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艷
近幾年來,人民銀行國庫部門開展業務創新,創新業務的開展,在提升國庫服務水平,加快稅款入庫速度,提高資金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針對創新項目運行以來的風險狀況,我們對其風險控制狀況進行了調查。
一、創新項目的特點
1.財稅庫銀橫向聯網系統的現狀
財稅庫銀橫向聯網系統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了稅務機關、人民銀行和商業銀行各自業務處理信息系統之間的網絡連接,建立起了稅務、國庫、商業銀行之間高效、實用、可靠的電子信息通道。通過聯網,實現了以電子繳稅為核心的稅款繳納、劃解、入庫的全程電子化,各部門間的信息共享,稅款自動扣劃、實時清算、自動入庫、自動銷號和實時查詢,實現了納稅人足不出戶就能完成申報繳稅,加快了稅款入庫速度,提高了財政資金支付、清算效率。
2.直接支付電子化系統的現狀
直接支付業務處理電子化,財政通過網絡系統發送直接支付信息、國庫審核生成電子文件、自動支付清算資金、生成業務回執、發送回執并與財政核對賬務的電子化業務處理流程,電子支付信息往來加密加押處理,確保了財政資金安全。通過財庫行聯網系統的身份認證、權限控制,日志記錄等,對直接支付進行事前風險控制、事中實時監督,事后分析核查,有效地規避了國庫核算操作風險,確保了國庫資金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風險點
1.支付風險集中
一是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推行,將財政資金集中國庫管理,使預算單位支出管理責任減弱,國庫部門全面負責單一賬戶體系間財政資金支付清算工作,國庫支付風險集中;二是國庫作為直接參與者參加支付系統后,使國庫資金清算從相對封閉、間接化轉向了開放、直接化,原來由會計營業部門承擔的資金清算風險轉化為國庫直接負責,國庫資金清算任務加重,但監控環節減少,使內部風險點越來越集中。
2.監管風險突出
一是柜面監督功能弱化。稅務通過電子稅票信息辦理繳款業務,取消了紙質繳款書的傳遞,使得國庫人員無法對提入的電子稅票信息進行全面細致審核,對電子信息差錯無法及時糾正,一旦系統參數設置稍有偏差,容易造成核算差錯,產生核算風險;二是集中支付改革后,使國庫監督的范圍從原來的憑證審核,延伸到代理銀行和商品勞務供應商的開戶銀行,增加了零余額賬戶監督管理和代理銀行資金清算等風險防范內容,目前國庫對財政、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的使用違規問題,監督效果不明顯,形成管理風險。
3.系統功能缺陷
一是國庫核算系統對人民銀行承辦直接支付業務模式,缺乏自動的額度控制功能,易形成超額度支付清算風險;二是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后,國庫對賬范圍延伸到代理銀行,而國庫會計核算系統4.0.1.0版無自動對賬功能,降低了與代理銀行、財政部門對賬的及時性與準確性;三是退庫及更正業務風險。國庫辦理退庫及更正業務需查閱原始繳款書作業務處理依據并進行標注,而目前聯網系統不能打印入庫流水信息,查詢受時間跨度的限制,一旦發生重復退庫業務,國庫難以及時控制;四是系統對國庫資金清算時細節性的環節缺乏風險控制,管理尚不夠嚴密,如清算崗隨時可將核算過程中的待處理款項進行解掛劃轉,暫收、暫付款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風險。五是會計主管權限過大。現行國庫核算系統對用戶管理及用戶授權未實行分開管理,會計主管可通過增設操作員方式,獨立完成所有崗位業務操作;六是操作的不可逆性,由于支付系統是一種實時網絡系統,不可能進行賬務恢復,因此操作上的失誤有可能導致系統無法正常運行。
4.聯網業務數據傳輸和轉換風險
橫向聯網的電子信息和資金劃轉依靠計算機網絡,在財、稅、庫、行等諸多部門之間傳遞,存在被網絡病毒入侵、不法分子惡意攻擊及網絡設備或線路損壞等因素的干擾,資金安全和數據的準確性存在傳輸風險。
三、對策及建議
1.切實提高人員素質
人員素質是風險控制的關健,一是要加強對新業務、新政策的學習培訓,提高國庫干部隊伍的業務應變能力和政策水平;二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從思想源頭上削除道德風險隱患。
2.提高風險控制意識
面對創新業務帶來的國庫風險業務風險,各級國庫領導更應重視風險控制和風險管理,要牢固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克服麻痹思想,認真履行檢查監督職責,抓好制度落實。
3.加強內控制度建設
一是針對財政國庫體制改革與國庫業務創新,及時修訂完善國庫管理法律法規制度。二是應盡快建立電子憑證認證、業務操作規范,以及財政、稅務、銀行入網的資格等系統管理制度;二是加強系統用戶權限管理,嚴格控制操作員的操作權限;三是嚴格執行對賬制度。堅持按月實行面對面對賬,全面核對發生額和余額,逐筆查清核實未達帳款,有效防范資金風險。
4.完善業務系統功能
一是完善支付清算系統、聯網業務系統存在的功能缺陷,提高系統應對錯誤信息的處理功能和聯網系統與國庫核算系統的“無縫隙”連接、數據加密加押等功能,提高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建立完善的備份機制和系統快速恢復機制,建立數據災難備份中心,滿足業務數據實時備份要求;三是加強計算機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國庫業務系統病毒防護工作,防止非法用戶、黑客和病毒侵入破壞計算機硬件和業務應用系統。
5.強化風險監督力度
一是根據新業務的特點,加強對業務風險點的檢查,并將檢查形成定式;二是采取不定期突擊檢查的方式,將制度執行、風險管理落實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三是完善國庫事后監督系統,采用手工與計算機混合監督方式,全面涵蓋國庫創新業務,加強對國庫資金清算過程的實時監控,確保及時對國庫賬務數據形成序時、連續監督,提高事后監督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