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平 田 蓉
(重慶民福投資有限公司,重慶 潼南 402660)
高層建筑在施工作業面、建筑結構等方面均比普通建筑要復雜的多,這無疑使得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高層建筑施工技術不但關系到高層建筑的整個施工周期以及建筑質量,而且直接影響到建筑投資方經濟效益的高低,因此,如何加強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是目前建筑施工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目前,高層建筑通常是指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上的建筑物,由于建筑物的自身高度大,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大量的建筑材料、機械設備以及施工人員需要進行垂直運輸,垂直運輸工作量極大。為防止出現意外安全事故等情況,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對于高空作業的安全防護一定要加強重視。
通過情況下,為了確保高層建筑的穩定性,高層建筑基礎埋置深度要大于高層建筑高度的1/12,當基礎采用樁基時,要保障與高層建筑的高度相同,而且還應設置一層地下室。所以,普通建筑的基礎通常埋置在地下5米左右,但是高層建筑的基礎的埋置深度則要保證在20米以上。而且相比普通建筑,高層建筑深基礎地基處理也更加麻煩,特別是軟土地基。高層建筑地基處理對于整個建筑的工期與造價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施工單位應加強對各種深基礎開挖技術的重視。
由于高層建筑結構復雜、體型大,涉及的項目、工種多,所以,高層建筑工程量要遠大于普通建筑,尤其是那種復雜的超高層建筑(建筑高度在100米以上),在施工過程中,往往是一邊設計、一邊施工,涉及到眾多的總、分包單位以及協助部門。這無形之中增加了高層建筑施工管理、組織難度。
相比普通建筑,高層建筑施工周期一般在2年以上。建筑單位想要縮短施工周期只能從結構和裝飾施工周期上進行。由于高層建筑結構復雜,所以不同的結構的施工方法也不盡相同。高層建筑施工的主導工序是現澆混凝土施工,所以,想要降低建筑成本、縮短主題結構周期,則要科學合理的選擇模版體系。
2.1.1 人員:人員是高層建筑施工的首要影響因素,因此,在高層建筑施工中要明確以人為本的思想,實行人員質量控制責任制,工程項目管理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戰略思想,對于施工人員要加強技術培訓與崗位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水平,此外,對于高層施工現場的施工技術人員要進行能力與資質檢測,經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操作。
2.1.2 機械設備:在使用機械設備時,應結合高層建筑項目的實際工作情況來選定,在施工現場要做好機械設備的組織、調配工作,同時注意對機械設備的保養,確保機械設備能充分發揮其功能。
2.1.3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對于高層建筑施工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實施施工方案時,應從時間、空間、技術、物質等各個方面綜合考慮,明確各個施工工序以及各項工程的施工順序,而且在施工過程中,一旦發現新問題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修改完善施工方案,此外,在施工過程中要敢于嘗試運用國內外先進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技術。
目前,泵送混凝土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其不但能夠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而且還能大大降低高層建筑施工周期。但是一些高層建筑項目上也出現了因護養時間不足造成混凝土強度不夠的現象。因此,為保障高層建筑施工質量,應建立嚴格的大體積混凝土護養方案,大體積澆筑混凝土應從護養開始到護養接受都有專人看護,護養人員應從思想意識上提高認識,在水源、護養時間以及覆蓋等多方面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進行護養工作。
高層建筑樓層數量多,而且對施工測量精度有著嚴格的要求,因此,在進行高層建筑測量之前,應制定好詳細的測量方案,并準備好相關測量設備儀器。通常高層建筑采用外控法與內控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施工測量,為有效提高測量精度,降低偏差積累,在用外控法進行軸線投測時,應用內控法每隔數層測一次。內控法測量通常使用激光鉛垂儀法,在操作中首先要在首層面層做好平面控制,并且選擇四個合適的控制點進行控制,在澆筑上升的各層樓面時,必須在相應的位置預留與首層層面控制點相對應的小方孔,保證能使激光束垂直向上穿過預留孔。在高層建筑施工測量時,應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測量方法,但是對于測量數據要經過嚴格的復核與校對,確保數據的精確。
2.4.加強各專業施工的相互配合:由于高層建筑結構較為復雜,所以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多個專業的相互配合協作。如果在施工技術方面忽略某些細節問題,特別是一些交叉部位,咋極易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意外,嚴重者甚至出現返工、誤工的現象,不但延誤了建筑工期,而且還造成了投資成本的上升,降低了建筑項目利潤,因此,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需要各個專業相互配合協調。
結論: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未來高層建筑施工中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會不斷的增加,而且高層建筑也日趨復雜化,因此,高層建筑施工人員要不斷的學習先進的施工技術與施工方法,與此同時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按照規則制度進行施工,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層建筑施工質量以及施工工期要求,實現高層建筑的建設目標。
[1]李令波.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 2009,(19):152-155.
[2]張軍濤.試論高層建筑施工技術[J].科技向導.2013(02):101-103.
[3]張純. 如何加強高層建筑施工技術[J].建設科技.2013(1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