授徒為業,除了鄭紹忠之外,他的武藝只傳村中子侄不傳外人,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今天蓮塘村流傳的洪拳已經不是當年駱日成的三展拳和鐵線拳,而是洪頭蔡尾形式的洪拳。

朱福

朱福(約1772年-1852年),花縣新民埠朱村人,是洪熙官的第一批徒弟,嶺南洪拳“前五虎”之一。朱福曾經參加由陳爛屐四領導的嘉慶七年惠州博羅天地會起義,失敗后,逃回花縣,在炭步、李溪等地設館授徒,以教習洪拳為名,繼續從事反清復明活動,是廣東天地會早期的核心人物。“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英軍入侵廣州,朱福義憤填膺,因年老體弱不能親臨殺敵,便叫朱子儒與收山徒弟楊星郎(花名‘歪口郎楊屋人)帶領花縣天地會眾參加平英團,在牛欄崗及包圍四方炮臺之役,立功不少”。

1852年朱福遭官府以反清罪殺害,同時村中部分祠堂房舍亦被焚毀。

朱福同時也是嶺南洪拳承前啟后的重要人物,門徒眾多,著名的有兒子朱子儒,侄子朱美,以及楊升郎、“火烊雄”、陳金■、林大年、練四虎、巢潤章、賴漢英、賴漢光等人。其中楊升郎在天地會起義失敗后帶著朱福留給他的八十多斤重的關刀和腰刀潛回家鄉花縣獅嶺鎮楊一村,先是到清遠一帶設館授徒,后來回到本鎮的羅仙村、花山鎮大珠村設館,徒弟中有花縣著名的武舉人歐陽清等人。因此,朱福一脈流下的洪拳系統性保存比較完整,拳路有鐵線拳、三展拳、快拳、連橋拳、追打拳、羅漢金剛拳,器械有“關公斬蔡陽”刀法、紅纓槍、單刀夜行、雙腰刀、長棍、大耙、橫頭凳、挑仔、鋤頭等套路,現今依然在楊屋村、五星村流行。

譚敏

譚敏(約1778年-1854年),番禺北沙塘村人,嶺南洪拳“后五虎”之首。譚敏幼承家學,其祖父譚義均早年在廣州海幢寺跟洪熙官、感法習武,回鄉后將武藝教給兒孫。后來譚敏在南海馮沖金山寺跟洪熙官學習“落地生根”和“鐵指”絕技,壯年時總結了長期習武和與人較技的經驗所得,增刪了洪家三展拳,開創三展拳譚家流派,遂成嶺南洪拳一代宗師。

譚敏一脈的洪拳拳械套路計有三展拳、鐵線拳、千字拳、鐵包金棍、八卦棍、關公斬蔡陽刀法、雙刀、大耙、橫頭凳、挑仔等,今在廣州市白云區江高鎮沙龍村和花都區炭步鎮藏書院村依然流行,他的直系后人譚瑞祥武藝精湛,甚有名聲。

譚敏雖然生活在鄉間,但并不務農,而是以收“番攤”和斗蟋蟀場的保護費為生,他有兩個幫手,也是他在村外教的徒弟,一個是龍歸鎮沙亭崗人周春,另一個是清新縣太平鎮旺鰲崗人侯陳帶。譚敏沒有參加天地會,但他的這兩名弟子卻是廣東天地會的重要人物,1854年農歷六月中旬,周春夫婦在家鄉揭竿而起,侯陳帶的“同慶堂”亦在家鄉響應義舉。后來周春的“花旗軍”并入了太平天國,他本人也以顯赫的戰功獲封懷王,太平天國滅亡后不知所終。侯陳帶在廣東天地會起義后期因獨力難支,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并改名為侯勉忠。

陳金■

陳金■(1820年-1865年),本名澤,三水縣范湖鎮清湖村人。年少家貧,入箍桶鋪當學徒,稍長,到朱福設在當地的“全勝堂”武館習武并加入廣東天地會。箍桶鋪老板去世后,金■承繼其遺產,大力資助天地會發展,因此成為廣東天地會首領之一。

朱福年事漸高,遂將武館交由兒子朱子儒打理,金■由于全力資助,后來成為武館館主,朱子儒則擔任教頭一職。“全勝堂”表面是武館,其實是天地會的一個堂口,秘密訓練反清復明之士。金■為人俠義,武藝高強,與鄭金星、周春、侯陳帶并稱“四大金剛”,故亦有書籍稱其為陳金剛,這也是“金■”二字之來由。然則四人之中,也只有他一人被殺。

