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安徽無為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 潘家新
論供電企業電費回收難點及其對策
國網安徽無為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 潘家新
電費回收是供電企業實現經營成果的最終環節,也是電力企業生產經營成果的最重要體現。本文剖析了目前供電企業電費回收難點,并就如何加強供電企業電費回收管理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供電企業;電費回收;難點分析;改進措施
電力企業穩定高效運行,不僅表現在電力企業電力供應及優質服務上,更表現在電費回收的按時足額上,電費回收是供電企業生產經營成果的集中體現。在歸納當前電力企業電費回收現狀基礎上,對電費回收的難點進行總結和分析,并對加強電費回收管理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保證供電企業的穩健運行。
(1)企業虧損或者倒閉造成的電費回收難。
隨著市場經濟的臼益成熟。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部分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自身經營管理不善、產品缺乏競爭力、不能及時調整企業戰略,在市場競爭中逐漸喪失原有的市場份額。最終被無情地淘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每年都有一些企業虧損或破產。由于企業虧損或倒閉,這些企業的電費回收成了一個老大難問題。不少電費都成了呆賬、壞賬,影響了電費的回收。
(2)政府機關的干涉造成電費回收難。
政府機關、公、檢、法等執法部門對電費回收工作干預較多,甚至其本身亦成為欠費大戶。近幾年幾乎每年都有因政府行為造成特別難收的電費或無法回收的電費。如舊城改造、環保拆建、污染行業治理。如政府節能減排、血鉛事件引發的金屬熔煉行業專項整治等強制停電造成了部分用戶拒交電費。供電企業為了融洽關系,顧全大局,常常只得委曲求全,從而造成“舊賬未結,新賬又增”的被動局面。
(3)客戶交費方式單一。
客戶交費方式單一,電費交費難成為制約供電企業優質服務的一塊短板,同時。也制約了電費回收的進度。特別是對于一些農村客戶簽約在郵政儲蓄代交電費。而郵政儲蓄銀行一個鄉鎮只有一個營業網點,不但要辦理代收電費業務,而且其它業務也很多。加之農村客戶消費觀念比較落后。抄表人員去催費,才去交,客戶繳費習慣沒有改變,每到高峰營業廳繳費期就會排成長龍,極易引起客戶不滿;有時因為排隊時間長而放棄本次交費,等待下次有時間再來交費。從而嚴重制約了電費回收的進度。
(1)加大宣傳力度,開展優質服務。
經過各種方法強化“電是商品”的意識,對轄區用戶進行電費回收工作宣傳。經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各種媒體強化“電是商品”的意識,使電費回收的法律、法規、辦理體制家喻戶曉,以超越客戶期望的供電辦事,使廣大用戶明白“用電交費,天經地義;拖欠電費,理法不容”,形成十分好的交費意識。牢固樹立“人民電力為人民”的服務宗旨,無論是清欠還是正常收費過程中,都要提高服務意識,把服務質量放在供電企業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經常走訪客戶,傾聽意見,為客戶排憂解難。對企業客戶,根據其用電量大小和生產狀況及時幫助調整容量,提高負荷率,降低用電成本和電費支出,獲得客戶的信任與支持對于困難的單位或繳納不方面的區域,要重點開展服務,通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實幫人”來帶動電費回收工作。抄表過程中主動催收電費、送達催費通知單,主動搜集客戶聯系信息、通過免費短信等多種方式溫馨提醒客戶及時繳納電費,甚至主動改變工作方法,不計工作時間,夜間出擊,千方百計使電費回收顆粒歸倉。具體完成以下五點:一是完成城鎮“十分鐘交費圈”、農村交費“村村設點”建設任務;二是加大電費回收正面宣傳力度,開展送小紀念品活動,鼓勵居民客戶到銀行辦理代扣電費業務,提高非現金收取率。利用宣傳單、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電視臺和上門進戶等形式進行大力宣傳;三是大力推廣預付費計量,逐步加強預付費計量的統一管理;四是深化優質服務,拓展繳費方式,在大力推行銀行電費批扣的同時,積極宣傳電費充值卡、POS機等繳費方式,讓客戶繳費更加便捷、舒心,五是堅持人性化催費,通過手機短信等方式向客戶發送繳費小貼士,解決閑置房、出租房、偏遠山區等用戶電費催收難題;五是加強與大客戶的溝通聯系,積極關注企業客戶生產、經營情況,通過無償幫助優化用電方案等方式,減輕企業負擔,贏得客戶對電費分次結算的理解和支持,有效規避電費滯收風險。
