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源
(中國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是將人性化的思想融入到城市道路設計中來,在道路設計的過程中,以人為中心和尺度,以道路規(guī)劃的理念和成果為指導,運用相關道路交通工程學原理,為達到滿足人的安全性、便捷性及舒適性需求的目標,對建設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統及交通設施進行優(yōu)化設計。隨著城市規(guī)模的擴張,城市功能的不斷強化,城市道路交通在給城市居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的必要性更加突顯出來。
(1)以人為本原則。這一原則是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的基礎原則,即要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城市道路網的設計,綜合考慮各年齡層的群體及弱勢群體的需求,為其提供一個舒適且宜居的交通環(huán)境;(2)整體協調性原則。城市道路建設主要包含居住區(qū)道路及城市干道的建設,因此在設計時需要協調好二者的關系,對車行道路和人行道路的比例進行合理的分配,使整體城市道路建設協調統一;(3)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城市道路項目工程應該采用科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進行設計,滿足機動化發(fā)展的需求。
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設計已不局限于城市道路的無局限設計,還應綜合考慮人們追求道路使用的快感及視覺美感,使行人及駕車人均可感受到那份舒適。因此,要注重城市道路的美學設計,從線性設計及橫斷面設計方面彰顯城市道路的美學特色。首先要確保線條的協調,保證平面線條與立體線條的協調美;另外要注意橫斷面的美學設計,盡量與道路兩邊的建筑及綠化和諧統一,可以通過不同彩磚及圖案設計等方法配合不同的道路景觀,達到一定的美學效果。
(1)人行道人性化設計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質量的人行道人性化設計尤為重要。在人行道的人性化設計中,首先要明確人行道的平整度與密實度,以便發(fā)揮其使用功能,盡量采用防滑磚鋪砌,不必太過于追求人行道鋪裝的圖案與色彩;其次,要處理好人行道與各單位門口上車坡道的關系。傳統的設計方法是上車坡道比兩側人行道低15 ~18 cm,這種方法相對而言較安全;但是對于單位而言,車輛一般較少,使得這一坡道的使用率不高。所以,在進行人行道的人性化設計時,應把單位門口的上車坡道與兩側人行道采用坡道進行連接,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區(qū)分,達到提示的作用。再次,要處理好高差問題。車行道與人行道的高差比較大,在設計中不僅要考慮單位車輛的進出,還應盡可能的保留人行道中的電線桿和綠化樹,因此可以將車行道與人行道設計為兩個縱坡,繼續(xù)保留二者的高差,單位上車坡道與車行道之間采用踏步或坡道進行順接。最后,要采用透水人行道結構。透水人行道結構使雨水在人行道范圍內一部分下滲補充地下水并改善周圍植被的生長環(huán)境;另一部分則保留在人行道結構中,以增加空氣濕度,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減少城市污染。例如,在深圳華強北路的改造中,針對其交通性與生活性于一身道路特點,在人行道改造設計中充分考慮了以上因素,達到了人行道人性化設計的目的,也保證了華強北路的商業(yè)性質的提升,這一結構設計還是推動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體現。
(2)非機動車道人性化設計
我國城市道路的系統建設在功能上沒有明確的劃分,很多交通性道路與生活性道路功能混合,一些不同動力的車輛經常混駛于城市道路中,尤其是非機動車的出行給行人與機動車帶來干擾,給交通安全帶來隱患。因此,非機動車道的設計應該根據相關法律進行車道的設計,其寬度要依據車道數的倍數加以計算。同時,還應將自行車道與人行道分別采用彩色瀝青混凝土及灰白色晶石彩磚加以鋪設,既可以將人行道與自行車道區(qū)別開來,還能帶來一定的美感效果。另外,可以在非機動車道交叉口設置相應的通行故障,以達到限制車輛前行及轉彎的目的。
(3)機動車道人性化設計
機動車道的設計是我國城市道路設計的核心道路設計,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機動車輛逐漸增多并頻繁行駛于城市道路上。為了保證機動車道的交通安全性與舒適性,在機動車道人性化設計中,其車道的寬度應采用波良可夫模型進行計算得出。主要因為其車道寬度包含車身寬度和橫向安全距離等兩個組成部分,而橫向安全距離與行車速度有必然的聯系,機動車在駕駛過程中,方向盤發(fā)生偏離則會產生擺動誤差,致使車輛的行駛線與車道線間出現偏移的誤差角。所以采用波良可夫模型確定的橫向安全距離值有縮減的空間,減少交通安全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在哈爾濱市主干路黃河路路段的設計中,其機動車道的設計相對人性化,車道寬度都積極采用波良可夫模型確定得出,極力保證機動車道的交通安全與舒適性。
(1)臨時停車場人性化設計
