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屈斐
摘 要:膠輥作為一個重要的牽伸部件,其性能和應用狀態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成紗質量。鑒于此,為最大程度地發揮膠輥所具有的紡紗功能,并使其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就需要對膠輥表面化學涂料的處理進行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板涂;紡紗;膠輥;化學涂料
中圖分類號:TS103.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0-0008-02
當前,國內很多棉紡織企業在普通膠輥和免處理膠輥表面處理上采取化學涂料的方式,因操作方式不合理、技術管理不到位等,其涂層均勻性較差,易脫且光亮,并且吸收也不夠完全。化學涂料處理主要分為兩種,即筆涂和板涂。從近幾年的工作實踐中發現,與筆涂相比,板涂所獲效果更為顯著,它不僅可有效減少用工,同時還可使成紗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1 膠輥表面化學涂料處理的實踐
1.1 設計涂料房
通常情況下,涂料房的面積在6~8 m2為最好,其工作臺面的合理高度在0.8 m左右,這樣有利于涂料工作人員的操作。在臺面上應設置相應的上下排風裝置,使涂料中易揮發性氣體能夠及時排出,從而保障操作人員的生命健康。除此之外,在工作臺面上方大約80 cm處設置日光燈,其照明度可結合工作臺面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借助日光燈有利于涂料工作人員在操作時可清晰地觀察到在涂料過程中膠輥表面的實際情況。
1.2 涂料板和膠輥架的制作
涂料所用的膠輥架應盡量用加厚且優質的鋁合金材料進行制作,同時還應將其固定在工作臺面上,并且每一個膠輥架所擺放的膠輥為18套。涂料板的外形尺寸為160 mm×260 mm,涂料板里面應包裹2層相應的長毛絨布,外面應包裹小牛皮。在使用過程中應包上相應的純棉布,要注意的是,該純棉布必須要用水洗干凈。除此之外,因小牛皮受到涂料的侵蝕以后容易老化且變硬,對此,在使用三個月以后應及時更換小牛皮。
1.3 膠輥表面粗糙度控制
要想使膠輥的性能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一種有效途徑是對膠輥表面粗糙度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并且合理應用涂料,通過精磨盡可能將膠輥表面的粗糙度控制在一個合理、準確的范圍內。目前常用膠輥有兩種,即普通膠輥和表面免處理膠輥。在普通膠輥表面粗糙度的控制上,在此以紡混紡纖維WRC-871膠輥為例,其表面粗糙度應盡量控制在0.7~0.8 μm范圍內;在表面免處理膠輥表面粗糙度的控制上,在此以細號粘膠纖維和紡純棉WRC-963膠輥為例,其表面粗糙度應盡量控制在0.5 μm范圍內。
1.4 膠輥清洗與涂料膠輥溫度控制
1.4.1 膠輥清洗
對即將要進行涂料的這些膠輥,應用板刷將其表面和心軸所附著的纖維、粉塵等刷干凈,接著再利用專用洗滌劑對膠輥表面進行清洗。待清洗干凈以后放在預熱箱內進行保溫。此外,不管是在涂料前,還是在涂料后,均應對全部工具和容器進行清洗,以免雜質、水分混入到涂料中。
1.4.2 涂料膠輥溫度控制
如果在夏季,室內的最高溫度大約是35 ℃。在其他季節對膠輥進行涂料之前,應將其表面溫度控制在35 ℃左右,保證每一次膠輥涂料工作均在恒溫下進行。
1.5 涂料的選用和配比
在目前市場上,化學涂料有很多,盡管這些化學涂料的成分大都大同小異,但是在選用時,應結合膠輥實際情況來選擇:對彈性高且硬度低的膠輥,所用的涂料滲透性應強;對硬度比較高的膠輥,則所用涂料的覆蓋性應強。如果品種的紡紗號細且質量要求也比較高時,則應結合品種的實際要求和車間生活減少膠輥涂料中的A組分。在高溫季節,可根據品種實際生活狀況對涂料中A組用量進行靈活、合理的調整,從而提升膠輥所具有的吸收、放濕功能。除此之外,免處理膠輥通常情況下利用一次涂料來處理;而普通膠輥通常利用二次涂料來進行處理。二次涂料為先濃后稀,且第二次涂料量不可過多。拉大涂料A組與B組之間的配比,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涂料可再次滲透,從而彌補第一次存在的不足。另外,盡量使膠輥表面的結膜均勻且薄,能呈現出亞光感,這樣便于車間的工作和生活,并提高成紗質量。
1.6 膠輥表面化學涂料處理的具體操作
在處理膠輥前,首先應該將膠輥表面所存的油漬清洗干凈,以免對處理效果產生不利影響。接著進行預熱,預熱溫度應盡量控制在40~50 ℃,預熱時間通常為30 min。實施預熱的目的主要是為膠輥放濕水分,從而使涂料能夠向內層逐步滲透。預熱以后的膠輥應在操作室內利用專用的工具,將涂料把涂料處理液均勻地涂在其表面,敷涂分為兩次進行,這種方式稱之為板涂。完成涂料以后,將膠輥置于40~50 ℃的溫度下烘干。待烘干后就可上機使用。
2 板涂的相關注意事項
在板涂過程中,影響其表面處理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人為因素,對此,應選用做事細心且責任心強的職工來涂料。此外,板涂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根據規定比例利用干凈量杯進行精確計量,同時,涂料應現涂現配,其總量最好控制在300 mL左右。②涂料時,每一次應在涂料板倒6 mL左右的涂料,接著在膠輥表面來回推拉。在推拉時,應注意觀察膠輥表面的變化,一直到在膠輥表面看不到涂料的痕跡時才可停止推拉。③從涂好膠輥到烘干,時間應為24 h,且在用涂料時應認真核對涂料的有效期,并查看是否存在沉淀異物。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情況下開瓶以后的儲存期變色涂料不可大于3 d,無色涂料不可大于5 d。
3 結束語
通過生產實踐證明,板涂法操作簡便、用工少,容易掌握,且處理以后的膠輥表面沒有任何痕跡,光滑且燥爽,可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盡管在膠輥表面處理上有很多的方式,但還不是很完善,還需進一步研究與分析,以此為成紗質量的提高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月欣.不處理膠輥表面微處理對成紗質量的影響[G]//陜西省紡織工程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10:1-2.
[2]計萬平.膠輥表面化學涂料處理的生產實踐[G]//“日照裕華杯”2012中國紗線質量暨新產品開發技術論壇論文集,2012:307-309.
〔編輯: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