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菲
林日報社文化部,吉林長春 130024
在文化體制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我國共產黨領導的文化不僅理論方面日趨豐富,在實踐方面也在不斷探索和深化之中,其中,黨報始終發揮著帶頭模范作用,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牢牢落實下來,充分發揮了紐帶的作用,密切的聯系了黨和人民群眾,獲得了不小的成就。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目前出現了很多的新媒體,比如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等,新媒體的用戶在不斷的增加。全球一體化趨勢在逐漸加強,大量的西方價值觀和其他思潮開始涌入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沖擊到了我國精神文化的建設。在這種新形勢下,黨報要改變傳統的模式,真正的走向市場,走向群眾,拓寬輿論導向空間,將黨報的輿論導向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指導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
行動是由思想所引導的,那么黨報的中心工作就是維護全國思想的團結,從而堅決的擁護黨的領導。黨報要充分的發揚和立足于先進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及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將科學發展觀牢牢的踐行和落實下去,在統一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新聞工作。要堅持的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大力發揚黨的基本理論,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精神實質進行深刻的領會和把握,忠實的宣傳黨的各項領導決策。黨報要對黨的各項紀律和黨性原則嚴格遵守,對中央權威牢牢的維護,統一思想,維護黨的集中統一。
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也處于一個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大批的新矛盾和新問題;在這種緊張的局勢下,黨報就需要將自身的輿論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引導人們以正確的眼光去看待社會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目前,微博、微信的廣泛應用,都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正在進行著文化滲透,影響到我國人民正確價值觀和思想觀的樹立,針對這種情況,黨報就需要做好輿論監督工作,對輿論導向進行牢牢的正確把握。
黨報作為黨的代言人,在監督輿論方面有著較快的傳播速度和較廣的傳播范圍,有著較大的影響,那么就需要將這種強大威懾力和警示作用給保持下去;黨報要深入到社會生活中去,積極挖掘熱點新聞,認真分析和研究社會上出現的各種輿論方向,選取最為恰當的報道角度,控制輿論監督的力度,保證將真實、全面和客觀的新聞呈現到公眾面前。
新聞傳媒業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就是媒體融合,有專家表示雖然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處于激烈競爭的態勢下,但是也可以互相融合,來達到共贏的目的。媒體融合可以有效的延伸、補充和融合傳統媒體,擴大影響力。
一是可以開設報紙電子版和網絡專版等:相較于紙質媒體,電子版和網絡版具有一些其他的優點,比如更新速度較快,有著較大的信息量,可以吸引更多的受眾等等。黨報可以將此作為全新的思想陣地,緊密配合紙質媒體,拓寬輿論導向的空間,規范新媒體的各種行為,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抵制不良思潮的影響;
二是強化報紙和其他新媒體的融合互動:要與其他新媒體緊密融合,對媒介功能進行大力補充和疊加,充分利用目前黨報的品牌效應,開展新的輿論導向空間,擴大受眾范圍,增強輿論影響力,將黨報的輿論導向作用更好的發揮出來。
黨報的實質依然是新聞媒介,那么它的生存就離不開信息的整合與新聞的傳播;新聞媒介并不單單是向受眾提供新聞,還需要將群眾的輿論給反映回來。這兩種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才可以發揮橋梁的作用,有機的聯系起黨、政府和人民群眾。因此,在新時期,黨報需要對國家的奮斗目標進行闡明,對我國當前的社會、經濟文化形勢等進行分析,對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進行解釋,達到政令暢通的目的;同時,還需要對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關系進行溝通和協調,將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給反映出來。黨報工作者需要深入到人民群眾之中,只有這樣,報道出來的內容也會貼近于人們的實際生活,才能夠將民生真正的反映出來,才能夠公開表達不同利益群體的意見。
眾所周知,黨報作為黨的喉舌,十分嚴肅,硬新聞和深度評論是刊登的主要內容,力求滿足莊重、權威的特點,增強公信力。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完善,報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那么黨報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拓寬自己的市場占有份額,就需要對報道形式進行大力創新,改變過去的版面模式,增強宣傳和新聞報道的生動活潑性,擴大受眾的層次和范圍,將其作為一個平臺,來充分的表達廣大人民群眾意見。
在傳播學中,有一個詞語叫議程設置,指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判斷、評價以及思考特定事件時,媒體往往不能直接對其左右,但是,對于人們應該關注什么和思考什么,黨報卻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黨報選擇的報道題材,人們除了會關注報道重點之外,還會深入挖掘報道中所隱含的觀點,然后發表贊同或者反對意見,這樣就會形成巨大影響的輿論討論。
實事求是的講,相較于其他類別的報紙,黨報在新聞報道的時效性方面比較的弱,那么黨報就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對事件報道進行深化,對社會熱點進行牢牢把握,明確輿論方向。黨報要發揮引導作用,對庸俗、低俗、媚俗之風堅決抵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踐行下去。黨報要大膽披露現實社會中存在的以及潛在的各種問題,對它的發展方向和本質進行揭露,讓廣大群眾重視這些社會問題。
在文化體制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我國各級黨報需要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創新思想,處理舊機制的弊端,積極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來促進黨報更好更快的發展,對黨報黨刊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進行擴大,將黨報黨刊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營造一種健康主流的輿論氛圍,來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力宣傳和傳播。在文化體制改革的過程中,黨報要站在改革的最前沿,解放思想和創新機制,拓展輿論導向空間,擴大黨報的覆蓋面積,將黨報的輿論導向作用給充分的發揮出來,維護黨的領導。本文簡要分析了黨報輿論導向的新空間,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1]廖琴.充分發揮黨報主流輿論引導作用[J].中國報業,2013,2(14):123-125.
[2]明子丹.對黨報黨刊輿論導向的歷史及現狀的考察[J].探索,2000,2(4):87-89.
[3]丁寧,杜天琦.試論黨報的輿論導向[J].活力,2012,2(10):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