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尊忠 王美華
(山東省臨沭縣玉山鎮(zhèn)七岔河完小)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改變語文課堂教學中“費時多而收效微”的現(xiàn)狀,一直以來,是我們所有小學語文教師苦苦追求的目標。在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深深感悟到: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抓住學生的心理,開啟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掌握知識和形成完美品格的重要心理因素,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nèi)部動力,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高效的保障。
小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自制力差,一節(jié)語文課是否能充分吸引學生,關鍵是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精心設計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導語是一堂課的切入點,好的導語,是一塊磁鐵,能牢牢抓住學生的心理,可以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的欲望,將他們引入知識的海洋。激起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使接下去的教學進入佳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插圖、對聯(lián)、謎語、故事、音樂歌曲、對比、創(chuàng)設情境、設制懸念等。如《草原》一課的教學,在課的開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麗景色,再配上音樂,簡述課文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濃厚的情感氛圍,使學生很快進入了情景,奠定了課堂的基調(diào),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體。在語文教學中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然而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長期受到家長的溺愛,養(yǎng)成了任性的性格,受挫能力較差。尤其在農(nóng)村交通不便,經(jīng)濟落后,學生見識少膽小怕事等多方面的原因?qū)е潞⒆觽冊诿鎸щy、面對挫折方面,表現(xiàn)出克服困難的勇氣不足,學習上缺少自信、害怕困難,加之學習成績很不理想,信心嚴重不足,心理自卑,放棄學習,自認為難以學好的心理陰霾時時存在。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告誡我們教師:“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內(nèi)在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時時學習的愿望。請你記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nèi)在力量消失,缺乏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因此,對學生的某些行為或某個方面取得的進步特別滿意時,可以給孩子一個特殊的獎勵,如加分、頒發(fā)獎品,等等。還要多給學生激勵性、鼓勵性的評語,如“好極了!”“就是這樣!”“我為你自豪!”“真不錯!”“太棒了!”“精彩極了!”等美好的話語。我們只有把這些話語毫不吝嗇地獻給學生,學生就會增強自信心,自覺地排除各種干擾,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使之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和動力,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極大地提高課堂效率。
課外閱讀和課外活動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它對開啟學生的好奇心,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平時,我們在教學中,除了經(jīng)常向?qū)W生介紹古今中外勤奮好學的名人故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課外書之外,還在每節(jié)課上安排了課前5分鐘的讀、講活動:即每節(jié)課上拿出3~5分鐘的時間,讓1~2個學生讀自己在課外看到的文章,講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長期堅持下來,全班學生都能體驗讀講活動的樂趣。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鍛煉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根據(jù)兒童的好動和好奇心,根據(jù)現(xiàn)代學生的心理特點,盡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選擇構(gòu)思新穎、視角獨特,既富有新鮮知識、又能怡神悅志的材料。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材料。材料的來源應該是多途徑的,除了讀各種各樣的書籍,還可以“讀”現(xiàn)代高科技產(chǎn)品,如光盤、電腦網(wǎng)絡中的相關信息,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的天地里自由馳騁,使學生感受語文知識無處不在,從而領悟?qū)W習語文的重要性。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的任務就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學生投入到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并以其親身生活實踐為基礎,從中體驗并獲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獲得全面發(fā)展。語文課堂上要多一些童趣,還原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心動中學。這樣可以拉近師生的距離,讓師生共處自然、真實、和諧的情感氛圍中,讓學生的童真、童趣如美麗的水花,飄飄灑灑的彌漫著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揚長避短,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的課堂學生心靈舒展,童心無限,還原學生的天性,語文學習充滿了樂趣。然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許多的語文課雅氣過足,成人味較濃,遠了童心、童趣,缺乏孩子全身心參與的活力。因此,我們認為,語文課要契合兒童心理,符合兒童認知,營造兒童情趣。一句話,要具備兒童精神,為孩子的生命成長服務。
總之,我們只要采取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形式,去抓住學生的心理,還原學生的天性。充分利用、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只有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才能真正把學生推到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才能覺得學習語文是一件快樂的事,高興的事,才能使課堂高效。
[1]語文課程標準.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