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明
(安徽霍山縣農業科學研究所,安徽霍山 237200)
為促進霍山縣雜交水稻的進一步發展,提高稻谷產量,增加稻農收入,促進水稻生產向高產、高效發展[1-4],特引進雜交水稻新品種徽兩優898等進行試種試驗。
1.1 試驗地點 試驗在霍山縣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場進行,前茬是油菜,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
1.2 參試品種 徽兩優898、豐兩優4號、新兩優6號、豐兩優9號、皖稻153、Y兩優1號、深兩優5814,對照為Ⅱ優838。
1.3 試驗設計 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13.3 m2,全部收獲計產,四周設不少于5行的保護行。株行距16.5 cm×23.0 cm,每蔸插2粒谷秧,四周設4行保護行。
1.4 田間管理 采用兩段式育秧,5月6日播種,6月8日移栽,試驗田前茬是空閑地,施復合肥150.0 kg/hm2、尿素75.0 kg/hm2、30.0 kg/hm2硫酸鋅作為基肥。6月14日施分蘗肥,施復合肥150.0 kg/hm2,尿素150.0 kg/hm2,并拌除草劑。7月4 日施拔節肥,氯化鉀75.0 kg/hm2,尿素112.5 kg/hm2,硅肥150.0 kg/hm2。全生育期重點跟蹤細條病。苗期防治稻飛虱、稻薊馬、稻瘟病、矮縮病;大田期重點控制螟蟲和稻縱卷葉螟(7月中旬)。
2.1 產量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產量最高的是徽兩優898,為10 938.30 kg/hm2,居第2位的是新兩優6號和豐兩優9號,產量均為10 092.15 kg/hm2,皖稻153和豐兩優4號產量分別為9 805.95和 9 818.40 kg/hm2,都高于對照Ⅱ優838 的產量9 432.60 kg/hm2。

表1 品種產量分析
經方差分析,只有徽兩優898的產量與對照的差異極顯著,其余品種與對照差異不顯著。
2.2 生育期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各參試品種全生育期與對照相當或短,其中,徽兩優898比對照短7 d,新兩優6號比對照短18 d,豐兩優9號比對照短10 d,Y兩優1號比對照短早3 d,豐兩優4號和皖稻153均比對照短9 d,深兩優5814與對照相當。

表2 各品種生育期比較
2.3 經濟性狀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徽兩優898是一個穗粒并重型品種,株高只有124.00 cm,穴有效穗較多達到11.50個,結實率最高達到86.70%。

表3 各品種產量構成因素比較
2.4 抗逆性及田間表現 從表4可以看出,徽兩優898對稻瘟病表現出較強的抗性,而其余品種都有稻瘟病發生。

表4 參試品種田間株葉形態及抗性表現
該研究結果表明,各引進品種中,表現最好的是徽兩優898,生育期適中,綜合性狀優異。
[1]楊聯松,白一松.兩系雜交稻中秈新組合皖稻153[J].雜交水稻,2006,21(2):87-88.
[2]石揚娟,申廣勒,周宗玲,等.9個雜交稻新組合品比試驗[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14):3202 -3203.
[3]黎勤.雜交水稻新品種篩選試驗[J].廣西農學報,2010,25(2):5 -7.
[4]王光發,王昌友,賴大禮,等.雜交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J].遵義科技,2002(2):26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