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控制食品中致病菌污染,預防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發生,我國特制定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 B 29921-2013),并于2014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食品中致病菌限量》適用于預包裝食品,且為強制標準。
據了解,致病菌是常見的致病性微生物,能夠引起人或動物的疾病,食品中的致病菌主要有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據統計,我國每年由食品中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報告病例數約占全部報告的40%至50%。
新的標準制定更科學,該標準起草組分析了我國2005至2011年食源性疾病發生原因,參照國際管理經驗,對“致病菌—食品”組合開展風險評估,綜合分析相關致病菌或其代謝產物可能造成的各種危害,并參考了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 A C)、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I C M S F)以及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標準規定,科學設置限量指標。
該標準實施之前,各種產品的致病菌限量要求分散在不同的產品衛生標準中,對于同一類型的產品,其致病菌項目的采樣方案以及限量要求可能會有所不同,而該標準整合了不同食品中的致病菌限量規定,執行起來更加統一。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食品中致病菌限量》適用于預包裝食品,且為強制標準。該標準實施后,其他相關規定與該標準不一致的,應當按照該標準執行,其他食品標準中如有致病菌限量要求,應當引用該標準規定或者與該標準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