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穎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京210023)
我國的高職教育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達到相當大的規模,高職教育在優化高等教育結構體系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1]。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當前的高職教育已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突出的矛盾表現在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和市場上所需的技術技能人才供給不足。
2014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指出,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必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按照企業真實的業務流程,推動教學內容、教學流程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革。重點提高青年就業能力[2]。
提升課程內涵指,教師教學時,對原有的專業課程內容進行補充,將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相對接,按照企業真實的業務流程設計課程,真正體現理論聯系實際、體現企業先進的生產技術。
擴其外延就是向邊緣專業滲透延伸,加設相關課程。目標就是有針對性的對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崗位進行量身打造,為培養復合型人才奠定基礎,也為給畢業生日后的發展留有適度空間。
工程管理專業最早是1998年教育部對高等教育專業進行調整時成立的。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工程管理專業都設有工程造價、項目管理、房地產經營與估價等方向。該專業旨在培養綜合素質優良,能夠在工程建設領域第一線,從事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價、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等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領域主要涉及建筑企業,房地產行業和工程(造價)咨詢公司。對應的工作崗位是項目經理、造價師、房地產經紀人(店長)、房地產營銷師、房地產估價師。
若將工程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內涵進行提升,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就會增加,例如他們還可向咨詢機構的咨詢工程師方向發展,可從事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資金申請報告,項目申請報告等工作。若再向邊緣性專業如經濟類(經管、財會、審計、金融等)專業進行滲透及外延,那畢業生的就業范圍將大為增大。就可在原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再增加為建筑行業的建筑經濟師,會計師事務所專業審計建筑工程項目的會計師,金融行業專業從事建筑行業放貸業務的金融師以及機關事業單位的與工程管理有關的工作崗位等。
很多大學生在校期間學過相關專業課程,但畢業后卻不能很好的運用所學知識,不能勝任崗位工作,就業競爭力不強。例如,工程管理類的學生在校期間大都學習了工程經濟學、土力學與地基礎、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建設工程造價與控制、建設法規等課程。照理已經具備編制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知識儲備。但通過調研了解到,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工程咨詢機構及房地產企業較難勝任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崗位任務。
針對上述問題,文章以課程設計體系為切入點,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教師要走出校門,了解企業所需的,帶回企業所用的。教師應深入行業企業一線,調查與專業課程相關的崗位所需要的知識點、能力點和素質點。同時,應了解行業企業目前正應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術技能。以適應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養和培養方案,真正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
其次,應增加對應的實訓環節。按前期調查了解到的學生在企業應掌握的知識點、能力點、素質點來設計課程,并增加對應的實訓環節。實訓題全部采用真實的案例。學生練習時按照國家現行的編制要求來進行操練,所用參考書也與企業工具用書一致。如可增加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的實訓,并采用國家發改委委托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編寫的《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來指導學生實際操練。如此,通過多次操練,學生便可掌握勝任這項工作所需的技能。
以此類推,工程管理類畢業生還可參與編制建筑類的項目投資《資金申請報告》以及實行備案制的建筑類的《項目申請報告》。
要編制好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僅靠提升專業課程的內涵還不夠,還需向相關專業進行滲透和延伸。因為在編寫公共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具體章節,如需求分析與建設規模、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財務評價以及國民經濟評價時,涉及到經濟管理或財稅專業的專業課程《國民經濟概論》、《國民經濟綜合統計》、《統計學》、《財務與會計》、《財政與金融》的相關內容。所以在培養計劃里,
加設相關課程顯得很有必要。
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和市場技能型人才供應不足之間的矛盾,要從學校課程體系設計的角度出發,提升內涵,擴其外延,將企業現行所需的和所用的引進課堂,引進實訓室,真正做到生產過程與教學過程相對接,提升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能力。
[1]孫世娟.中國高職教育教學現存問題分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3(6):131,132,137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 定 [EB/OL].ht tp://www.moe.edu.cn/publ icf i les/business/ html fi les/moe/moe_1778/201406/170691.html,201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