1854年6月26日,陳金■在范湖筑壇起義,帶領“全勝堂”七八十人攻占蘆苞都司署。東征西討中,隊伍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廣東天地會起義軍中的主要力量。1857年農歷十月,金■在廣東懷集建立大洪國,自封“南興王”,1865年10月26日,被鄭金星、陳瑞燾、甘文鑒等人設計殺害,同時遇害的還有王妃和朱子儒。

鄭紹忠

鄭紹忠(1834年-1896年),本名金星,字心泉,綽號“大口金”,三水縣樂平鎮大旗頭村人。金星家貧,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少年時為生活所迫,到花縣赤坭鎮蓮塘村幫人耕田種地,因其身材高大且任勞任怨,為東家所喜,并被駱日成收為徒弟,勞作之余,苦練武藝。

金星參加了陳金■領導的天地會起義,從糧官、先鋒,一直做到大洪國的大元帥。降清后,從安勇營千總到最后官至兩廣水師提督,領兵部尚書銜,贈光祿大夫。關于鄭紹忠與陳金■的關系,他的直系后人說是表親,但不少知情者都說陳金■是他的舅父。

三、三水洪拳的流傳狀況

(一)早期的流傳狀況

從目前傳世的史志典籍中,沒有查找到洪熙官在三水教授洪拳的相關記載。在2011年底的一次洪拳研討會上,來自肇慶市的百年紅船世家“西江■仔記”的當代傳承人陳志強師傅說,洪熙官離開金山寺后,并不是直接到鼎湖山避難,而是先在三水西南鎮的唐家村居住了一段時間。上世紀五十年代,他的父親陳峰峽曾到唐家村探訪,村里的長輩將洪熙官使用過的一把茶壺送給了他的父親,可惜這把茶壺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紅衛兵抄走后不知去向。

為了了解更多情況,筆者的學生李栩勁多次到訪三水區西南街道唐家村,向村里的老人和知情者詢問當年洪熙官在該村生活和村里洪拳的流傳狀況,但他們對洪熙官是否曾經在唐家村隱居的情況并不清楚,村里還有人練習的工字伏虎拳和虎鶴雙形拳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村里人到廣州西關打工時在武館學會后帶回村里的,在此之前村里并沒有洪拳流傳。

故老相傳,朱福曾在赤坭、炭步、李溪和自己的家鄉朱村開設武館,為了便于發展周邊地區的民眾加入天地會,他還在靠近四會、南海、清遠的三水范湖開設了“全勝堂”武館,除了三水本地的陳金■、錢登、盧偉、翁芹芳等人,還有四會的陳水、蘇程、練四虎、胡得廣、吳萬,清遠的林大年、巢潤章,南海的陳亞滿、陳亞沛、陳亞池等人都曾在武館內學藝。這些洪門中人為了反抗封建壓迫和剝削,除了自己練就一身過人的武藝,還積極訓練有志之士,為武裝斗爭培養有生力量,這樣就為洪拳的迅速發展傳播提供了機會。

(二)近、現代的流傳狀況

據《三水縣志》記載:“抗戰前,縣內拳師有:舊三水城鄧應、西南鎮■仔記(陳武烈、陳飛鳳)及其妹陳幗英、鄧(錦)濤、鄧(容)滿和鄧蝦(女)、鄧飛鳳;陳斗、胡奇彪;抗戰后有劉桂及蘆苞圩的徐芝甫、姚二、梁獲舟等人。有些拳師兼教舞獅,多數兼醫跌打刀傷,走江湖賣武賣藥……”在此,我們大約可以了解這一時期三水武術的總體狀況。

西南鎮■仔記武館

陳飛鳳、陳武烈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的父親陳樹培出生在廣東省高要縣沙浦村,八歲入紅船戲班學藝,師承“纏腳勝”,擅演武戲,精通鐵線拳、密展拳、五形拳、雪刀、十字梅花雙刀、青龍偃月刀等洪拳拳械套路。滿師后,征得師父同意,以這對孿生兄弟為記另立門戶,取名“兩廣省河■仔記”紅船戲班。樹培之妻黃金笑,出生于廣東東莞的一個武術世家,除了拳械套路外,尤擅使一柄東莞大耙。因此這個紅船世家的武藝又集兩家之所長。

