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學文
無數事實表明,要想干好某項工作,首先必須找準自身定位,有的放矢確定對策;否則,一切將無從談起。同樣,做好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也是如此。
應當看到,當前,河南省正處于全面實施三大國家戰略規劃、奮力實現中原崛起富民強省宏偉目標的關鍵時期,發展機遇千載難逢。與此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和資源利用結構不合理、資源矛盾加劇、粗放浪費嚴重、環境污染加劇、生態系統退化等突出問題。面對這種嚴峻的形勢,國土資源工作要想突出重圍,在各種困難和挑戰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就必須更加準確地把握好自身職責定位。
那么,國土資源管理的職責定位應是什么?在今年的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國土資源部黨組明確提出,要把“盡職盡責保護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盡心盡力維護群眾權益”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土資源工作在大局中的定位。對此,我們應該深刻理解內涵要義,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落實這一職責定位,就要加快工作重心轉移。要從一味要指標、保發展轉移到保科學發展上來,牢固樹立“要想多用地,必須用好地,用地多不等于發展快”的理念,全面提高資源保障能力和利用水平。國土資源不可再生,在國土資源問題上犯錯誤往往不可逆轉。人多地少和資源相對緊缺的基本國情、省情,決定了以往那種以犧牲耕地和生態為代價,單純追求GDP、低效利用和亂挖濫采礦產資源,“先破壞再治理”的發展路子已經不可延續。
落實這一職責定位,就要加快管理職能轉變。轉變行政職能既是當前形勢發展的需要,也是政府機關自我完善的要求。國土資源部門應當從單一的供地批礦轉到監管用好資源上來,突出監管為主。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關鍵是要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要進一步簡政放權,盡快實現由權力管理向優質服務的轉變,把市場能夠發揮作用的領域范圍讓出來,更加積極主動地發揮好市場監管職責,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做好公共服務提供,為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創造良好的環境。
落實這一職責定位,就要加快服務作風轉變。國土資源工作與百姓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與人民群眾利益緊密相連,任何時候都要把為民服務放在第一位,讓土地紅利與發展成果受益老百姓。我們無論是深化資源管理制度和體制改革,還是推進新一輪土地改革,都要把維護好、實現好群眾權益放在首位,謙虛謹慎地當好人民公仆。
新的職責定位,要求我們要有新的工作態度,切實做好以下各項工作。
一是要嚴防死守保“紅線”。要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和生態保護“紅線”。在嚴守耕地保護紅線方面,要強化責任機制、建立劃界機制、探索補償機制、實現獎勵機制。在保護生態紅線方面,要重點突出修復治理,開展和諧礦業建設,加強地質危害防治,加快礦山復耕行動進度。
二是要全力以赴保發展。要按照“有限指標保重點,一般項目靠挖潛”的原則,拓寬用地保障綠色通道,確保項目及時落地。要加強礦政管理,進一步提高資源對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
三是要抓好節約集約保效益。要努力提高土地“三率”,即征地率、供地率、土地利用率。要加強礦產資源綜合勘查、綜合評價和綜合利用研究,提高礦產資源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資源綜合利用率。
四是要依法依規保權益。堅決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確保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供給,及時化解矛盾糾紛。
五是積極穩妥促改革。要加快人地掛鉤試點,積極構建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探索推進集體土地產權制度建設,落實省直管縣(市)各項政策。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讓我們認真把握國土資源管理的職責定位,明確工作重點,振奮革命精神,努力開創河南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