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俊芳 楚志輝
5月20日傍晚7點左右,寶豐縣觀音堂鋁黏土資源所接到群眾舉報,觀音堂鎮張溝附近有人盜挖鋁黏土資源。接到消息,所長余守培一方面向局領導匯報,一方面和所里的工作人員趕赴現場。
觀音堂鎮地處山區,這里資源豐富,埋藏淺,易開采。個別不法分子常以山林為掩護,借助山高路險的“優勢”,伺機盜挖資源,不僅造成資源的流失,還使生態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今年以來,為嚴厲打擊非法開采,扎實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打非治違”專項行為,寶豐縣國土資源局以開展春季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為契機,不斷加強巡查工作力度,組織礦產資源稽查隊、資源所、鋁黏土資源所等執法人員,對重點鄉鎮、重點區域進行拉網式排查,在實際工作中采取實地暗訪、群眾舉報、發現后集體圍堵等方法,克服山路難走、現場難抓等困難,重拳打擊偷盜國家資源的違法行為,對各類違法行為做到發現就查、露頭就打。同時,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全天候巡查,讓違法開采者無處藏身。
在接到任務的第一時間,礦產資源稽查隊的執法人員火速行動。晚7點40分,趕到了觀音堂林站,但是距離目的地還有一段路程。山路越來越難走,地面坑坑洼洼。當到達張溝的時候,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觀音堂鋁黏土資源所的同志已經到達。在群眾舉報的違法現場,只有一處剛剛盜挖過的痕跡。帶隊的任德廣副局長仔細查看了現場,他斷定盜挖者肯定沒有走遠。于是,大家沿著山路向前面村莊的方向繼續“搜尋”,終于發現一輛挖掘機停在離村口不遠的地方。工作人員上前詢問情況,挖掘機司機則說自己是為村里修路的。雖然疑點重重,但挖掘機未出現在違法現場也只好作罷。
明明有盜挖的嫌疑,卻不能對其進行處理。于是,任副局長把幾個骨干叫到一起,研究下一步“作戰方案”。經過討論,大家決定采取守株待兔的辦法等待盜挖者“現形”。
夜色愈濃,周圍一片漆黑。雖已初夏,山坡上的風還是讓人感到難受。時間已經是晚上10點,早過了飯點。為了打好這場“持久戰”,大家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礦泉水、面包、香腸,權當晚餐。其實,空著肚子打“伏擊”對執法人員來說也是家常便飯。
晚上12點左右,終于聽到了挖掘機由遠而近的隆隆聲,每個人心里都松了一口氣。任副局長囑咐大家不要輕舉妄動,待挖掘機作業時再迅速行動。當挖掘機的鐵掌高高舉起時,執法人員從黑暗中沖了出來,將挖掘機團團圍住。在鐵的事實面前,盜挖者后悔不已,沮喪地說:“本來想鉆個空子,還是讓你們給逮住了。”
通過說服教育,盜挖者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行為錯誤,表示今后再也不干違法的事情,并且要盡一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保護好資源,造福子孫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