孿生兄弟的老大陳飛鳳,是陳樹培的第三子,自幼隨父母習武,成年后曾到福建少林寺學藝,練就一身好武功。他以一對雙鏢、一把七星刀、一條五節鋼鞭威震武林。抗日戰爭時期,他參加了抗日游擊隊,曾夜摸敵營,孤身手刃六個日本鬼子,堪稱英雄虎膽,其故事流傳至今。他所練的武術功法是“心眼合一肘勁鏢、雪花飛舞藏金刀、騰空腰折龍點水、昂龍反水一秒鐘、毒蛇吞霧倒插花、混龍橫掃蓋青天……”等,西南鎮■仔記武館就是由他主理的。

陳幗英是陳樹培的二女,武林稱之為“豆皮妹”。身材高大、眼如銅鈴、酷似男兒的她也自幼隨父母習武,以一對柳葉雙刀、一條奪命響鈴縐紗帶享譽武林。早年在西南鎮■仔記武館授徒,后來在白坭衛生院當跌打醫生。1959年秋,在廣東省武術比賽上榮獲老年女子組冠軍,并執教三水體校武術隊,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

鄧龍、鄧錦濤、鄧容滿、鄧鎮江

這是一個武林世家中的三代人,從他們的高祖鄧瑞昌在家鄉南海縣和順的馮沖金山寺跟隨洪熙官學拳起,洪家拳就一直在這個家族內流傳。威壯公是瑞昌公之子,自幼跟隨父親習武,成年后,以經營木屐店為生,閑時帶著兒子鄧龍一起練武,并將一身武藝悉數傳授,使年輕的鄧龍以洪家拳的拳、棍享譽羊城,被時人稱為“嶺南棍王”。

從《廣州市志》、《三水縣志》等大量的史志典籍中我們都能找到鄧龍師祖的相關記載。清末民初,廣州市大塘村的鄉紳們就禮聘他到村中設館授徒,從此洪家拳在當地流傳上百年。大塘村人、國民革命軍第五軍軍長李福林宴請鄧龍的兒子鄧錦濤老師到他的“觀蔭別墅”授拳,還將鄧家秘傳的刀法引入軍中,成為上陣肉搏的“必殺技”。改革開放后,大塘村的父老們再請鄧錦濤老師的兒子鄧鎮江到村中執教,延續了大塘村與鄧家祖孫三代上百年的交情,也因此成就了一段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嶺南武林佳話。

鄧龍師祖早年曾在三水縣的西南鎮設館授徒,并在河口、白坭、蘆苞等鄉鎮設有分館。1923年鄧錦濤老師正式被三水縣政府禮聘為武術老師,在當地的學校、社團傳授武術,有詩贊他“少日聲蜚三水口,壯年譽滿五羊城”。為了充實自身的武術修養,鄧錦濤老師還不斷向名家們請益,系統學習俠家拳和楊式太極拳(楊守中先生親傳)。新中國成立后,受廣東省體委的委派,到北京學習國家規定的武術套路,從此致力于推廣普及工作,尤其是24式簡化太極拳在廣東省內各地的全面鋪開,他可謂不遺余力。德高望重的鄧錦濤老師還曾擔任廣東省武術協會副主席、廣州市武術協會副主席等社會公職,并有《俠家拳》、《南少林十三槍棍法》等武術著作傳世。

自幼習武的鄧鎮江老師在1960年舉辦的全國第二屆武術運動會上榮獲男子南拳第二,在1964年舉辦的全國十九單位武術暨射箭錦標賽上榮獲乙組全能第一名。1973年鄧鎮江老師執教三水體校,正式開始了他的教學生涯,學生梁小婉當年就榮獲一項全國第一,不少學生在省、市武術比賽上獲得優異成績,為三水武術運動的發展貢獻良多。

鄧容滿是鄧鎮江的堂叔,武林人士多尊稱他為“滿叔”,青壯年時期就以一身過硬的功夫被廣州市內多個商會禮聘為武術教練。他經常到三水協助兄長開展教學活動和到各鄉鎮表演武術、醒獅,以撞捶、拳拆、散手、羅漢雙刀、十三槍棍等家傳洪家拳械著稱。

六和鎮樂屋村

樂屋村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村落,這里的客家圍屋雖然歷經滄桑,卻依然保存完好。據傳,該村村民樂良潦早年曾跟隨翁屋村的客家人翁芹芳加入天地會,成為反清復明之士,并在活動中學會了洪家拳的拳械套路。六和天地會在翁芹芳的領導下加入了廣東天地會起義,反抗封建壓迫和剝削,樂良潦成為起義軍中的勇士,沖鋒陷陣,死而后已。起義失敗后,他被迫遠走異鄉,以販茶為生。

