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龍 富 堯 薛春梅 吳恒梅 薛 勇 吳玉德
(1.佳木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佳木斯第十一中學)
在《生物科學標準》中,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突出體現在課程的培養目標上,即體現的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等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傳統的教育模式容易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過多地以接收生物學知識為宗旨,主要由教師憑借語言、文字、符號、圖形,以概念、范疇、公式、原理進行陳述性講授,學生有意義地接受、內化、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不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和提高。而在教學中適時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空間,學生以自我或團隊為中心,通過多種主題,多種任務,多種方法的學習完成活動內容,在這個空間里,學生是學習的主導者,能夠擁有真正的學習主動權,教師變為一個引導者,指導者。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包括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服務、社會實踐四部分內容。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系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是在教師引導下,基于學生已有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學生自主進行綜合性學習,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用活動來觸動學生的情感態度,需要學生動腦思考,達到知與行、手與腦的結合與統一。隨著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新的問題、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使學生有所知、有所悟、有所得。
現代生物教學以多元智能理論為重要指導思想,旨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是一致的,兩者融合后能更好地促進目標的實現。結合地域的豐富生物資源,學生實際生活和社會問題出發設計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留下寬廣的探究空間和創造空間,這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內容、途徑和廣闊實踐的天地。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延伸、綜合與重組,提升了生物學知識的應用,同時,把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反饋到生物教學中,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在教學中得以鞏固和加深,從而提高了生物教學的效果。
生物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學習生物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總結能力、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在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上有機結合綜合實踐活動主題。例如,學生學習植物葉片形態結構時,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觀察葉片的顯微結構,還要組織學生到校園中觀察不同植物葉片,區分不同植物葉片間的細微差別,總結記錄葉片的特征等。觀察結束后組織學生把觀察到植物按種屬進行分類,制成卡片,同時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觀察和發現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生物實踐教學環節中,提高學生對生活實際問題和社會問題的關注,提高學生服務社會的意識和社會實踐的能力。例如,通過生物實習,展開對生物生境的調查,引入對環境保護的思考,提出環保問題,開展環境保護研究,從自身做起提高環境保護意識。教師根據空氣污染、水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方面,提出研究目標,由學生獨立設計研究方案、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等,提高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生物世界多彩多姿,生物教學方式靈活多樣,教學中不僅要直觀生動地展示生物知識,還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鼓勵學生參加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走出課堂,獲取書本以外的知識。例如,在食用菌栽培課程學習中,讓學生參與食用菌生產的全過程,通過實際操作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同一品種的栽培,不同地區選用的基質差別較大,尤其是南北差異,如何利用地域資源,選用優質且低成本的原料,如何控制食用菌的生長環境,如何獲得高產優質的產品等問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
要綜合全面考核教學效果,避免單一的試卷考核,建立良好的反饋機制,通過過程考核,學生小組的交流展示,論文等多樣化形式,綜合考核學生的理論知識、實驗能力和綜合能力;通過調查問卷收集學生的意見、建議和學生的學習心得,建立反饋檔案,對教學考核進行全面的反饋;把考核與反饋有效結合起來,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當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基本方式是探究的問題解決性學習和體驗性學習,基本步驟是“課題發現——進行探究——交流展示”。課題發現階段,可采用調查表的方式,或者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產生問題;進行探究時,可采取分工協作的方式進行訪問、調查、觀察、查資料、做實驗等方法;交流展示時,形式就更多樣了,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和課題內容,可采用小品、辯論、小組展示、展板、海報、論文、錄像、實驗報告等形式。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可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潛能,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將書本內和書本外的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社會服務,培養了服務意識,提高了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由于綜合實踐活動還存在著費時較多、效果難以精確評價以及實施過程復雜困難等局限性,因此,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學生的培養目標和個性發展,有針對性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1]王衛星.綜合實踐活動與生物學教學的融合[J].生物學教學,2006,3(31):64 -65.
[2]徐玉珍.淺談校本課程開發的管理[J].上海教育科研,2001,(4).
[3]李樹培.多元智能理論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2,3(2):1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