(2)加強供電企業內部收費管理,加大電費回收的管理力度,建立嚴格的電費回收責任制。
首先建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成立專門的班子,配備精干人員,在電費回收問題上統一指揮組織協調,及時針對回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取應對之策。其次,以人為本。規范管理要靠人來實現,靠以人為本的方法抓管理、抓落實,才能抓出實效。加強員工的培訓,全面提高收費人員的整體素質。對抄、核、收人員實行動態管理,增強其緊迫感、求知欲和創新意識,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同時強化法律手段。正確運用行政處罰,民事和經濟訴訟以及追究欠費者的刑事責任,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最后,運用技術和管理手段,改變收費方式。如:預付電費,加大科技投入,裝設智能電量控制裝置。加強收費管理。建立電費電話查詢和電費查詢系統,暢通收費渠道,完善各種電費收繳方式,為客戶交費提供便利。
(3)引入風險管理機制,全面執行《電費風險評價辦法》和《電費風險預警防范辦法》,適時開展風險預警:提升電費回收管控能力。
實行評級體制:電費風險評級依照該客戶月應繳電費數額、期末余額完成情況、用電屬性、經營辦理情形、行業前景等,將客戶分為風險I、Ⅱ、Ⅲ、Ⅳ級四種風險等級。嚴格履行供電合同和執行違約金制度。明確供用電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產權分界、計量結算方式、執行電價、繳費時間及相關責任。實行“三個堅持”的原則,一堅持“分步分級,逐步推進”的原則。根據客戶用電結構、電費繳費情況、經營情形不一樣,按照分步分級、逐步穩妥的原則在不一樣風險等級客戶和同一風險等級的不一樣客戶有區別的推進電費分次結算和預付費體制。二堅持“先收后結,多次結算”的原則,對風險I級客戶進行周結算,堅決執行預購電體制,對風險Ⅱ級客戶進行旬結算,在堅持執行預購電體制的基礎上,部分信譽較的好也可執行先結后付體制,但每旬的電費須及時結清。三堅持“信息化辦理,現代化建設”的原則,積極推進營銷現代化建設,采用信息技術提升對風險客戶的電量、電費分次抄、核、收辦理本領,提升自動化辦理水平。
(4)供電方應與用電方簽訂《供用電合同》,或在供用電合同中設立保證條款,依法明確供用電雙方權利和義務關系,減少不必要用電糾紛的發生。
嚴格履行供電合同和執行違約金制度。明確供用電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產權分界、計量結算方式、執行電價、繳費時間及相關責任。對交費信譽等級連續降低被納入電費預警機制的客戶,要提早動手,簽訂電費抵押、質押、擔保合同,以防患于未然,充分應用法律賦予的停電催費手段,多方協調,減少停電引起的矛盾。同時,與法院合作,成立專門的追欠機構,進行媒體曝光,創造清欠環境。
(5)轉變思路,尋求理解。
通過多方溝通交流,使政府部門正確認識供電企業的性質和作用。電力工業是基礎產業,又是公用事業,但供電企業不是社會福利事業單位,而是為全社會提供電能商品和服務的獨立企業法人和市場主體。按照政府制定的電價政策收回電費,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是企業的正常經營行為,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正確對待拖欠電費用戶的停電問題,對拖欠電費用戶實施停電,是國家法律規定的職責,對于符合法律程序的停電,政府部門應給予大力支持,以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和電網的正常運行秩序。
隨著供電企業的改革,供電企業走向市場化,電費回收作為供電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點工作。傳統電費回收模式是導致電費回收難的重要的原因。也是制約供電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的問題,所以在供電企業電力營銷工作中,我們應該不斷創新電費回收模式,不斷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手段,改進現有的電費管理和回收模式,運用高科技的手段,多渠道,全方位的服務于電費回收工作。營造和諧的內、外部氛圍,才能使供電企業的優質服務工作在和諧中提高,才能有效解決電費回收這一難題,從而促進供電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