官府對起義者的追殺放緩后,厭倦了販夫走卒生活的樂良潦回到家鄉,務農之余,將所學的蝴蝶掌、洪拳、洪頭蔡尾拳、左右六點半棍、雙刀、大刀、大扒等拳械套路悉心傳授給子孫和村中同族的子侄,由此洪家拳在樂屋村流傳至今,歷久不衰。

到了清末民初,村里的鄉紳又請來三水當地有名的拳師周榮華和周世昌在村中設館授徒,教樂姓子弟洪拳和舞獅。樂良潦的曾孫樂佰勝除了繼承家傳的洪家拳外,也到村中的祠堂跟這兩位師傅學習伏虎拳、五郎八卦棍和舞貓形獅,集大成后,就在六和、大塘一帶設館授徒。

大塘鎮到莊村

清咸豐年間,在清遠一帶以燒炭為生的洪熙官族人后裔洪勝公從花縣赤坭鎮竹洞村豬腰嶺遷居三水縣大塘鎮到莊村,在這個北江邊上風景秀美且水路運輸業發達的地方,娶妻生了五個兒子:伯泉、友泉、允泉、偉泉和貴祥。

洪允泉武藝高強,年輕時參加廣西陸軍,回鄉后擔任民團總領,抗日戰爭期間曾組織村民消滅了到鄉里掃蕩的日偽軍。他的兒子洪志祥自幼習洪拳,成年后在廣州市內某藥廠工作,后來隨廠遷到香港,曾在孫中山國術健身總會教拳并參與拍攝武打片。

洪志祥的兩個兒子福和、德和一直生活在鄉下,無緣跟隨父親習武,長大之后,兄弟二人就和村里的二三十個年輕人一起湊錢請六和鎮樂屋村的樂佰勝師傅到村里設館教洪拳,一學就是十五年時間,并供養師傅直到天年。他們和當地的拳師們素有往來,尤與樂屋村、豆地腳村、大頭崗村的師傅們感情甚篤,每年過年的時候,這三村的師傅們就會各組一棚獅到兄弟二人家中舞獅拜年,傳統氛圍非常濃厚。

六和鎮鄧邊村大頭崗村

提起六和鎮鄧邊村大頭崗大二村的鐘成就老師傅,當地的拳師們無不豎起大拇指。鐘師傅10歲就跟人學洪拳,14歲跟四湖街教門白錄先生門弟鐘志和師傅系統學習洪拳,19歲再到廣州海幢寺跟隨李北師傅繼續深造。經過系統的學習和刻苦的訓練,武藝高強的鐘師傅30歲就在六和鎮開館授徒,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六和鎮創辦“雄英堂”,以“群英獅”聞名三水。

改革開放初期,武術熱潮涌起。1980年至1988年期間,鐘師傅帶著兒子鐘錦良和幾個徒弟在六和、蘆苞、肇慶逕口重開武館,那個時候他已經60多歲了,還雄風不減,代表三水縣到廣州、佛山、順德、中山等地參加省、市武術比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其中1985年參加廣東省武術比賽,榮獲老年組1金2銅3個獎項。當年的獎狀、獎章均由三水縣體委保存。

鐘師傅傳授的洪家拳拳械套路有小洪拳24點、76點羅漢拳、108點大洪拳、五形拳、太子擔旗棍、金雞拾谷鎖喉棍、羅漢八卦雙刀、倒插金叉羅漢扒、橫頭凳、關刀等,另外還有一路莫家拳的拳法套路。

由此可見,近代洪拳流入三水的途徑可謂五花八門,無法一一敘述,總而言之,三水是一片藏龍臥虎之地。可以說,三水洪拳過去的輝煌是先輩們用心血、汗水乃至生命創造的,他們的事跡載入史冊,流傳于世,而它的未來必將屬于辛勤耕耘、默默付出、不懈努力的守護者。我們衷心祝愿三水洪拳的明天光輝燦爛,前程似錦。

孿生兄弟的老大陳飛鳳,是陳樹培的第三子,自幼隨父母習武,成年后曾到福建少林寺學藝,練就一身好武功。他以一對雙鏢、一把七星刀、一條五節鋼鞭威震武林。抗日戰爭時期,他參加了抗日游擊隊,曾夜摸敵營,孤身手刃六個日本鬼子,堪稱英雄虎膽,其故事流傳至今。他所練的武術功法是“心眼合一肘勁鏢、雪花飛舞藏金刀、騰空腰折龍點水、昂龍反水一秒鐘、毒蛇吞霧倒插花、混龍橫掃蓋青天……”等,西南鎮■仔記武館就是由他主理的。