當前,我國各城市道路中的機動車停放普遍存在混亂的局面,加之城市用地的緊缺,使得城市中臨時停車場的設置顯得極為迫切。因此,在臨時停車場的設計過程中,可以將較寬的人行道作為機動車的臨時停車場。結合各道路的特點及機動車的停放情況,分路段、時段做出科學合理的規(guī)定,并制定相應的收費標準。對于路段的日常養(yǎng)護工作,一定程度上使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并緩解了機動車的停車壓力,更有利于保證停車場秩序的穩(wěn)定。
(2)道路休閑廣場人性化設計
隨著城市用地的高度緊張,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間逐漸擁擠,城市中心城區(qū)的綠地與景觀減少,給人們的精神生活帶來消極的影響,市民渴求有更多的休閑空間。為此,在城市道路設施的人性化設計中要加強道路休閑廣場的人性化設計,在一些非人群集散地區(qū)或靠近市民生活區(qū)的人行道中,在滿足修建的的情況下,設置一些小型的的休閑廣場,以此為市民提供休閑與生活的空間。目前,全國各大城市普遍重視對道路休閑廣場人性化設計,城市中隨處可見熱鬧的城市道路廣場情景,其前提都是城市道路建設的人性化設計。
(3)道路綠化及安全設施人性化設計
道路綠化一直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城市機動車輛的增加,城市污染日益嚴重,給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帶來了極為嚴重的影響。為此,利用道路綠化改善城市道路的行駛環(huán)境,美化城市環(huán)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設施是為交通參與者提高安全保障的重要工具,加強安全設施的人性化設計對于城市道路的建設有積極的意義。所以城市道路設計要合理設置隔離柵欄、防眩光版及標志標線等安全設施,規(guī)范行人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交通通行行為,最大程度的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發(fā)揮保障作用。
城市道路的施工建設是將城市道路設計內容變?yōu)楝F實的過程,是關系整個工程成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只有確保高質量的施工建設,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因此,城市道路的施工建設要強化人性化理念,以滿足人們的需求為根本出發(fā)點,進行科學的道路施工。道路施工單位應對道路設計、道路施工技術及設施、道路完工驗收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把控,保證道路施工的質量;同時施工期間還要加大監(jiān)管力度,規(guī)范道路施工人員的施工行為。為了確保高質量的施工建設,施工單位還應加強對道路施工人員的素質建設,加強技術教育與培訓工作,以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yè)技能,提高道路工程施工的效率與質量水平。
城市道路的建成完工并不代表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的實現,道路建成后的管理才是實現城市道路設計的保障。在社會經濟日益發(fā)展的現狀下,我們經常會發(fā)現汽車等機動車或非機動車停在人行道上,致使盲道受阻,人行道上行人出行困難。另外,一些占道擺攤的現象也較為普遍,致使人行道的功能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一定程度上還造成了城市道路秩序的混亂。因此,我國各城市交管部門、城管部門都應該加大城市道路管理力度,規(guī)范機動車及非機動的停車行為,治理那些影響城市道路功能發(fā)揮及擾亂城市道路秩序的違規(guī)行為,將道路空間還給需要的人,保障人性化道路設施的充分利用,進而真正實現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設計。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及城市交通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城市道路的建設尤其要重視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設計,從人性化理念出發(fā),對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及城市道路設施等方面進行人性化設計及美學設計,注重道路與周圍環(huán)境的協調發(fā)展。并在城市道路施工建設及完工管理方面加強改進,確保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的真正實現,進而實現城市道路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1]李海強.淺談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設計[J].科技資訊,2008,(15).
[2]盧忠仁,曲麗敏.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設計理念[J].交通標準化,2010,(23).
[3]李保和,曹俊.淺談如何在道路規(guī)劃設計中運用人性化設計理念[J].城市道路建設理論研究,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