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雄(富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1800)
刺繡是我國眾多名族傳統的手工藝之一,在古代常稱為女紅,其發展歷史源遠流長,用于棉布、絲綢以及現代紡織物上,憑借一根線的運動,編織成各種各樣優美的文字和圖案,在中國的工藝美術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傳統刺繡工藝歷史悠久,不同朝代文化特征各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刺繡藝術作為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在現在紡織中都得到了更為完美的運用。
在傳統的中國刺繡中,刺繡多反映出人們的社會生活,刺繡的方法與傳統的繪畫技術有很多的相似,文化積淀濃厚。漢字、自然景觀以及動物都是傳統刺繡中的重要元素,如在結婚時用刺繡繡出“百年好合”等漢字以及鴛鴦鳥圖案表示祝福,刺繡工藝名族特色濃郁,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蜀繡、粵繡、蘇繡、湘繡是我國傳統刺繡中的精華,有“四大名繡”之稱,四大名繡風格各異,有的富麗多彩,有的精致,有的生動,但都體現了濃郁的民族風情,彰顯出別具一格的東方神韻。
傳統刺繡經過不斷的發展,在現代紡織中應用十分廣泛,表現形式也隨著紡織品的變化而各不相同。一般來說,點、線、面是刺繡在現代紡織中的主要表現形式,也有各種表現形式綜合的情況。對于點的表現來說,常常出現在襯衣的點狀的刺繡,達到畫龍點睛,吸引注意力的目的。而條紋的刺繡,能體現安靜和素雅的感覺,螺紋刺繡是生動活潑的表現,這都是刺繡在紡織中線的表現形式。傳統刺繡面的表現主要體現在服飾的前面或者后面,是衣服主體的體現,體現出服飾獨特的個性特點。一般來說,點、線可以作為紡織品中的裝飾元素,面是主要體現元素,各種元素相得益彰,通過合理的結合達到主次有序、特色突出的目的。
漢字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不僅是中國最偉大的發明,也是中國的特色,漢字以方方正正的書寫形式,獨特的構成,與西方字母是有著極大的不同的。千百年來,漢字已經滲透到了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刺繡中運用也十分廣泛。在古代或者現代,漢字的刺繡主要以吉祥字的刺繡為主,表達大家的祝福和期盼,我們常常在衣服上看到的喜、福、壽等字體刺繡就是典型的體現,根據字體的不同,刺繡的表現形式十分豐富,有楷體,也有行草,漢字通過刺繡,將漢字進行了藝術化的創造,中國的傳統文化相互結合,不僅體現了濃郁的東方特色,也將傳統文化有力的與現代時尚接軌。目前,漢字刺繡在家居紡織品、流行服飾等都有體現,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漢字刺繡也越來越受到國外友人的歡迎。
圖案是紡織品中個性和主題的重要表現形式,一般來說,要體現紡織品的特色,圖案是必不可少的。在現代紡織品種,刺繡圖案主要以吉祥的圖案為主,代表了美好的期盼和希冀,因此在現代紡織品中大量運用。除了圖案的刺繡,還有一種點線結合的刺繡方式也極為受歡迎。目前,在紐約的新品服飾展覽會上,一款旗袍與刺繡結合的服飾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該款連衣裙以中國旗袍為主體,但是做了相應的改變,在裙子上刺繡是以類似線條的形式體現,更像一條腰帶,對整體服飾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極大的增加了服飾的亮點和名族韻味,達到了提升整體效果,讓人眼睛一亮的目的。
目前,人們對于紡織品的質量要求不僅僅停留在觸覺,也就是舒服度上,而是通過視覺與觸覺的雙重感應來評價的。現代紡織品不僅包括各類服飾,還包括家居用品以及日常用品各類,現代紡織品數量的增多也擴大了傳統刺繡的應用范圍,一般來說,傳統刺繡在紡織品中的運用能起到使整體和諧的作用。對于紡織品來說,紡織品的質量可以通過改進生產工藝來改善,但是視覺感官方面進行提升就有難度。受紡織品圖案設計、產品造型的影響,如果紡織品的圖案選擇不合適,必然會造成審美上的缺憾,而傳統刺繡能夠很好的彌補這個缺點。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也變得越來越多,推動了傳統刺繡在中西紡織品文化的碰撞中的發展,這種發展對于刺繡的表現形式和運用帶來了新的突破。傳統刺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引進了西方先進的自由、簡潔的生產理念,產生了更多的刺繡花樣和款式,改變了中國傳統刺繡的對稱、圖案老套的缺點,更加凸顯了刺繡在紡織品中應用的無限魅力。同時,中國的傳統刺繡在于西方的花邊、雕秀等工藝結合后,有中西合璧的效果,如刺繡花邊技術在服飾的袖口、裙擺中的運用,不僅增強了服飾的實用性,也達到了活潑、新穎、多變的名族裝飾效果。目前,傳統刺繡作為中國風裝飾的景點,在國內外知名的服飾中都得到了運用,如國內外明星的紅地毯服飾,2005年張靜初以“孔雀服”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其服裝刺繡了兩只開屏的孔雀,十分華麗,色彩斑斕,隨后,張靜初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穿著一身“夢回大唐”,主要運用了云南的花腰設計與國外的簡約設計風格結合,奪人眼球。
傳統刺繡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結晶,其運用滲透到了紡織品的方方面面,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中國傳統刺繡在紡織品中的運用必將越來越廣泛。傳統刺繡中的漢字、圖案刺繡以及點線面結合的刺繡手法是紡織品中運用的精華,隨著刺繡技術與西方設計理念的融合,傳統刺繡的發展必將走出國門,面向世界,在紡織品中得到更大的發展。
[1]邱愛艷.刺繡在當代藝術設計中的運用及其語言轉換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3.
[2]李霞.刺繡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D].陜西科技大學2013.