陳幗英是陳樹培的二女,武林稱之為“豆皮妹”。身材高大、眼如銅鈴、酷似男兒的她也自幼隨父母習武,以一對柳葉雙刀、一條奪命響鈴縐紗帶享譽武林。早年在西南鎮■仔記武館授徒,后來在白坭衛生院當跌打醫生。1959年秋,在廣東省武術比賽上榮獲老年女子組冠軍,并執教三水體校武術隊,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

鄧龍、鄧錦濤、鄧容滿、鄧鎮江

這是一個武林世家中的三代人,從他們的高祖鄧瑞昌在家鄉南海縣和順的馮沖金山寺跟隨洪熙官學拳起,洪家拳就一直在這個家族內流傳。威壯公是瑞昌公之子,自幼跟隨父親習武,成年后,以經營木屐店為生,閑時帶著兒子鄧龍一起練武,并將一身武藝悉數傳授,使年輕的鄧龍以洪家拳的拳、棍享譽羊城,被時人稱為“嶺南棍王”。

從《廣州市志》、《三水縣志》等大量的史志典籍中我們都能找到鄧龍師祖的相關記載。清末民初,廣州市大塘村的鄉紳們就禮聘他到村中設館授徒,從此洪家拳在當地流傳上百年。大塘村人、國民革命軍第五軍軍長李福林宴請鄧龍的兒子鄧錦濤老師到他的“觀蔭別墅”授拳,還將鄧家秘傳的刀法引入軍中,成為上陣肉搏的“必殺技”。改革開放后,大塘村的父老們再請鄧錦濤老師的兒子鄧鎮江到村中執教,延續了大塘村與鄧家祖孫三代上百年的交情,也因此成就了一段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嶺南武林佳話。

鄧龍師祖早年曾在三水縣的西南鎮設館授徒,并在河口、白坭、蘆苞等鄉鎮設有分館。1923年鄧錦濤老師正式被三水縣政府禮聘為武術老師,在當地的學校、社團傳授武術,有詩贊他“少日聲蜚三水口,壯年譽滿五羊城”。為了充實自身的武術修養,鄧錦濤老師還不斷向名家們請益,系統學習俠家拳和楊式太極拳(楊守中先生親傳)。新中國成立后,受廣東省體委的委派,到北京學習國家規定的武術套路,從此致力于推廣普及工作,尤其是24式簡化太極拳在廣東省內各地的全面鋪開,他可謂不遺余力。德高望重的鄧錦濤老師還曾擔任廣東省武術協會副主席、廣州市武術協會副主席等社會公職,并有《俠家拳》、《南少林十三槍棍法》等武術著作傳世。

自幼習武的鄧鎮江老師在1960年舉辦的全國第二屆武術運動會上榮獲男子南拳第二,在1964年舉辦的全國十九單位武術暨射箭錦標賽上榮獲乙組全能第一名。1973年鄧鎮江老師執教三水體校,正式開始了他的教學生涯,學生梁小婉當年就榮獲一項全國第一,不少學生在省、市武術比賽上獲得優異成績,為三水武術運動的發展貢獻良多。

鄧容滿是鄧鎮江的堂叔,武林人士多尊稱他為“滿叔”,青壯年時期就以一身過硬的功夫被廣州市內多個商會禮聘為武術教練。他經常到三水協助兄長開展教學活動和到各鄉鎮表演武術、醒獅,以撞捶、拳拆、散手、羅漢雙刀、十三槍棍等家傳洪家拳械著稱。

六和鎮樂屋村

樂屋村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村落,這里的客家圍屋雖然歷經滄桑,卻依然保存完好。據傳,該村村民樂良潦早年曾跟隨翁屋村的客家人翁芹芳加入天地會,成為反清復明之士,并在活動中學會了洪家拳的拳械套路。六和天地會在翁芹芳的領導下加入了廣東天地會起義,反抗封建壓迫和剝削,樂良潦成為起義軍中的勇士,沖鋒陷陣,死而后已。起義失敗后,他被迫遠走異鄉,以販茶為生。

官府對起義者的追殺放緩后,厭倦了販夫走卒生活的樂良潦回到家鄉,務農之余,將所學的蝴蝶掌、洪拳、洪頭蔡尾拳、左右六點半棍、雙刀、大刀、大扒等拳械套路悉心傳授給子孫和村中同族的子侄,由此洪家拳在樂屋村流傳至今,歷久不衰。

