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
率先實現崛起、率先實現小康是42萬南溪人共同追逐的夢想,也是“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的核心內容。立足區情實際,南溪就如何打造一流的服務環境,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加快實現“全域開放的橋頭堡、產業活躍的增長極、創新跨越的示范區”奮斗目標進行了積極地探索與思考。
全域開放,增強發展動力
當前,在區域競相發展的緊迫形勢下,只有敢于突破思想束縛,推動全域開放,加強區域合作,才能增強內生動力,緊跟時代步伐。
一是推動思想解放,凝聚發展共識。解放思想是一個永恒的課題,是開啟新征程、開辟新路徑、開創新局面的“金鑰匙”,沒有思想的解放,也就不會有南溪近年來的發展成就。實現“三個定位”戰略目標,更需要從發展理念上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形成共識。
二是擴大開放投資,增強發展后勁。新形勢,新要求,新使命,南溪只有搶抓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成渝經濟區、川南經濟區、沿江經濟帶等重大機遇,完善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放體系,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快“走出去”步伐,才能搶占特色開放領域制高點。因此,南溪要牢固樹立“全域開放”理念,打好新區牌、產業牌、沿江牌,借助西博會、住博會、豆腐干文化藝術節等節會平臺,抓好產業鏈條招商和產業集群招商,著力引進戰略型新興產業和重大戰略投資項目。同時,要加緊謀劃儲備一批重大項目,精心策劃包裝“千億產業計劃”和“千億項目庫”,努力建設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新高地和吸納外來資本項目的新“洼地”。
三是加強戰略合作,提升發展水平。在全省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的背景下,南溪發展的外部環境越來越好、政策空間越來越大,只有主動尋求與大企業、大集團戰略合作,強化產學研戰略聯盟,借勢借智借力發展,才能在區域競爭中爭上游、站排頭。站在更高的發展平臺上,南溪應強化政企之間、校企之間、企業之間的高層次、深領域的項目合作、人才合作、科技合作,進一步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特色明顯的新區發展規劃,全面促進南溪經濟社會提質增速。
統籌推進,構筑優質平臺
按照科學發展、富民強區要求,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積極探索構建具有時代特征、南溪特色的“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發展平臺。
一是加快園區建設,構筑企業之家。堅持市場運作,按照市區共建體制,加快完善食品園區、輕化工園區道路、管網、綠化、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不斷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同時,提升服務效能,為園區企業順利入駐、抱團發展、集群發展做好一條龍服務工作,著力做好與四川能投集團合作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服務工作,打造一流的政務服務環境。
二是加快城鎮建設,打造宜居之城。充分挖掘南溪古城文化和長江文明,注重新老融合、實施文旅聯姻,適度超前規劃和建設與城鎮規模、容量相匹配的基礎設施,重點推進古街古城墻修繕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進城市景觀升級、中心城鎮綠地系統建設,倡導綠色生活、低碳生活,建設“綠色、生態、健康”的人居環境,打造生態宜居的濱江新城。
三是加快交通建設,暢通發展之路。著眼南溪交通發展,重點應加快宜賓港學堂壩作業區、羅龍作業區、南(溪)陽(春)紅(橋)快速通道、自貢大件路、南溪至內江的高速公路等項目建設,爭取成綿遂內自宜城際鐵路(內自宜段)、內昆鐵路、宜賓城市輕軌經南溪設站,加快長江1號橋(南溪城區—江南鎮)項目啟動前期工作,大力延伸城市空間半徑,打造宜賓市輻射吸納川滇黔的次級交通樞紐。
三產互動,提升競爭實力
按照“一三互動、接二連三”思路,用政策集聚產業,靠市場培育集群,夯實一產、做強二產、培育三產,努力成為全市“產業活躍的增長極”。
一是要推動農業產業向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轉型發展,以川南休閑谷、柏木村綜合體為樣板,重點扶持發展花卉苗木、特色水產、優質蔬菜等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采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扶持發展特色農產品原料基地,建設30萬畝蔬菜基地、10萬畝大豆基地、10萬畝紅糧基地,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農業產業。
二是要大力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圍繞食品、輕工、精細化工、機械制造四大主導產業,集中加快宜賓紙業、惠美精紡、六尺巷酒業、白云邊酒業、恒旭機械、奧帕特機車等項目的推進工作,推動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形成“百億航母、十億旗艦、億元骨干”企業發展格局。
三是要圍繞“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一體”理念,堅持錯位發展、搶占產業高端,不斷提升城市經濟實力。以南溪古街業態培育為引擎,大力發展商貿物流、商務會展、信息咨詢、餐飲娛樂、休閑旅游、創新創意等城市業態,加快推進麗雅時代總部金融街區、文化創意動漫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努力構建與新型工業相配套、與城市發展相協調的現代服務業體系,不斷提升中心城市服務功能。
創新驅動,筑牢社會保障
科學發展是時代主題,創新驅動是時代特征。南溪要實現“兩個率先”,必須突破制度機制約束,大膽改革、勇于創新,才能加快成為“創新跨越的示范區”。
在破除制度機制約束上,南溪必須搶抓先行先試機遇,深化農村綜合配套改革、城鄉保障體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通過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提升綜合競爭力,探索出一條具有南溪特色的改革創新之路。
同時,要加大投融資管理體制改革力度,創新項目融資渠道,加快小額貸款公司和擔保公司組建,探索成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大力實施土地增減雙掛鉤,搞好裴石鄉、留賓鄉、江南鎮等鄉鎮土地規劃和整理,加大土地指標爭取力度,切實保障企業、重點項目用地需求。
要堅定“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分享”服務理念,以“平安南溪”創建活動為載體,統籌教育、醫療、文化、社會保障等社會民生事業,整體推進社會管理平臺建設、數字南溪建設、社會組織建設等各方面工作,抓好特殊人群管理服務、兩新組織建設、公共安全體系完善等重點工作,著力創新社會服務與管理,打造行政效率更高、服務質量更好、群眾更加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作者系中共宜賓市南溪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