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小云
(山西焦煤霍州煤電集團豐峪煤業公司,山西 臨汾031400)
“建設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需要以科學發展觀來領導全局,做到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將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及目標與歷史性和階段性有效結合。”這一理論由此可以看出,和諧款曲的建設是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的大環境下開展的,并且要達到政治經濟文化的相互統一,建設的目標可以分為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以及其他的各個方面。如何建設和諧的礦區,需要礦區進一步發展經濟,政治,文化。這些方面的穩定,有利于加快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因此,必須注意中心組的學習內容的領導,集中在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對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理論以及集團的一些文獻的研究,建立和諧的礦區,并討論和交流具體措施。通過研究和學習,加深對其建設過程的深刻理解,以便更好的解決所有的問題和紕漏,促進該礦區的發展,只有解決好愿望實現和諧過程中礦區所面臨的問題,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嚴格遵守法制和法律的原則,做到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達到全面的穩定過局面。加強對礦區穩定性的建設,保障礦區和諧建設工作的順利實施。達到穩定的道德要求,保持礦區黨組織的先進性,這對和諧礦山建設的目標和任務完成具有積極作用。
礦區的和諧建設是以經濟水平保持增長為目標進行的,礦區經濟穩定發展,是保障礦區和諧建設的重點,只有經濟水品得到提升,才可以更好地完成礦區的和諧建設,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到和諧礦區的建設。所以。必須在改革開放的大形勢下,努力提高經濟水平,牢牢把握機遇,達到礦區利益的最大化。在建設和諧礦區實際,圍繞增加利潤和提高效率,狠抓“三事”,大力推進和諧礦區的建設。一是嚴謹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是建設和諧礦區的基礎,如果安全工作沒有做好,就沒有發展,更不用說和諧礦區。和諧礦區建設,必須堅持安全發展,把安全性放在首位。積極努力建立一個完美的三系統的人性化管理,工作管理,安全體制管理,深入執行管理標準,在體制方面逐步細化,完善安全體制,杜絕在安全方面出現問題。二是努力提高經濟。經濟的增長可以有效地保障員工的利益,同時也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良好的經濟體制可以有效促進人與人之間,人與企業之間的和諧相處,解決因經濟問題而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三是重視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是構建和諧礦區的擔保。建設和諧礦區,加快和諧礦區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聯系實際,大力發展經濟,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新能力,使得礦區的和諧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因此,我們必須堅持以技術管理為核心,以新的方法技術,產量,安全,效率,大力推廣適用新技術和新的技術和先進的,通過理想氣體的使用,以及礦井水的設備控制,運用機電設備完成運輸工作,建立通風監測設備系統,做到“人機互補,人機控制”,提高礦井生產能力安全。
和諧礦區文化有利于對和諧礦區氛圍的營造。和諧礦區文化建設對于人與人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順利合作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構建和諧礦區實際,一要大力開展和諧文化教育工作,確保和諧文化目標的正確性,大力宣傳礦區和諧文化,促進和諧文化在生活中的滲透,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和諧的精神內涵,進一步的干部和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倫理的工人的形成。兩個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榮辱觀的結合,形成新的社會主義和諧內涵,促進人際交往間的和諧相處,設身處地,推己及人,形成良好的交際氛圍和工作環境,推進礦區的和諧建設。三要積極展開對礦區文化管理的活動創新,推動礦區文化向管理層的滲透和融合,努力建設起安全信息化的管理基礎,把安全標識、干部管理等工作都納入到信息化的管理,做到信息化建設推動工業化的建設體系,推動礦區快速的構建。
“以人為本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部分,堅持將黨和國家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及落腳點放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上,努力實現、維護和發展好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及時滿足廣大人民的物質文化的需求,力求發展為人民,發展靠人民、發展成果人民共享的結果,加強人民全面的發展,是建設和諧社會最基本的目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要實現這一目標任務,必須堅持發展成果全員共享。為了實現充分共享發展成果,重點應該放在“五個機制”的構建。首先是建立完善的民主決策體制。通過領導引導,員工互相討論的方式,進行互相協定,最終做出決定,提高體制的可行性,嚴格按照規則程序,強化領導的內部意識,加強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決策的公正性。做好挖掘開放,以確保在正確認識礦區職工群眾,參與管理權,監督。二是人才競爭機制。“物盡其用”,是構建和諧礦區的目標。實現充分共享發展成果,尤其是在每個員工的認知中,決策是公平的正確的。三是建立工作培訓機制。通過各種技能只是和理論知識的培訓,利用各種培訓機會,強化員工對安全管理的重要認識,積極專業技能的提高,在理論方面要強化員工對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的系統認識,培養正確的認識觀。四建立穩定的管理體制。構建和諧的礦區需要實現穩定的環境,和諧礦區的建設要在穩定有序中進行,穩定是一切和諧建設中的基礎,這是建設和諧礦區中有效化解矛盾的方式,為訪問變量的請愿書,變被動等待,積極治療。設立專門的矛盾調解部門,對于出現的矛盾或是問題都給與高度重視并及時解決,認真調查避免出現遺漏或誤查,對于可能出現的隱患及時解決,合理處理群體性的問題,將所有的矛盾都壓制在最低限度。
總之,和諧礦區的建設是一個長遠而艱難的任務,需要我們在探索中不斷的改進。十六屆六中全會,為和諧礦區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必須積極解放思想,積極創新,以樂觀的態度面對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尋找有效的解決方式,最終,一定會完美完成建設和諧社會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