到了清末民初,村里的鄉紳又請來三水當地有名的拳師周榮華和周世昌在村中設館授徒,教樂姓子弟洪拳和舞獅。樂良潦的曾孫樂佰勝除了繼承家傳的洪家拳外,也到村中的祠堂跟這兩位師傅學習伏虎拳、五郎八卦棍和舞貓形獅,集大成后,就在六和、大塘一帶設館授徒。

大塘鎮到莊村

清咸豐年間,在清遠一帶以燒炭為生的洪熙官族人后裔洪勝公從花縣赤坭鎮竹洞村豬腰嶺遷居三水縣大塘鎮到莊村,在這個北江邊上風景秀美且水路運輸業發達的地方,娶妻生了五個兒子:伯泉、友泉、允泉、偉泉和貴祥。

洪允泉武藝高強,年輕時參加廣西陸軍,回鄉后擔任民團總領,抗日戰爭期間曾組織村民消滅了到鄉里掃蕩的日偽軍。他的兒子洪志祥自幼習洪拳,成年后在廣州市內某藥廠工作,后來隨廠遷到香港,曾在孫中山國術健身總會教拳并參與拍攝武打片。

洪志祥的兩個兒子福和、德和一直生活在鄉下,無緣跟隨父親習武,長大之后,兄弟二人就和村里的二三十個年輕人一起湊錢請六和鎮樂屋村的樂佰勝師傅到村里設館教洪拳,一學就是十五年時間,并供養師傅直到天年。他們和當地的拳師們素有往來,尤與樂屋村、豆地腳村、大頭崗村的師傅們感情甚篤,每年過年的時候,這三村的師傅們就會各組一棚獅到兄弟二人家中舞獅拜年,傳統氛圍非常濃厚。

六和鎮鄧邊村大頭崗村

提起六和鎮鄧邊村大頭崗大二村的鐘成就老師傅,當地的拳師們無不豎起大拇指。鐘師傅10歲就跟人學洪拳,14歲跟四湖街教門白錄先生門弟鐘志和師傅系統學習洪拳,19歲再到廣州海幢寺跟隨李北師傅繼續深造。經過系統的學習和刻苦的訓練,武藝高強的鐘師傅30歲就在六和鎮開館授徒,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六和鎮創辦“雄英堂”,以“群英獅”聞名三水。

改革開放初期,武術熱潮涌起。1980年至1988年期間,鐘師傅帶著兒子鐘錦良和幾個徒弟在六和、蘆苞、肇慶逕口重開武館,那個時候他已經60多歲了,還雄風不減,代表三水縣到廣州、佛山、順德、中山等地參加省、市武術比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其中1985年參加廣東省武術比賽,榮獲老年組1金2銅3個獎項。當年的獎狀、獎章均由三水縣體委保存。

鐘師傅傳授的洪家拳拳械套路有小洪拳24點、76點羅漢拳、108點大洪拳、五形拳、太子擔旗棍、金雞拾谷鎖喉棍、羅漢八卦雙刀、倒插金叉羅漢扒、橫頭凳、關刀等,另外還有一路莫家拳的拳法套路。

由此可見,近代洪拳流入三水的途徑可謂五花八門,無法一一敘述,總而言之,三水是一片藏龍臥虎之地。可以說,三水洪拳過去的輝煌是先輩們用心血、汗水乃至生命創造的,他們的事跡載入史冊,流傳于世,而它的未來必將屬于辛勤耕耘、默默付出、不懈努力的守護者。我們衷心祝愿三水洪拳的明天光輝燦爛,前程似錦。

孿生兄弟的老大陳飛鳳,是陳樹培的第三子,自幼隨父母習武,成年后曾到福建少林寺學藝,練就一身好武功。他以一對雙鏢、一把七星刀、一條五節鋼鞭威震武林。抗日戰爭時期,他參加了抗日游擊隊,曾夜摸敵營,孤身手刃六個日本鬼子,堪稱英雄虎膽,其故事流傳至今。他所練的武術功法是“心眼合一肘勁鏢、雪花飛舞藏金刀、騰空腰折龍點水、昂龍反水一秒鐘、毒蛇吞霧倒插花、混龍橫掃蓋青天……”等,西南鎮■仔記武館就是由他主理的。

陳幗英是陳樹培的二女,武林稱之為“豆皮妹”。身材高大、眼如銅鈴、酷似男兒的她也自幼隨父母習武,以一對柳葉雙刀、一條奪命響鈴縐紗帶享譽武林。早年在西南鎮■仔記武館授徒,后來在白坭衛生院當跌打醫生。1959年秋,在廣東省武術比賽上榮獲老年女子組冠軍,并執教三水體校武術隊,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

