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市國土資源局
鞏義市位于中岳嵩山北麓,屬淺山丘陵區,全市現已發現的礦產有21種,主要礦產有煤、鋁礬土、耐火黏土、硫鐵礦、高嶺土、石灰巖等。目前,全市共有各類礦山企業77家,其中煤礦24家、鋁土礦11家、硫鐵礦2家、鐵礦1家、磚瓦用頁巖1家、建筑石料用灰巖及其他礦山38家。
鞏義市以預防為主,全面構建四位一體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鞏義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成立以主管市長為組長、相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鞏義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專題研究、全面部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制定并印發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防治預案,及時修訂應急預案,定期不定期召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及時應對突發狀況。市政府、各鎮辦、各村組、各防治責任單位層層簽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目標責任書》,認真落實責任機制。主要負責人對本轄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部門聯動、共同防治的工作機制。每年各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單位根據巡查情況,重新上報各地質災害隱患危險點,明確專職責任領導和相關巡查、監測、預警預報等群測群防責任人員。每年6月份,各防治責任單位對受威脅群眾發放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對確定的各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分別制定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及時進行預警預報。通過鞏義市地質災害防治手機短信預警預報平臺,向群測群防責任人員發布雨情信息,由責任人員及時告知受威脅群眾,做到及早預報、提前預警。
2013年鞏義市共確定地質災害隱患點88處,發布手機預警預報信息22次。
鞏義市作為首批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在長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踐中,探索形成了“汛前自查排查、汛中巡查督察、汛后回查核查”的工作機制。汛前,在各鄉鎮(街道)、部門自查的基礎上,會同相關部門、專家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大規模的地質災害隱患排查,確立隱患點,明確防治重點。汛期,堅持“一周一巡查、雨天每天查”巡查制度,汛期實行地質災害防治24小時不間斷值班、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一旦發現突發地質災害隱患,及時啟動應急調查機制,及時處置。汛后,由國土部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就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核查,對原隱患點和新產生的隱患點予以評估鑒定,確定隱患等級,做到情況清、底數明,努力降低安全風險。
鞏義市始終將宣傳和培訓工作作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環節,按照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意識進一步提高,知識進一步增長,文化進一步提高,能力進一步增強,體系進一步完善”的要求,利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12日防災減災日、6月25日全國“土地日”等主題活動,以基層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員和農村干部群眾為重點,采取以會代訓、發放宣傳材料、設立警示標志牌等形式,大力宣傳普及地質災害防治“四應知”、“四應會”等識災防災、避險自救知識。每年國土局在鞏義市夾津口鎮鐵生溝滑坡危險區等組織現場地質災害避險實戰演練,同時將演練情況及時派發簡報至各相關單位。通過實踐演練使受地質災害威脅的干部群眾解了防災避險及臨災處置等基本常識和方法,提高了快速反應能力、決策應對能力及防災避災、自救互救能力。
鞏義市依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的實施意見》(豫國土資發〔2009〕113號)等規定,探索建立了地質環境保證金制度。對全市所有礦山企業均建立了保證金管理臺賬,逐礦建立了登記卡,實行保證金產量月報制度,凡不按規定繳存保證金的,年檢中不予通過。幾年來,我市礦山企業全部依法開設保證金專戶,每個企業根據生產情況依照標準核算,于月底前將上月應繳存保證金存入保證金專戶。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市礦山企業共繳存保證金8156萬元。
鞏義市積極推進上級下達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我們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做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的設計、施工、監理招標,并會同當地鎮政府做好群眾工作,創造良好施工環境,保證工程的質量、進度和效果。2010年下達的省級財政鄭西高鐵鞏義段沿線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和鞏義市竹林鎮竹園石灰巖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2011年下達的中央級財政河南鄭州鞏義市長壽山景區石灰巖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預計今年下半年完成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