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君
(山東法官培訓學院,山東 濟南 250000)
農村會計委托代理制度是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的基礎,是建設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保障,體現了最廣大村民的根本利益和現實需要,是當前我國農村普遍推行的一種農村財務管理模式。實踐證明,村級會計委托代之制度施行之后,改善了當今農村集體財產管理的現狀,有利于提升廣大農村村民集體財產的管理水平,促進了針對村集體財產管理的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的有機結合;規范了農村會計工作,有助于消除干群之間不必要的誤解與矛盾,有助于農村經濟社會穩定,促進農村經濟和諧發展。但在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度運行過程中,仍舊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亟需采取措施予以解決,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相關配套措施不完善,委托代理成本較高。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度要求在尊重村民集體資產所有權、資金使用權、財務審批權不變的前提之下,由村向鄉鎮提出會計委托代理的書面申請,召開村民大會,通過之后與鄉鎮委托代理中心簽訂委托代理協議。然而,在實際運行中,一些地方鄉鎮政府以行政命令強行推廣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度,引起村級人民群眾不滿。另外,鄉鎮成立委托代理中心之后,所招聘人員更加專業化,分工更細,由于理財中心為村代理財務,由各村來負擔這一部分代理成本,增加了村集體的經濟負擔,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
2)村民民主理財小組形同虛設。根據有關規定,民主理財小組成員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會議或成員代表會議從村務監督機構成員中推選產生,其成員數依村規模和理財工作量大小確定,一般為3至5人;村干部、財會人員及其近親屬不得擔任民主理財小組成員。但在實際執行中,民主理財小組流于形式,理財小組成員普遍素質較低,民主意識不高,對民主理財關心程度不夠,從而使民主理財小組名存實亡。
3)財務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缺乏有力監督。一是收支審核不嚴格,財務開支隨意性強。二是村資金收支管理混亂,集體的收入入賬不及時甚至不入賬、多重報賬、白條抵庫、坐支現金等,甚至有干部挪用貪污等現象發生。三是財務公開也不符合規定,村財務公開大多重形式輕實質,財務公開的報表項目太專業,村民無法理解把握其中的財務信息,更有地方財務人員將費用開支等隱藏在“其他”科目中,或者不公開或者公開不及時,弄虛作假。四是有些村會計與村黨支部書記、出納由一人擔任,內部控制的巨大漏洞助漲了貪污之風。五是縣、鄉一級農經主管部門對村級財務的審計監督不到位,尤其是村干部的任期與離任審計大都沒有實施。
4)部分財會人員業務素質偏低。部分鄉鎮代理機構的財會人員專業能力不盡人意,玩忽職守的現象普遍存在;村級財會人員的文化水平、專業水平普遍不高,大都年齡偏老,不少村會計沒有取得會計上崗證,許多報賬人員記賬報賬能力不合格,不能按照相關規定及時準確完成報賬工作,會計核算水準堪憂。而且農村會計的管理難度比較大,村干部的換屆往往會引起會計調換,“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現象屢屢出現,會計隊伍很不穩定。
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作為一種較為新型的財務管理制度在施行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在所難免,通過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相關財會人才業務技能及道德素質的不斷提升,廣大農村群眾的民主意識的加強,參與集體財務管理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加上網絡等新媒體的監督形式,農村財務管理的問題一定會逐步得到解決。
(1)完善相關配套的制度體系。要根據相關農村財務規章制度,制定符合村會計委托代理制管理程序的相關制度,具體包括財務預算決算制度、貨幣資金的管理制度、財務審批制度、財會人員的管理制度、民主理財制度等一系列相關政策與措施;及時公開村集體賬務,獨立進行相關財務核算,自覺地接受上級監督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加強相關票據的管理,登記入賬的作為原始憑證的相關票據必須符合相關規定,嚴禁白條抵庫,原始憑證需要經相關經辦人員、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民主理財小組的簽字或者蓋章,否則應當視為無效憑證,追究相關經辦人員的責任。
(2)完善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的相關實施機制,不斷提升相關制度的執行力度,確保制度的實施和績效的充分發揮,形成遵守制度、照章辦事的良好氛圍。嚴格按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規定》定期及時進行財務公開,尊重村民群眾對集體資產使用處置的知情權;加強會計記賬核算,村報賬員整理相關原始憑證統一上報,鄉鎮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審核后統一入賬登記,并定期編制財務會計報表;財務會計報表的審計工作可以交與上級單位審核計算,或者由外聘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相關的審計,相關審計費用由鄉鎮政府負擔,減輕農村集體組織經濟壓力的同時保持第三方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使得審計結果真實有效,并定期在相關宣傳欄或者官方網站上公布審計結果,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
(3)完善監督體系,實現有效的監督與管理。實行農村會計委托代理制度后,村集體組織資產的籌措、分配以及使用按照管理的權限仍由村集體組織獨立行使,鄉鎮相關委托部門承擔代理會計核算的職責。各級管理部門要繼續加強同紀檢監察、財政、審計等部門的協作配合,通過定期與不定期審計相結合,切實做好農村集體經濟的審計監督工作。另外,網絡的飛速發展使網絡監督的重要作用逐漸凸顯,在財務公開中可以采用在相關官方媒體上公開公布的形勢,以實現億萬網友的關注與監督,對一些破壞農村會計制度建設,侵吞農村集體財產的行為,建立相關舉報監督的網絡平臺,對一些違法亂紀現象要有問必回,一查到底,給人民群眾一個滿意的交代。
(4)進一步落實民主理財小組的監督作用。民主理財小組享有對本村集體財務活動進行民主監督權利,參與制定本村財務預算和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參與重大財務事項的決策,有權檢查、審核財務賬目及相關的經濟活動事項,有權否決不合理開支。民主理財小組負責受理村民對集體賬目的質疑,有權要求有關當事人對財務問題做出解釋。
(5)加快農村會計隊伍建設,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素質。通過公開招聘等方式,選拔一些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專職會計人員,同時對在崗會計人員進行定期繼續教育培訓,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提高財會人員綜合素質。針對農村會計人才的培養,可以在我國高等教育中增加針對農村會計人才的培養,對愿意回到農村的財會人員提供相對優厚的條件,吸引一批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群體自愿回到農村,建設農村,提高農村財務管理水平,為我國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
總而言之,農村經濟的發展關系重大,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又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意義深遠,需要整個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