鄧龍、鄧錦濤、鄧容滿、鄧鎮江

這是一個武林世家中的三代人,從他們的高祖鄧瑞昌在家鄉南海縣和順的馮沖金山寺跟隨洪熙官學拳起,洪家拳就一直在這個家族內流傳。威壯公是瑞昌公之子,自幼跟隨父親習武,成年后,以經營木屐店為生,閑時帶著兒子鄧龍一起練武,并將一身武藝悉數傳授,使年輕的鄧龍以洪家拳的拳、棍享譽羊城,被時人稱為“嶺南棍王”。

從《廣州市志》、《三水縣志》等大量的史志典籍中我們都能找到鄧龍師祖的相關記載。清末民初,廣州市大塘村的鄉紳們就禮聘他到村中設館授徒,從此洪家拳在當地流傳上百年。大塘村人、國民革命軍第五軍軍長李福林宴請鄧龍的兒子鄧錦濤老師到他的“觀蔭別墅”授拳,還將鄧家秘傳的刀法引入軍中,成為上陣肉搏的“必殺技”。改革開放后,大塘村的父老們再請鄧錦濤老師的兒子鄧鎮江到村中執教,延續了大塘村與鄧家祖孫三代上百年的交情,也因此成就了一段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嶺南武林佳話。

鄧龍師祖早年曾在三水縣的西南鎮設館授徒,并在河口、白坭、蘆苞等鄉鎮設有分館。1923年鄧錦濤老師正式被三水縣政府禮聘為武術老師,在當地的學校、社團傳授武術,有詩贊他“少日聲蜚三水口,壯年譽滿五羊城”。為了充實自身的武術修養,鄧錦濤老師還不斷向名家們請益,系統學習俠家拳和楊式太極拳(楊守中先生親傳)。新中國成立后,受廣東省體委的委派,到北京學習國家規定的武術套路,從此致力于推廣普及工作,尤其是24式簡化太極拳在廣東省內各地的全面鋪開,他可謂不遺余力。德高望重的鄧錦濤老師還曾擔任廣東省武術協會副主席、廣州市武術協會副主席等社會公職,并有《俠家拳》、《南少林十三槍棍法》等武術著作傳世。

自幼習武的鄧鎮江老師在1960年舉辦的全國第二屆武術運動會上榮獲男子南拳第二,在1964年舉辦的全國十九單位武術暨射箭錦標賽上榮獲乙組全能第一名。1973年鄧鎮江老師執教三水體校,正式開始了他的教學生涯,學生梁小婉當年就榮獲一項全國第一,不少學生在省、市武術比賽上獲得優異成績,為三水武術運動的發展貢獻良多。

鄧容滿是鄧鎮江的堂叔,武林人士多尊稱他為“滿叔”,青壯年時期就以一身過硬的功夫被廣州市內多個商會禮聘為武術教練。他經常到三水協助兄長開展教學活動和到各鄉鎮表演武術、醒獅,以撞捶、拳拆、散手、羅漢雙刀、十三槍棍等家傳洪家拳械著稱。

六和鎮樂屋村

樂屋村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村落,這里的客家圍屋雖然歷經滄桑,卻依然保存完好。據傳,該村村民樂良潦早年曾跟隨翁屋村的客家人翁芹芳加入天地會,成為反清復明之士,并在活動中學會了洪家拳的拳械套路。六和天地會在翁芹芳的領導下加入了廣東天地會起義,反抗封建壓迫和剝削,樂良潦成為起義軍中的勇士,沖鋒陷陣,死而后已。起義失敗后,他被迫遠走異鄉,以販茶為生。

官府對起義者的追殺放緩后,厭倦了販夫走卒生活的樂良潦回到家鄉,務農之余,將所學的蝴蝶掌、洪拳、洪頭蔡尾拳、左右六點半棍、雙刀、大刀、大扒等拳械套路悉心傳授給子孫和村中同族的子侄,由此洪家拳在樂屋村流傳至今,歷久不衰。

到了清末民初,村里的鄉紳又請來三水當地有名的拳師周榮華和周世昌在村中設館授徒,教樂姓子弟洪拳和舞獅。樂良潦的曾孫樂佰勝除了繼承家傳的洪家拳外,也到村中的祠堂跟這兩位師傅學習伏虎拳、五郎八卦棍和舞貓形獅,集大成后,就在六和、大塘一帶設館授徒。

