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強 杜佳音 褚冬梅
剛剛完成的《洛陽盆地東部地熱資源調查評價與開發利用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結果顯示,河南省地礦局第三地質勘查院在洛陽盆地東部發現一大型地熱田,估算巖石中儲存的熱量為54×1017焦耳,折合標準煤3700萬噸,相當于一個大型煤田。
該項目屬河南省地礦局項目,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實施。該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專家組組長王現國介紹,項目通過野外地熱地質補充調查、地球物理測量、水文地球化學測量、抽水試驗、水土樣品采集與分析等工作,初步查明了工作區的地熱地質條件。工作區熱儲類型分為層狀熱儲和帶狀熱儲兩種,分別為沉降盆地層狀熱儲和受構造控制的對流型帶狀熱儲。層狀熱儲層為古近系砂巖,蓋層為上覆第四系黏土層;帶狀熱儲受構造斷裂控制。
此次調查發現3個區含有可開采的地熱資源量,面積100平方公里,熱儲層深度在1200 1500米。水質分析結果顯示,洛陽盆地東部地熱異常區地熱流體含鹽量較高,為偏硅酸、溴、碘、鐳、氟復合型高礦化度醫療熱礦水。有一個井屬于高鍶、偏硅酸復合型飲用天然礦泉水,水溫26攝氏度,適宜直接灌裝,可作為瓶裝飲用天然礦泉水予以開發利用。其他各地熱井可用于種植、養殖等方面,也可作為生活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