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強 杜佳音 蔡煥花
近日,河南省地礦局巖礦測試中心完成的鄭州市及周邊地區重金屬污染調查通過了該局專家組的評審,質量為優秀。調查結果顯示:鄭州市及周邊地區未污染的土壤面積達95%以上,其中89.57%的面積都是一級土壤,中度以上的污染總面積不到2平方公里,土壤質量總體良好。
該項目為河南省地礦局局管地質環境項目,測試中心主要開展了1∶100000的地球化學調查1000平方公里,1∶50000土壤化學調查面積184平方公里,共采集樣品2550多件,開展了土壤剖面及元素形態、價態的調查研究,基本查清了鄭州市及周邊地區1000平方公里范圍內土壤中砷、汞、鎘、鉻、鉛、銅、鋅、鎳8種重金屬的分布情況及土壤環境質量狀況。
對工作區進行土壤環境質量評價結果顯示:89.57%的面積都是一級土壤,土壤質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適用于國家規定的自然保護區、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等;9.41%的面積為二級土壤,土壤質量基本上對植物和環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1.01%區段為三級土壤。未污染的土壤面積達95%以上,中度以上的污染總面積不到2平方千米,土壤質量總體良好。
通過對土壤垂直剖面的分析研究,污染主要發育在土壤表層,即30厘米以上,30厘米以下未發現有污染現象。結論是土壤只是表層污染,污染源主要來自人類活動。
通過污染元素的形態及價態分析,基本查清了污染元素形態特征。重金屬的各形態分量按殘渣態、鐵錳氧化態、腐植酸結合態、碳酸鹽結合態、強有機結合態、離子交換態、水溶態依次減小,在土壤中主要以難以遷移和被植物利用的殘渣態、鐵錳氧化態形式存在。
項目負責人丁莉介紹,此次調查對鄭州市區及周邊地區生態化建設規劃給出了合理化建議。該項工作的特點在于將元素的形態分析用于重金屬污染調查評價上,這對探索污染的形成機理,研究有害元素的形態,對相關重金屬元素污染程度進行分級、評價,指導下一步專項整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