大塘鎮到莊村

清咸豐年間,在清遠一帶以燒炭為生的洪熙官族人后裔洪勝公從花縣赤坭鎮竹洞村豬腰嶺遷居三水縣大塘鎮到莊村,在這個北江邊上風景秀美且水路運輸業發達的地方,娶妻生了五個兒子:伯泉、友泉、允泉、偉泉和貴祥。

洪允泉武藝高強,年輕時參加廣西陸軍,回鄉后擔任民團總領,抗日戰爭期間曾組織村民消滅了到鄉里掃蕩的日偽軍。他的兒子洪志祥自幼習洪拳,成年后在廣州市內某藥廠工作,后來隨廠遷到香港,曾在孫中山國術健身總會教拳并參與拍攝武打片。

洪志祥的兩個兒子福和、德和一直生活在鄉下,無緣跟隨父親習武,長大之后,兄弟二人就和村里的二三十個年輕人一起湊錢請六和鎮樂屋村的樂佰勝師傅到村里設館教洪拳,一學就是十五年時間,并供養師傅直到天年。他們和當地的拳師們素有往來,尤與樂屋村、豆地腳村、大頭崗村的師傅們感情甚篤,每年過年的時候,這三村的師傅們就會各組一棚獅到兄弟二人家中舞獅拜年,傳統氛圍非常濃厚。

六和鎮鄧邊村大頭崗村

提起六和鎮鄧邊村大頭崗大二村的鐘成就老師傅,當地的拳師們無不豎起大拇指。鐘師傅10歲就跟人學洪拳,14歲跟四湖街教門白錄先生門弟鐘志和師傅系統學習洪拳,19歲再到廣州海幢寺跟隨李北師傅繼續深造。經過系統的學習和刻苦的訓練,武藝高強的鐘師傅30歲就在六和鎮開館授徒,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六和鎮創辦“雄英堂”,以“群英獅”聞名三水。

改革開放初期,武術熱潮涌起。1980年至1988年期間,鐘師傅帶著兒子鐘錦良和幾個徒弟在六和、蘆苞、肇慶逕口重開武館,那個時候他已經60多歲了,還雄風不減,代表三水縣到廣州、佛山、順德、中山等地參加省、市武術比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其中1985年參加廣東省武術比賽,榮獲老年組1金2銅3個獎項。當年的獎狀、獎章均由三水縣體委保存。

鐘師傅傳授的洪家拳拳械套路有小洪拳24點、76點羅漢拳、108點大洪拳、五形拳、太子擔旗棍、金雞拾谷鎖喉棍、羅漢八卦雙刀、倒插金叉羅漢扒、橫頭凳、關刀等,另外還有一路莫家拳的拳法套路。

由此可見,近代洪拳流入三水的途徑可謂五花八門,無法一一敘述,總而言之,三水是一片藏龍臥虎之地。可以說,三水洪拳過去的輝煌是先輩們用心血、汗水乃至生命創造的,他們的事跡載入史冊,流傳于世,而它的未來必將屬于辛勤耕耘、默默付出、不懈努力的守護者。我們衷心祝愿三水洪拳的明天光輝燦爛,前程似錦。

猜你喜歡
武術
論大同武術的發展
少林與太極(2023年7期)2023-08-25 05:29:18
少林武術文化系列之二 少林武術與中醫養生
少林與太極(2023年4期)2023-07-14 07:47:18
武術的“語言批評”
少林與太極(2023年5期)2023-07-14 03:01:16
孔院武術,想說愛你真的不太容易
少林與太極(2023年3期)2023-07-14 02:49:18
中華武術
黃河之聲(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近十年武術產業的回顧與瞻望
武術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6
新型涵道武術擂臺機器人
中國市場(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26
武術
小主人報(2016年11期)2016-02-28 20:50:43
對外武術專門人才培養初探
梅山武術無形資產的保護與開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九色91在线视频|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精品国产Ⅴ无码大片在线观看81|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www.精品视频| 欧美激情网址|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免费观看| 日韩黄色在线|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国产一级裸网站|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婷婷六月|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天天躁狠狠躁|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首页|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不卡|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xxx| 精品色综合| 免费在线色|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成人一级|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欧美激情福利|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久久永久视频| 好吊日免费视频|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亚洲无码四虎黄色网站|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奇米777|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亚洲精品网站|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亚洲人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va|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5555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在线a视频|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国产最爽的乱婬视频国语对白|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国产女人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激情午夜婷婷| 国产精品蜜臀| 中字无码精油按摩中出视频| 免费毛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