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靜靜
“小劉、小李,還有小馬,你們來所里也有段時間了,業務知識和日常工作也都熟悉了不少。來,今天讓我考考你們。”一上班,李所長興致勃勃地當起了考官。
“李所長,你盡管考吧,我沒有問題。”小馬自信滿滿。我和小李也不甘示弱,搶著說道:“李所長,你快出題吧!”
見大家如此踴躍,李所長便問道:“如發現違法占地的行為,我們制止停工是根據土地法的哪條規定,具體內容是……”
“這里是土地所嗎?”李所長的問題還沒問完,辦公室來了一位頭發花白、神情慌張的老大娘。
“大娘,這是土地所。請問,您有什么事情?”李所長問。
“你們快去看看,家門口的路被鄰居挖斷了,我現在家都回不去了。”說著說著,老太太抹起了眼淚,情緒顯得非常激動。
“大娘,您先別急,坐下慢慢說。”李所長趕忙扶老大娘坐下。
老太太緩過氣兒,接著說:“我家院子是南北朝向,平常出入走北面的大門。今天早上,對門的鄰居將門前兩米多寬的路給挖斷了。我在家里開個小商店,每天騎著三輪車進貨,現在車都出不去了。”老太太越說越激動,直接從沙發上站了起來。
“大娘,您是哪個村的?”李所長問道。“會興村的,離國土所沒多遠。”老太太答道。李所長安慰道:“這樣吧,我現在就讓工作人員去了解情況,您在前面帶路。”
說完,李所長轉臉對我們說:“小鬼們,你們的機會來了。剛才大娘所反映的情況,你們也大概明白了。你們仨跟著大娘去一趟會興村,先把基本情況弄明白,再調解,遇到困難給我打電話。但要記住,調解糾紛一定要有耐心。”臨走時,李所長還再三叮囑,生怕我們出岔子。
不一會兒,我們跟著老大娘來到會興村,老遠就瞧見三五個人正在忙活。走上前去發現大娘的門前果然被挖成了近1米深的坑。我對著干活的人說道:“我們是國土所的工作人員,你們挖這么深的坑干什么?”
“大家先把手頭的活停一停,剛才這位老太太反映,你們私自挖坑,阻斷了她的出行。誰挖的坑,麻煩他提供一下宅基證。”小馬接著補充道。
“這是我讓挖的,有什么事情跟我說。來來來,咱們進屋坐。”一位渾身沾滿泥土的中年男子走過來,招呼我們進屋后,笑著說道:“事情是這樣的,前幾年村里給各家安裝了自來水管,由于我們常年在外打工錯過了機會。今年,我們打算回鄉創業,吃水問題成了老大難。思來想去,我們決定自己動手往家里引條自來水管。”
“噢,原來是這樣啊。既然你要動工,為何不給大娘解釋清楚啊?”我問道。
中年男子說:“哎,其實那位老太太是我的五嬸。以前五叔在世的時候,我們兩家有點兒小矛盾,后來鬧得幾乎不來往。前幾天,我讓鄰居給五嬸捎話,說埋好水管后就將挖斷的道路填平,并給這10米長的小路鋪上水泥,以后更加方便大家出行。沒想到,剛開始挖,五嬸就出來阻攔,可能鄰居沒有給她說清楚……”
“原來是誤會,那你要加快施工進程,盡快將道路恢復原貌,不要影響老太太的日常出行。這樣,你們兩家的糾紛也就化解了。”小李說。中年男子點頭說:“是是是,我就是這個意思。我現在就去說,讓她老人家放心。”
剛從中年男子家里出來,老太太就沖著我們喊道:“你們得給我做主呀!他們看我年紀大,就來欺負我。”小李趕忙安慰道:“大娘,您先別著急。人家是在填埋水管,完工后盡量將土地恢復原貌。說起來,他還是你的侄子哩,讓他當面給您說清楚。”這時,男子走過來說:“五嬸,您放心。我明天安好自來水管,就會把坑填上。過幾天,我把這路修成水泥路,讓您出門更方便。你看行不行?”一聽要修水泥路,老大娘平靜了許多,輕聲說道:“只要他能說到做到,我就沒什么意見了。”我連忙說道:“大娘,有我們監督,你就放心吧!”就這樣,一場鄰里糾紛很快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